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29年,趙雲霄給孩子喂完奶後走向刑場,她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今天的中國富強繁榮,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幸運。

然而,我們在享受着美好生活的同時,千萬不能忘記了革命先烈的貢獻,是他們的犧牲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美好的今天。

1929年,趙雲霄給孩子喂完奶後走向刑場,她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珍藏着兩件十分特殊的文物,這兩件文物其實是兩封絕筆信,一封是丈夫寫給妻子的,另一封是母親寫給剛滿月的寶寶的。

這兩封絕筆信的主人既是革命戰友也是夫妻,丈夫叫陳覺,妻子叫趙雲霄。

陳覺和趙雲霄都出生于生活富裕的家庭,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家境的殷實并未讓他們忽視底層百姓的困苦,反而促使他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冬天,陳覺和趙雲霄被組織上派往蘇聯留學,兩人都被安排進莫斯科中山大學。相同的出身,共同的理念,讓他們很快走到了一起,繼而結成了革命伴侶。

1927年9月,陳覺和趙雲霄從蘇聯學成歸國,按照組織上的安排前往湖南醴陵參加秋收起義,後來又指揮了醴陵年關暴動。

1929年,趙雲霄給孩子喂完奶後走向刑場,她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正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他們在醴陵打土豪分田地,将革命工作幹的有聲有色,甚至還建立了一座屬于共産黨自己的小型兵工廠,組建了紅色赤衛隊。

1928年4月,陳覺和趙雲霄被組織上秘密安排到長沙從事地下工作,當年9月因叛徒告密,夫妻兩人先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

在獄中夫妻二人互相鼓勵,堅決不向國民黨反動派屈服,無論敵人怎麼威逼利誘,始終堅持共産黨人的本色。敵人見夫妻二人始終不肯屈服,于是就決定将他們殺害。

在被殺害前,陳覺給妻子趙雲霄寫了一封絕命書,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1929年,趙雲霄給孩子喂完奶後走向刑場,她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1928年10月14日,反動派将陳覺等一批共産黨員押解到嶽麓山穿石坡殺害,他犧牲時才25歲。

陳覺犧牲後,他的父親陳景環到刑場收殓兒子的遺體,強忍着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推着獨輪小車從長沙到醴陵走了整整120公裡将兒子帶回家。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陳父隻能找到一個偏僻的角落将兒子的遺體悄悄掩埋。

陳覺被殺害時,妻子趙雲霄已經懷有身孕,後來在獄中被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趙雲霄給女兒取名叫陳啟明,希望她将來能夠繼承父母的遺志,為新中國的美好明天而奮鬥。

1929年3月24日,敵人決定殺害趙雲霄。在臨刑前,趙雲霄給隻有一個多月大的女兒寫了一封信,信中充滿着對女兒的愧疚,令人忍不住掉淚:

1929年,趙雲霄給孩子喂完奶後走向刑場,她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1929年3月26日,趙雲霄最後一次給孩子喂完奶後,就被敵人押送到了刑場。面對敵人高高舉起的屠刀,趙雲霄表現的從容不迫,向圍觀的人群振臂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漢奸賣國賊”、“中國共産黨萬歲”!

敵人驚慌失措,一陣槍響後,趙雲霄倒在了血泊中,她犧牲時才23歲,剛剛滿月的陳啟明就這樣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

趙雲霄犧牲後遺體也被反動派破壞,未能達成與丈夫陳覺合葬的願望,她甚至連一張清晰一點的照片都沒能留下來。後來國家請來了精通繪畫的專家,通過趙家長輩的口述,再結合趙家女性的相貌重繪了一幅趙雲霄烈士畫像供後人瞻仰。

陳覺和趙雲霄先後犧牲後,他們的女兒趙啟明被爺爺奶奶接到家中撫養,可是在4歲的時候小啟明因為一場大病而夭折,奶奶隻能抱着孩子瘦小的身體嚎啕大哭。

1929年,趙雲霄給孩子喂完奶後走向刑場,她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孫女夭折後,爺爺陳景環做主将陳覺弟弟的一個兒子過繼到陳覺和趙雲霄名下,給他取名叫陳樹勳,由他來繼承陳覺這一支的香火。

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陳覺和趙雲霄夫妻二人沒有選擇投降,也沒有與敵人妥協,仍然堅定自己的革命意志與敵人作鬥争,表現出了共産黨人百折不撓的偉大精神,這就是革命先烈的信仰與抉擇!

如今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人民過着安居樂業的生活,而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的鮮血鑄就的。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大家,犧牲了自己的小家,陳覺烈士絕筆信中的話令人忍不住潸然淚下。我們應該牢記他們的貢獻,繼承他們的遺志,為中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