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秒懂 QPS、TPS、PV、UV、GMV、IP、RPS

QPS、TPS、PV、UV、GMV、IP、RPS等各種名詞,外行看起來很牛X,實際上對程式員來說都是必懂知識點。下面我來一一解釋一下。

1. QPS

Queries Per Second,每秒查詢數。每秒能夠響應的查詢次數。QPS是對一個特定的查詢伺服器在規定時間内所處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準,在網際網路上,作為域名系統伺服器的機器的性能經常用每秒查詢率來衡量。每秒的響應請求數,也即是最大吞吐能力。

2. 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的縮寫,每秒處理的事務數目。一個事務是指一個客戶機向伺服器發送請求然後伺服器做出反應的過程。客戶機在發送請求時開始計時,收到伺服器響應後結束計時,以此來計算使用的時間和完成的事務個數,最終利用這些資訊作出的評估分。

TPS 的過程包括:用戶端請求服務端、服務端内部處理、服務端傳回用戶端。

例如,通路一個 Index 頁面會請求伺服器 3 次,包括一次 html,一次 css,一次 js,那麼通路這一個頁面就會産生一個“T”,産生三個“Q”。

3. PV

PV(page view)即頁面浏覽量,通常是衡量一個網絡新聞頻道或網站甚至一條網絡新聞的主要名額。使用者每一次對網站中的每個頁面通路均被記錄 1 次。使用者對同一頁面的多次重新整理,通路量累計。根據這個特性,刷網站的 PV 就很好刷了。與 PV 相關的還有 RV,即重複通路者數量(repeat visitors)。

4. UV

UV 通路數(Unique Visitor)指獨立訪客通路數,統計1天内通路某站點的使用者數(以 cookie 為依據),一台電腦終端為一個訪客。

5. GMV

GMV,是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的簡稱。隻要是訂單,不管消費者是否付款、賣家是否發貨、是否退貨,都可放進 GMV 。

6. IP

IP(Internet Protocol)獨立 IP 數,是指 1 天内多少個獨立的 IP 浏覽了頁面,即統計不同的 IP 浏覽使用者數量。同一 IP 不管通路了幾個頁面,獨立 IP 數均為 1;不同的 IP 浏覽頁面,計數會加 1。IP 是基于使用者廣域網 IP 位址來區分不同的通路者的,是以,多個使用者(多個區域網路 IP)在同一個路由器(同一個廣域網 IP)内上網,可能被記錄為一個獨立 IP 通路者。如果使用者不斷更換 IP,則有可能被多次統計。

7. RPS

RPS 代表吞吐率,即 Requests Per Second 的縮寫。吞吐率是伺服器并發處理能力的量化描述,機關是 reqs/s,指的是某個并發使用者數下機關時間内處理的請求數。某個并發使用者數下機關時間内能處理的最大的請求數,稱之為最大吞吐率。

有人把 RPS 說等效于 QPS。其實可以看作同一個統計方式,隻是叫法不同而已。RPS/QPS,可以使用 apache ab 工具進行測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