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兒抽動症表現有哪些?孩子有抽動症怎麼辦?看看兒科主任怎麼說

作者:兒科醫生孟青

小兒抽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但許多家長對抽動症還不夠了解。

孩子,調皮淘氣很正常,但大多數家長常把抽動症的初始症狀當作孩子調皮搞怪,而當孩子抽動症狀嚴重後,家長才反應過來,但這也往往錯過了最好的治療階段。#兒童患抽動症#

小兒抽動症表現有哪些?孩子有抽動症怎麼辦?看看兒科主任怎麼說

是以,家長應該對抽動症有足夠的了解,這樣如果孩子患有抽動症,父母就可以及時冷靜的面對與治療,那,什麼是抽動症呢?小兒抽動症表現有哪些?孩子有抽動症家長該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抽動症?抽動症的症狀有哪些?

兒童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疾病。常在4-12歲左右發病,男孩發病率高于女孩。一般指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

小兒抽動症表現有哪些?孩子有抽動症怎麼辦?看看兒科主任怎麼說

臨床上,最常見的抽動症症狀是一種突然、短暫、重複、刻闆的一群肌肉或數群肌肉的小抽動。

  1. 眼部抽動:表現為揚眉、皺眉、眨眼、斜眼、翻白眼等;
  2. 面部抽動:表現為咧嘴、噘嘴、縮鼻、做鬼臉等;
  3. 頸部抽動:表現為點頭、擺頭、扭頸、聳肩等;
  4. 上肢抽動:表現為擺手、舉臂、扭臂、搓手指、握拳等;
  5. 下肢抽動:表現為抖腿、踢腿、踮腳、轉動,甚至危姿行走、步态異常等;
  6. 軀幹抽動:表現為挺胸、扭腰、身體扭轉等;
  7. 喉嚨抽動:表現為發出異常聲音,如幹咳聲、清嗓子、吼叫聲、不自主地出現穢語等;
  8. 其他異常行為:重複、刻闆的語言和動作;也可能發生自殘或傷害他人的行為,如撞頭、反複咬嘴唇、咬鉛筆、破壞物品等。

有的孩子會同時出現上述各組症狀,有的孩子會先出現一組症狀,一段時間後變成另一組症狀或增加一組症狀,也有症狀交替出現的情況,抽動症狀的嚴重程度往往會有起伏,當孩子感冒、發燒或其他緊張和焦慮發生時,會誘發和加重症狀。睡覺時症狀會消失。

如果你正在找專業治療兒童抽動症的醫生,可以點選下方連結,預約孟青醫生的線下門診/線上視訊面診,也可以線上免費咨詢孟青醫生,擷取針對性的分析建議!

留言咨詢孟青醫生

☝【點選留言咨詢孟青醫生✔】

孟青主任:

成都西南兒童醫院“一城兩院”名譽院長

華西婦兒聯盟認證醫生

央視《名家訪談》欄目特邀專家

《腎炎中醫治療學》編委

《兒童多動症臨床治療學》第三版編委......

孩子有抽動症該怎麼辦?

孩子若有抽動症,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産生極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應該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家長需要提高自己對抽動症的了解和認識。家長應該了解抽動症的症狀表現,及時發現孩子的抽動症狀并帶孩子接受專業的診治。家長還應該學習相關知識,了解抽動症的病因和預防方法,以便更好地幫助孩子。

其次,家長應該建立正确的态度。家長要耐心、了解和支援孩子,幫助他們自信地面對抽動症,并引導他們在學習、生活和社交方面逐漸适應抽動症帶來的影響。家長還應該避免對孩子進行過度幹涉和批評,因為這會讓孩子更加焦慮和壓抑,進而惡化病情。

小兒抽動症表現有哪些?孩子有抽動症怎麼辦?看看兒科主任怎麼說

另外,家長能夠通過行為的管理來幫助孩子。例如,為孩子提供安靜舒适的學習環境和睡眠環境,減少緊張和壓力的情境,避免除藥物治療以外導緻病情加重的刺激。家長還可以幫助孩子規律生活、适度鍛煉,保持心情舒暢,提高免疫力,有利于控制病情的發展。

最後,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進行康複訓練。目前,專業的康複訓練已逐漸成為治療抽動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的運動控制、自我調節能力和心理适應能力。家長要積極協助孩子進行康複訓練,幫助孩子度過康複期,提高康複效果。

總之,對于孩子的抽動症,家長的支援和幫助至關重要。隻有家長能夠正确的引導和管理孩子,幫助他們化解困擾,帶領他們走向健康和幸福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