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作者:基場小馬哥

最近傳得最火的就是一位基金經理的内心獨白:不買人工智能,業績不好,被人罵,你不剁别人剁,就是等死;買人工智能,妥妥的追高,可能就是找死。反正橫豎都是死,不如搏一把再死,富貴險中求。

這種獨白不是第一次聽聞了,上次出現類似的版本還是去年7 8月份,機構紮堆跑步進場新能源闆塊。而彼時,TMT和計算機這些行業因為極差的業績,公募幾乎很少染指。

而在這個春天裡,TMT的熱情徹底被點燃了,遊戲、雲計算、通信、傳媒、大資料牛股輩出,一騎絕塵,令市場歎為觀止。成交額占比也在持續創着記錄,3月底成交額首次突破40%,昨天成交額占比達46.16%,AI已經逐漸演繹成All In。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這波人工智能絕大多數公募跟之前的中特估一樣,都是踏空的。對于中特估,普遍認為隻是修複估值,故事的結局大家都能猜到,沒多少想象空間。但人工智能不一樣,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的革命,超乎你的想象,像極了2015年的網際網路科技行情。很多垃圾公司都能短時間内翻倍,隻要你的故事描述得夠生動,就是璀璨的新星。而跟人工智能的單邊走高不同,近期的新能源和醫藥真的是跌媽不認,市場馬太效應愈發明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在衆多基金當中,有個比較典型的,就是融通産業趨勢臻選,我也是昨天才留意到這隻基金,淨值估算跟實際淨值差了近6%,這幾乎就是把原有持倉換了一遍,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逆天改命,基金淨值由負轉正,兩天13%漲出了股票的感覺。

要知道這個基金在此前一直重倉的就是新能源,而TMT(計算機、通信和傳媒)加起來還不足2%,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今年以來新能源闆塊高開低走,甯王和小迪兩大龍頭也上漲乏力,阻力重重,大有鳴金收兵,準備休養生息的迹象。而融通這隻基金在前三個月的業績表現也幾乎是跟新能源同步。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而3月6号基金經理的變更就成為了業績分水嶺,新進了清華高材生李進,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作為新生代基金經理,首次參與管理基金,短短幾天就對基金進行大刀闊斧的調倉,而且追逐的還是目前最熱的人工智能闆塊。從短期業績表現來看,他是賭對了。真正很好回應了那位基金經理的那段獨白,富貴險中求。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我也有理由相信,這樣的調倉絕對不是個别,而是普遍存在的。而資金的流出,則是來自于新能源和醫藥闆塊。對于這波踏空人工智能的投資者來說,很難受。但更難受的是手上持有新能源和醫藥的投資者,到底要不要抛了去追高人工智能,特别糾結也特别煎熬。

關于這個問題,我說幾點看法:

首先是對于人工智能,目前的熱度已經是空前的,現在成交額已經達到46%。這波逼空行情,機構肯定是坐不住的,公募已然進場,勢必會将TMT推向下一個高潮,到時成交額将達到多少?屆時整個市場都是人工智能,沒有别的題材炒作了。而衆所周知的,四月是業績披露期,将業績基本面優秀的公司抛棄,無腦去追逐還沒落地的星辰大海。好的公司股價跌跌不休,融不到資金,是否會對實體造成影響?屆時那雙看不見的手又是否會介入?

對于人工智能還有個潛在的風險就是安全性,資料洩露頻發。OpehAI在上個月底就已經開始大面積封号,而且已經有小部分地區開始禁用ChatGPT。其實人工智能,是符合我們發展數字經濟的方針,我也相信公募這波也不會是短期行為。這裡面有很多相關的領域都漲上天了,比如說算力,遊戲這些。闆塊的熱度今年肯定還是會延續,但也分逐漸分化,漲的多的還是要盡量規避。對于資料經濟,接下來關注的應該是産業落地,而跟落地相關的,又滿足自主可控的,應該就是軟體還有資料管理這塊了。

其次就是最近跌跌不休的新能源,前陣子我聽了彙豐晉信陸彬的路演,對于新能源他給出這樣的觀點:我覺得是比較激動的,仿佛看到了過去三年那樣的一個投資機會。但可能未來一兩個季度大家要有一個(向下波動的)心理準備或心理預期。

陸彬對于新能源闆塊的介入是比較早的,也曾經給基民帶到非常不錯的回報。在新能源持續低迷的時候,陸彬的這番話的确是給了不少的信心。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目前碳中和PE-TTM十年期分位點是在29%,處于比較便宜的位置。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從業績的角度來看,随着2030年碳達峰目标的臨近,不管是風電光伏還是儲能,都極具想象力,故事的精彩程度實則不亞于人工智能。而從最近披露的年報資料來看,企業都表現了較強的成長性。對于新能源來說,目前确實也不必過度慌張。

還有一個外部刺激消息,就是多國準備大幅減少石油,原油已經短時間内從70刀一桶躍升到85刀一桶,新舊能源新一輪博弈也或将拉開序幕。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最後就是醫藥,最慘不過醫藥,這話不假。2021年幾個難兄難弟,先後都迎來了大反轉。像中丐,在大跌70%之後走上逆襲之路,過去一年最大漲幅也超過70%。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白酒在過去兩年最大跌幅也有45%,去年11月觸底反彈,最大漲幅也有50%,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把過去兩年的跌幅填上,堪稱大A“信任”。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而醫藥呢,跌的時候并不比别人少,漲的時候也是半天沒動靜的。一衆醫藥主題基金經理都成為了基民日常吐槽對象了。醫藥是不應該緊張的,我們人口基數龐大,醫藥市場空間非常大,這些都是确定性強的。

中證全指醫藥近十年分位點不足5%,這是極低的位置。從2022年基金年報披露資料也看得出來,公募對于醫藥闆塊的持倉比例也是在逐漸上升的,2022Q3持倉比例是4.0%,2022Q4持倉比例就達到5.02%。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不光公募,基民也是用實際行動在支撐着醫藥闆塊。就算是虧了277億的葛蘭,她管理的中歐醫療2022Q4還保持着0.53億份的淨申購份額,一邊當鍵盤俠在罵着葛蘭,另一邊身體還是很實誠,用真金白銀去申購她的基金。

【基金觀察室】紮堆人工智能,春天的故事裡,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盡量不要追高,跟基金經理不同。基金經理押對賽道賺的是盆滿缽滿,而基民往往是在暴漲的時候才跟上,賺的可能隻是蠅頭小利,更多的是高位接盤。我們在選擇基金的時候,還是要把眼睛擦亮。

溫馨提示:文中提及的基金純屬案例,文中的觀點也不構成任何的投資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