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與父親的情緒性分離對職業準備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國外的研究普遍認為心理分離對職業決策及與職業相關的行為的影響是積極、

作者:第一心理

孩子與父親的情緒性分離對職業準備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國外的研究普遍認為心理分離對職業決策及與職業相關的行為的影響是積極、正向的。

個體心理分離過程會導緻個體清晰、穩定的自我認同,更有利于個體在職業生涯發展中作出有效選擇。

Lopez和Andrews闡述了一個家庭系統的觀點,他們認為成年身份的形成、心理分離以及職業決策是互相關聯的過程。

如果個體被阻止建立一個與他父母分離的成人身份,那麼個體就會在以後表現出無法做出職業選擇即職業未決,以此來維持和父母的親密關系。

相反,充分的心理分離(通過發展功能性的、自主的自我認同,從父母那裡獲得個性化)被認為可以有效促進個體作出職業決策。

換言之,如果個體處于職業未決狀态那麼一定和不充分的心理分離有關。這個觀點得到了後來很多研究的支援。

Tokar等人建構了一個結構方程模型來檢驗心理分離、親子依戀、職業自我概念對職業未決的影響,結果發現較高的心理分離水準将減少青少年的職業未決狀況。

Lee和Bae的研究驗證了職業适應性在南韓大學生心理分離對職業準備行為影響的中介作用,且大學生心理分離及其自變量(自信心和父母支援)對職業準備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Yon的研究發現心理分離在大學生父母心理控制與職業認同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當父母的心理控制水準越低,心理分離水準越高,職業認同狀态得分越高。

Song和Soon發現心理分離和職業決策自主性對大學生職業探索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心理分離對男生的自我探索行為沒有顯著影響,但對女生有顯著影響。

Son的研究發現與母親的心理分離會對職業成熟度産生顯著的影響。具體來說:與母親的沖突獨立性和職業成熟度顯著正相關,母親态度獨立性是職業成熟度顯著的預測因子。

Haley和Margaret、Kemal的研究也發現心理分離對職業未決起到負向預測作用,即心理分離程度越高越不容易職業未決。

但是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結論,Oh的研究發現心理分離在母子沖突對職業準備行為的影響中會起到中介作用,且心理分離對職業準備行為的影響是負向的。

Kim檢驗了職業自我概念在心理分離和職業未決之間的中介作用,心理分離對職業未決會産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Kim随後的研究發現,女大學生與父親的情緒性分離對職業準備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情緒獨立水準越高,職業準備行為越少。

國内暫時還沒有心理分離對職業未決的影響研究,但是目前有學者探索了心理分離對生涯決策困難以及職業成熟度的影響,得到的結論比較一緻:心理分離對生涯決策困難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

職業未決和生涯決策困難是兩個相近的概念,職業未決是指暫時未作出職業決策這一狀态,生涯決策困難則是指面對生涯決策時遇到的具體困難,例如對自身認知的不清晰、就業資訊的不對稱等,可以說生涯決策困難是職業未決的原因。

陳淑芳以大學生為被試,探讨了父母期望、心理分離和生涯決策困難之間的關系。

研究發現:心理分離與生涯決策困難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且心理分離的總分和沖突獨立次元得分都能正向預測生涯決策困難,即:心理分離水準越低或沖突獨立水準越低,生涯決策困難越大。

王蕊則是以高中生為被試,探讨了父母生涯教育、心理分離和職業生涯決策困難之間的關系。

研究發現:心理分離和職業生涯決策困難呈顯著正相關,即心理分離水準越高職業決策困難越少,且心理分離可以在父母生涯教育和職業生涯決策困難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張信勇同樣以大學生為被試,研究了心理分離對職業成熟度的影響。研究發現:沖突獨立和功能獨立是大學生職業成熟度的重要預測源。

沖突獨立對職業成熟度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功能獨立對職業成熟度有顯著的負向預測力,同時态度獨立和職業成熟度呈負相關,情感獨立和職業成熟度呈正相關。

參考文獻:

Haley M D, Margaret M N.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exploration, and identity diffusion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and career indecision[J].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2010

孩子與父親的情緒性分離對職業準備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國外的研究普遍認為心理分離對職業決策及與職業相關的行為的影響是積極、
孩子與父親的情緒性分離對職業準備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國外的研究普遍認為心理分離對職業決策及與職業相關的行為的影響是積極、
孩子與父親的情緒性分離對職業準備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國外的研究普遍認為心理分離對職業決策及與職業相關的行為的影響是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