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ava EE5到底有什麼系列 – Java Persistence API 1.0( EJB3 Entity Bean)

轉自: http://blog.csdn.net/redmarketing/archive/2006/01/16/580440.aspx

Java EE5作為新一代Java企業開發平台的規範,從開始設計就引來了整個java開發社群的注目,引起無數的辯論和帶來了衆多的期盼。Java EE5作為J2EE平台誕生幾近6年後的第4代規範重點關注的是目前java開發的幾個熱點:開發效率,運作效率和企業應用整合。目标也是讓J2EE開發 簡單,簡單再簡單。那我們就看看J2EE5規範到底有什麼,是否真的能給開發者/企業帶來真正的實惠?

Java EE5規範是一個所謂的雨傘規範(Umbrella),在其下是一系列的子規範,主要包括:

EJB 3.0 (JSR 220)

Java Persistence API 1.0 (JSR 220)

JSP 2.1 (JSR 245)

JSF 1.2 (JSR 252)

JAX-WS 2.0 (JSR 224)

StAX 1.0 (JSR 173)

JAXB 2.0 (JSR 222)

Web Services Annotations 1.0 (JSR 181)

Common Annotations 1.0 (JSR 250)

SAAJ 1.3 maintenance

JTA 1.1 maintenance

JavaMail 1.4 & JAF 1.1 maintenance

JSTL 1.2 maintenance

Java EE Mgmt maintenance

JACC maintenance

Servlet maintenance

Java EE Deployment maintenance

WSEE maintenance

Java Persistence API 1.0( EJB3 Entity Bean) 在Java EE5中, Entity Bean做為EJB規範中負責持久化的元件将逐漸成為一個曆史名詞了,作為J2EE 4規範中最為人所垢病的Entity Bean在Java EE5中被推到重來,取而代之的是java開發的通用持久化規範Java Persistence API 1.0, 其實就是完全重新定義了的Entity Bean規範(目前在很多場合中,由于曆史原因我們仍然使用ejb3持久化來稱呼這個規範)。JPA作為java中負責關系資料持久化的元件已經完全獨立 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規範,而不再屬于Enterprise Java Bean的範疇(EJB更多的是指Stateless/Stateful session bean和Message Driven Bean)。

Java Persistence AP(JPA)可以說是java持久化技術的一個集大成者,它吸取了Hiberante,JDO,TopLink等優秀技術和架構,将這幾年發展成熟起來 的基于POJO模型的O/R Mapping技術标準化,成為在J2EE和J2SE環境中通用的java持久化API。值得注意的是Java Persistence API并不是J2EE環境專用,而是在java中的通用API。意味着我們可以在任何需要通路關系資料庫的地方使用JPA,甚至包括swing開發的桌面 應用。JPA也不要求一定在J2EE容器中才能運作,而是任何有JVM的環境都可以運用。 這就使得我們可以很容易的把JPA作為一個持久化元件自由地和各種容器/架構(EJB3容器, Spring等等)組合。

JPA如何簡化原來EJB2中Entity Bean的開發,看一個簡單對比:

EJB2.0 EJB3.0(JPA)
Business Interface 無需定義接口
映射配置檔案 編寫EJB3 Deployment descriptor 可選
EJB實作

在JPA 中,ejb3的Entity Bean就是一個簡單的java bean,即POJO( Plain Old Java Object)。不象EJB2中的EntityBean需要跟容器有密切的關聯(EJB2中必須有EntityContext),EJB3 中的entityBean和容器無關,事實上在JPA中,EntityBean也不再稱為EntityBean,而是Entity,和Session Bean/Message Driven Bean的仍然存在的EJB差別開來。

為了簡化O/R Mapping的配置,JPA大量采用JDK1.5的最重要的新特性annotaion直接在java代碼中進行配置的标注。 采用annotation标注O/R Mapping配置可以大幅度減少以往使用xml配置O/R Mapping工作量,提高效率和可維護性。

下面是一個最簡單的一對一關聯關系采用annotation和xml的配置比較。

Java EE5到底有什麼系列 – Java Persistence API 1.0( EJB3 Entity Bean)
Java Persistence API(EJB3 Persistence) Hiberante
配置檔案 可選 需要
One-To-One配置 可選
public class Order{    
    Address address;
    ......   
}
      

采用annotation的優勢在于:

  • 減少了配置檔案的數量,特别是在實體(Entity)比較多的系統中,維護大量的O/R Mapping xml配置檔案是不少的工作量。
  • 減少了配置需要标注的内容。由于annotation由java compiler來編譯解析,很多需要在xml配置中顯式聲明的内容不再需要(比如變量名稱,類型,集合中的對象類型等)。
  • Annotation的編譯期檢查可以避免xml檔案中容易出現的配置文法錯誤,在IDE中及時發現和糾正。
  • 無需在xml配置檔案和java代碼中切換,較少思維的跳躍,提高了開發效率。
  • annotation被編譯到java bytecode中,省略了xml的解析過程,極大的提升應用的啟動速度和記憶體占用(特别是Entity多的情況)。

JPA在啟動上做了很多程度的簡化,使我們能夠很容易地在容器内(container)和J2SE環境中使用JPA。JPA擁有一個最基本的工廠類 EntityManagerFactory。通過調用這個工廠類的createEntityManager()方法獲得EntityManager。所有 對實體(Entity)的操作包括持久化,查詢,删除等等操作都都定義EntityManager上。

public interface EntityManager {
    public void persist(Object entity);
    public 
   T merge(T entity);
    public void remove(Object entity);
    public 
   T find(Class
   entityClass, Object primaryKey);
    public 
   T getReference(Class
   entityClass, Object primaryKey);
    public void flush();
    public void setFlushMode(FlushModeType flushMode);
    public FlushModeType getFlushMode();
    public void lock(Object entity, LockModeType lockMode);
    public void refresh(Object entity);
    public void clear();
    public boolean contains(Object entity);
    public Query createQuery(String ejbqlString);
    public Query createNamedQuery(String name);
    public Query createNativeQuery(String sqlString);
    public Query createNativeQuery(String sqlString, Class result-
    Class);
    public Query createNativeQuery(String sqlString, String result-
    SetMapping);
    public void close();
    public boolean isOpen();
    public EntityTransaction getTransaction();
}
				
				      

那又如何獲得EntityManagerFactory呢?不管是在J2EE或者J2SE中,都需要通過一個persistence.xml配置檔案對EntityMangaerFactory進行配置。下面是一個最簡單的persistence.xml的範例。

<entity-manager>
    <name>myEntityManager>/name>
    <provider>com.redsoft.ejb3.PersistenceProviderImpl>/provider>
    <class>com.redsoft.samples.HelloEntityBean>/class>
    <properties>
        <property name="ConnectionDriverName" value="com.mysql.jdbc.Driver"/>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EJB3Test"/>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serName" value="ejb3"/>
        <property name="ConnectionPassword" value="ejb3"/>
   >/properties>
</entity-manager>	      

name – 定了目前這個EntityMangaerFactory的名字,我們可以在一個persistence.xml中定義多個EntityManagerFactory。

Provider – 定了提供EntityManagerFactory的具體實作類。這個實作類由不同的持久化産品開發商提供。例子中采用的是國産紅工場的ejb3持久化實 現的 EntityManagerFactory實作類。如如果我們需要更換成其他廠商的産品,就需要更換具體的實作類。

class – 列出所有需要被JPA管理的實體類。為了保證在J2SE/J2EE中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JPA要求這裡必須列出所有被JPA管理的實體類。

properties – 由持久化廠商自行定義的屬性。

如果使用JTA事務,也可以使用 <jta-data-source>myDataSource</ jta-data-source>來定義連接配接池。

在J2EE 容器環境中和J2SE環境中,都是通過讀取這個配置檔案來初始化EntityMangaerFactory。在J2EE容器環境下,ejb3容器負責讀取 persistence.xml并初始化EntityManagerFactory,并将EntityManagerFactory幫定到JDNI中,這 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通路JNDI獲得EntityManagerFactory, 進而獲得EntityManager。由于EJB3容器支援IOC模式,我們也可以通過IOC将EntityMangerFactory直接注射給需要的 使用JPA持久化的java類。通過IOC注射的方式獲得EntityManagerFactory或者EntityManager是更友善,合理和推薦 的方式。

而在J2SE環境中,我們可以通過标準的javax.persistence.Persistence類來獲得 EntityManagerFactory。Javax.persistence.Persistence會在目前classpath或者jar包的 META-INF/下搜尋并讀persistence.xml後初始化EntityManagerFactory。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如何在J2SE環境中獲得EntityManagerFactory并獲得EntityManager,運用EntityManager持久化HelloWorldEntityBean.

事實上不管是在J2SE還是J2EE中我們都可以這樣通過javax.persistence.Persistence來初始化EntityManagerFactory。

在 上面HelloWorld的例子中我們需要顯式調用 javax.persistence.Persistence.createEntityManagerFactory, 并且顯式地開始事務和關閉事務。在今天大量使用IOC托管容器的時代,這樣的編碼已經顯得落後。

作為J2EE一個部分的JPA自然可以利用EJB3的IOC容器托管事務和注射資源,同樣的也可以使用開源IOC容器spring來托管事務和注射資源。紅工場也提供了一個開源的spring DAO擴充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ejb3daosupport 是來支援JPA和Spring的結合。

下面是一個如何在Spring中托管事務和在DAO中注入EntityManager的配置範例:

文中的例子可以從紅工場首頁下載下傳 http://www.redsoftfactory.com/chines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