“ 戴森出了款耳機?那還做不做吸塵器了!”
“ 無痕軟毛刷+延長軟管挺好用,戴森能不能再整點新活出來?”
講真,現在無論在微網誌還是小紅書,都有不少人像期待新手機、電腦一樣,每年坐等戴森的新産品出現,以便更效率地搞定生活中的家務活兒。
但誰成想,今年的第一款新品居然是個空氣淨化耳機。
本以為戴森将要沉寂一段時間,結果還沒過幾天,我們就又收到了一台新機器。
而同樣令人詫異的是,這個渾身執拗,專注于“ 幹吸塵 ”領域二十幾年的戴森,居然推出了一款“ 幹濕全能 ”的裝置——戴森洗地吸塵器。
一聽這名,咱就知道此次的戴森新品,不僅能吸塵,還能洗地。這對那些認定了戴森隻能幹吸的老使用者來說,震驚程度不亞于 iOS 開放側載。
是以,當戴森開始搞洗地了,會做出個啥呢?
正常狀态下,這次的洗地吸塵器保留了原有的吸塵設定。
可以更換/使用以往好評如潮的雷射軟絨滾筒、防纏繞螺旋吸頭、無痕軟毛除塵刷、轉角吸頭、寬嘴吸頭。
專門用來吸走看不見的灰塵,和寵物毛發等。
而除了以上熟知功能外,戴森還增加了一個可更換的新夥伴——Nautik 洗地滾筒配件。
差友們應該都聽說過洗地機,但戴森的這款洗地新品,和洗地機則完全不同。
不僅因為這款 Nautik 洗地滾筒,隻是一個和雷射吸頭一樣的小配件,卻能圓滿完成洗地任務。
神奇的是,安裝完洗地配件之後,主機還會在軟體層面互相識别,立即停止吸塵模式,隻運作這個內建了水箱和電機、沒有吸力、沒有傳送幹濕垃圾管道,又小又輕的洗地配件。
說白了,就是大夥熟悉的兇猛吸塵主機,在擦地模式下變成了替身,而它下面的小小洗地頭才是本體。
洗地配件連接配接處完全封閉,并沒有管道
咱都知道,目前市面上的洗地機,工作原理基本都是幹吸和濕擦同時進行。
可在吸力和氣流上十分強勢的戴森,這次居然不按套路出牌,停止了吸力運作,這又是為啥呢?想搞清楚這件事,就不得不從戴森為啥要推出這款新品開始說起。
首先,咱都知道平常的地闆清潔步驟,是應該“ 先吸後拖 ”。
但現在的清潔工具市場風雲變幻,洗地機、掃地機器人們都主打吸拖一次搞定。
雖然戴森的灰塵清理能力毋庸置疑,可很多老使用者目前還是先用戴森吸一遍灰塵,然後再開始拖地闆。看着世面上的清潔産品越來越多,這也使得使用者賊着急,常盼着戴森能搞個幹濕全家桶出來,呼聲一年比一年高。
然而,就當所有人都以為戴森憋不住了的時候,它偏偏慢悠悠地來了一手熟悉的操作,使用者調研。
戴森就“ 家裡出現幹濕垃圾的頻率、擦地的核心需求是什麼、吸入式清潔産品的自清潔 ”等問題,跟廣大使用者唠了唠。
綜合看下來,不少人雖然覺得洗地機好用,但也會苦惱于其過于笨重的機身、自清潔效果不理想,如機身内部卡毛發、或是時間長了難免有異味、充電故障等問題。
而在這麼一番考察後,戴森發現問題就出在“ 幹吸濕擦并行 ”上。因為二者很容易互相幹擾,讓清潔這件事本末倒置,是以,才設計了今天這款洗地吸塵器。
如果使用不當,就難免有臭味
說了這麼多,這款新機器的洗地效果到底如何?
我們在不吸塵的情況下直接擦地,分别進行了顆粒測試、髒污測試,效果一眼便知。
而且這款機器由于體積小,品質輕,灌滿水也才 3.5kg 左右,相比于其他洗地工具動辄 5、6 kg 的重量,單手拿放都不是什麼難事。
可彎折角度,左右幅度高達 160°,可躺低 84°,放心在床和櫃子底下來去自如。
落地水箱的設計,也讓重心全壓在了地面上,就算是小孩子推動起來都相當省力,突出一個絲滑。
它的表現,算是剛好印證了為何要命名 Nautik,在德語中這詞是航海術的意思,還真就能讓你在家遊起來。
如果擱以前,就算用過吸塵器,我們也習慣拿個拖把吭哧吭哧彎腰擦地,但現在這款新産品竟把洗地的輕松程度和無繩吸塵畫上了等号,擦過之後,地闆上能看到的就隻剩輕松和優雅了。
而既然這款新産品的名字裡帶“ 洗地 ”二字,差評君的本能反應,就是它能不能把友善面雞蛋這種麻煩的垃圾清理幹淨,是以特地問了問戴森那邊。
但戴森沒正面回答,隻說不建議這麼用。并解釋一方面家裡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另一方面,這樣做對機器的後續清潔也有很大影響,不如拿紙擦擦,拍攝這種視訊多少還有點浪費糧食。
好嘛,既然不回答,我們就自己拿友善面偷偷試了試。最後發現,其實它也能弄幹淨。。。
總得看下來,清潔能力應付日常家用是肯定沒問題了。
不過,用完了之後要怎麼清潔機器呢?戴森的做法相當誠實——手洗。
是的你沒聽錯,這款洗地配件,并沒有其他産品常宣傳的自清潔功能。
因為戴森在考慮自清潔功能前,先是幾乎體驗了市面上所有帶自清潔的産品,但發現甭管是清潔黑科技、熱風烘幹除菌,不少都是剛開始感覺還不錯,可時間一久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比如自清潔時的噪音嚴重,或是藏在機器管道内部的髒污、堵在洞孔和濾網中的毛發,都是自清潔無法觸及的,很容易滋生細菌及異味,終究是要手動清理。
來源小紅書部落客
于是戴森反其道行之,既然自清潔尚有不足,那盡量簡化手洗過程不就好了麼。
是以這款洗地配件均可快速拆卸,甚至包括電機,都是直接用水流沖洗便可,壓根沒有管道、濾網,堵塞也無從談起了。
從拆解到清洗結束安裝回去,整個過程基本一分鐘之内就搞定,比起機器,肯定也是自己手洗的更放心、高效,果然真誠才是必殺技。
而拆解後,我們也終于能窺見這台洗地配件的工作原理。它的内部僅由一個水箱,一個滾筒,一個電機,以及一個污水箱組成。
簡單來說,工作時就是水箱噴出清水,先将滾筒均勻潤濕。
然後電機控制滾筒高速旋轉,形成抓地拾取力,把髒東西全都卷進滾筒裡。
最後通過一條堅硬到 230 兆帕的不鏽鋼刮闆,将髒東西全部刮取收集起來。
聽起來簡單,但這套系統對動力的要求很高。說白了就是力氣要大,滾筒要轉得夠快夠狠。
但這對于擁有各種電機馬達專利的戴森來說,也确實不算難事,滾筒的旋轉速度也達到了 900 轉/分鐘,一次推拉的清潔效率可做到 95%。
硬要說這款洗地吸頭有哪些問題,可能就是為了體積重量,對水箱大小做出的妥協。
僅有 300 毫升的水箱,單次持續使用時間大概在 15-20 分鐘之間,差不多可以清潔110 平米的地面,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其實夠用。
但如果差友的家裡面積太大,那可能就需要中途為清水箱灌一次水了。
不過機器的電量倒是還會有不少剩,即便擦完 100 多平空間的地面,剩下的依然足夠你切換到吸塵模式,繼續清潔床下、桌子、櫃子等地方。
是以,除了新配件,接下來再簡單介紹一下老朋友“ 幹吸頭 ”,應該有不少差友都親自體驗過。
像是可以讓灰塵顯形的“ 雷射軟絨滾筒吸頭 ”,哪裡有髒東西都能被看得一清二楚,配合強勁主機的吸力,讓灰塵無處遁形。
還有專門用來吸附毛發和塵螨的“ 防纏繞螺旋形吸頭 ”,有了這個,家裡的頭發和寵物毛發,終于不用拿膠黏滾刷一點點粘了。
另外頗受好評的“ 超窄縫隙轉角吸頭 ”,可以一扭切換形态,輕松深入到家具背後的縫隙中。
以及“ 無痕軟毛除塵刷 ”、“ 寬嘴兩用吸頭 ”這兩個适用于各種器件的配件,搭配延長軟管,幾乎滿足了家裡所有吸塵需求。
之是以沒單獨做一款隻能洗地的産品,戴森依舊是考慮到了家裡有着各種看不見的灰塵,如果隻擦地,那實在有違他們的清潔理念。
總之,這次戴森的新品,可以說的确做到了幹濕全能。用過一段時間後,差評君最大的感受就是,戴森果然還是那個戴森。
它明明可以按照現行市場方案,搞一款大家熟知的洗地産品,吹吹自己的吸力、轉速,其實也能賣得不錯,卻偏偏不走尋常路。
而這次的洗地吸塵器,也說明了他們從沒随波逐流過。
當其他清潔工具仍在不停為使用者創造需求、化簡為繁時,戴森卻隻想着用自己的技術,幫你把家裡真正打掃幹淨。
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屬實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