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從業員看俄烏之戰

最近這段時間最熱的一個事情莫過于俄烏之戰,其實大家都明白,背後是俄美之間的角力,美國想盡一切辦法去制裁俄羅斯。這個制裁的戰線已經蔓延到軟體行業,作為一個軟體行業的人員,我們能從這次的角力中看到什麼呢?今天主要想聊聊這方面的個人看法與思考。

我們知道計算機是美國發明的,很多前沿技術和基礎核心技術都誕生于美國,雖然說現在開源項目是全球軟體人員的智慧結晶,但是不可否認美國聚集了全球各地大量的計算機人才精英。大膽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美國要制裁咱們的計算機及軟體行業怎麼辦。windows咱們就不說了,就以伺服器使用得最廣泛的linux作業系統,雖然代碼是全球精英的結晶,但是linus本尊已經移民到美國定居了;在web服務端,nginx本來是俄羅斯的,現在也已經被F5收購,還有很多很多例子就不在這一一例舉了。

軟體從業員看俄烏之戰

我們發現,美國除了前沿新技術以外,他們還很喜歡做基礎研究開發,按照我們的話來講,就是喜歡重複做輪子。比如Google又在重新做一個新的作業系統Fuchsia OS,反觀我們國内,基礎性的研究和建設還做得遠遠不夠。當然了,最近這幾年我們看到有了明顯的提升和改進,比如華為在作業系統、編譯器等關鍵領域的投入和積累都是有目共睹,作為行業人來看,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幹貨。

核心基礎領域的投入很大,研發風險也很大,周期也很長,而且成果不一定得到大家的了解與認同,隻有在關鍵時刻才能展現其重要的戰略價值。我想這也是很多中小企不願意往這塊發展的原因之一,大家都喜歡追求短平快這種經營模式的創新,這個其實也無可口非,創新本來的定義就很廣泛,可以是底層的創新,也可以是上層的創新。從這次美國制裁俄羅斯和之前我們被卡脖子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認同基礎核心領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