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女兒今年9歲了,胸部已經開始發育,我聽人家說女孩月經初潮過早會影響身高發育,想咨詢醫生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長高一點嗎?”
“家長不要着急,先帶孩子做個檢查吧。”
43歲的徐女士是一位律師,因為晚婚晚育,是以其對自己唯一的女兒十分看重。這不,9歲的女兒正是該長個子的年紀,徐女士整天變着法的給女兒補充營養,想讓孩子長高點。
但是,最近半年,徐女士發現女兒胸部已經開始發育,加上之前在網上看到說孩子月經來潮就會很大程度影響身高的正常發展,是以就趕緊帶女兒到醫院檢查。
結合骨齡、卵巢以及乳房檢查來看,醫生判斷其為“中樞性性早熟”,預測還有2-3cm的生長空間(長到160cm左右)。但是徐女士不想讓女兒長大後被身高問題困擾,就進一步詢問醫生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女兒長高。
醫生告訴徐女士,除了自然生長之外,臨床中部分家長會選擇通過注射性抑制針的方式,幫助孩子拔高。但是性抑制針價格相對昂貴,連續注射半年約花費近十萬元,是以建議徐女士與家屬和孩子商量後再決定是否注射。
全家人一緻通過打針的決定,就這樣9歲大的姑娘堅持打針半年,花費十萬餘元......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都不禁感慨,究竟是什麼針竟需要如此昂貴的費用,而且打針助長真的靠譜嗎?不要着急,我們接着往下看,後文會和大家一起揭開“昂貴”性抑制針背後的面紗。
打性抑制針助長靠譜嗎?
随着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再滿足基礎衣食住行的同時,也越發追求外在美麗。尤其是近些年,特别多家長朋友開始注重孩子“牙齒整齊、身高發育”等外形問題。可能有些人會納悶,牙齒不夠整齊可以通過戴牙套看到明顯的對比效果,可是注射性抑制針真的可以拔高嗎?
在了解什麼是性抑制針之前,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人體身高發育究竟是如何變化的。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體身高變化與骨骼發育有着直接的關系。人們在嬰幼兒時期,其骨頭相對較軟,随着年齡的不斷增長,骨骺與骨幹之間會存在一塊“透明”的軟骨--骺軟骨。
或許有人會納悶,人體一共206塊骨骼,為什麼偏偏要介紹這個“不起眼”的骺軟骨呢?你可千萬不要小瞧它,因為骺軟骨對人體身高發育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研究發現,在青春期之前,骺軟骨的增生、骨化等主要受到生長激素的影響,因為生長激素分泌較為平穩,是以孩子骺軟骨的生長也是不緊不慢,穩定增高。
但是在步入青春期後,下丘腦就會分泌性激素,加速骨的生長,是以我們可以發現周圍很多孩子都在青春期時會有較為的身高變化。
可是隻有骨骼快速生長是不夠的,骨骼生長的同時還需要保證骨頭的堅硬程度。而性激素除了可以促進軟骨細胞分裂之外,還可以加速骺軟骨的硬化,直到骺軟骨硬化完全,也就是孩子身高停止發育為止。
看到這裡,或許螢幕前的你們已經明白了,如果孩子性激素提前分泌,就會導緻孩子性早熟,進而使其骺軟骨過早硬化,很大程度影響其身高發育。
而文章開頭徐女士兒女的“中樞性性早熟”就是因為性激素分泌過早引起的,是以對于“中樞性性早熟”人群來說,在适當年齡注射“性抑制針”可以幫助抑制性激素的分泌,進而延緩骺軟骨的硬化時間。
還有很多家長因為自身身高不足,是以在3-5歲左右,就帶到醫院檢查,咨詢是否可以通過注射生長激素幫助增高。
其實上文我們已經介紹過,在青春期之前,孩子的身高主要受生長激素的影響,是以如果可以在孩子5-9歲之間定期注射生長激素,也是可以增高的。
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一點,無論是“性抑制針”還是“生長激素”,都不是随便打的。畢竟此針劑可能造成孩子發育停滞、陰道出血、肥胖等等。
上面我們說過隻有在被診斷“中樞性性早熟”才建議注射性抑制針,那麼注射同樣可以起到拔高作用的生長激素,又需要符合哪些條件呢?
哪些人适合注射生長激素?
很多家長朋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直密切關注其身高發育問題,甚至很多家長朋友很早就在醫院為孩子預約了生長激素注射。但是你知道嗎,生長激素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如果孩子不滿足以下條件,也是沒有注射的必要。
1、骨縫未閉合
所謂“骨縫閉合”就是指骺軟骨部位已經完全骨化,不再具備繼續生長的能力。上文我們已經了解了,在進入青春期前,生長激素會刺激骺軟骨部位,促進其骨化、增長。
但是當骺軟骨完全骨化後,就會形成一道密閉的縫,這時候無論是注射生長激素還是性抑制針都為時已晚,幾乎起不到任何效果。
是以建議有意想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的家長可以通過拍X線,了解孩子的骺軟骨發育情況,結合醫生建議在決定是否注射生長激素。
2、生長激素缺失
臨床中很多家長朋友都因為孩子出現身材矮小、牙齒發育異常等情況到醫院就診,而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失”。
對于這類特殊人群來說,如果不能對其進行積極的幹預,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還有可能留下後遺症(腹部出現脂肪沉積、外貌幼态等)。
3、生長遲緩
大陸每年都會對中國小生進行健康體檢,其中包括身高、體重、視力、智力發育等各個方面。如果在體檢時發現孩子身高、體重等方面比同齡人落下很多,就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專業體檢,判斷是否屬于生長遲緩。
如果在檢查後真的發現存在生長遲緩問題,家長朋友可以結合孩子情況和醫生建議,進行定期生長激素注射,從内源輔助解決孩子的發育問題。
雖然上文中介紹的生長激素和性抑制針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促進孩子的身高發育,但是臨床建議家長在關注孩子的激素分泌問題的同時,也要注重生活中的小細節。我們接着往下看,對于多數普通孩子來說,究竟怎樣做可以幫助科學增高。
如何健康科學增高?
大陸很多家長多在意遺傳、内分泌等因素對身高的影響,卻忽略了後天環境因素的重要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如果家長朋友可以在孩子骺軟骨完全骨化之前掌握以下幾點,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高的作用。
首先,科學鍛煉有利于身高的發育。
通過大量資料試驗得知,科學的鍛煉可以刺激骺軟骨部位,有利于軟骨細胞的增殖和分裂。同時,鍛煉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骨的發育。
是以臨床建議家長朋友要多鼓勵孩子科學參加體育鍛煉,在不知不覺間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
但是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朋友,這裡所說的鍛煉是要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如果一味追求較大的運動量可能會導緻孩子出現急性外傷、水電解質紊亂以及強烈的排斥心理,反而會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營養膳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身高的發育。
很多人可能知道“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組成成分,但是你知道嗎?除了“鈣元素”之外,蛋白質(增加骨骼韌性)、磷、鈉、鎂(維持骨骼硬度)等元素也是骨骼發育時候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
是以如果想讓骨骼健康生長,就必須養成均衡營養膳食的習慣,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再者,高品質睡眠同樣可以促進長高。
研究發現,孩童在入睡一小時後,其體内生長激素的分泌可以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峰,是以如果想要孩子增高盡可能要保證孩子的睡眠品質,為其營造一個安靜、溫馨的睡眠環境,以保證垂體在夜間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青少年每天至少要保證8.5-10小時的睡眠時間,以保證身體的健康發展。
總結:
孩童的身高發育一直是大陸各位家長朋友非常關注的問題,甚至很多家長在孩子4-8歲之間就帶到醫院進行生長激素分泌檢查和骨齡檢查,擔心錯過最佳幹預時間。
事實上,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隻要能在生活中滿足科學鍛煉、保證睡眠、營養膳食等條件,其身高多可以達到同齡人平均水準。
文獻來源:
[1]《科學評估兒童體格生長與發育》,黎海芪;毛萌,201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