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潘多拉魔盒:NBA球員可入股當老闆、投資博彩公司了

作者:懶熊體育

經過多輪拉扯,NBA終于與球員工會就新版勞資協定壓哨達成一緻,但“潘多拉魔盒”可能會就此開啟。

潘多拉魔盒:NBA球員可入股當老闆、投資博彩公司了

4月1日,新版勞資協定出爐,接下來隻要球員、老闆層面各自準許通過(偏向走流程),2023-24賽季就将生效。除了工資帽、獎項判定标準、保護中小型球隊、引入季中錦标賽等耳熟能詳的條款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兩條:允許現役球員通過球員工會指定的私募股權機構投資NBA球隊;允許球員代言、投資做博彩和大麻業務的公司。

目前,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賽的球隊股權交易都沒有向現役球員開放,NBA很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聯盟,這也是球員工會一直努力的方向。

球員工會前任執行董事米歇爾·羅伯茨(Michele Roberts)曾向The Athletic表示,她希望自己在任期内能幫助球員們收購球隊股份:“出于某些方面的考慮,現有規則禁止現役球員擁有球隊股份。球員們為球隊創造了價值,卻無法以任何有意義的形式來分享,這時時刻刻都在困擾着我。”

塔米卡·特雷馬裡奧(Tamika Tremaglio)在接任球員工會執行董事後,也向The Athletic重申:“考慮到球員對于比賽的貢獻以及他們所得到的補償,球隊股權架構可以适當地多元化,包括球隊股權的出售。”

如今球員得償所願,從“高薪打勞工”進一步向“合作夥伴”身份邁進。

根據Sportico在2022年12月公布的NBA球隊估值榜,聯盟30支球隊的估值與前一年相比均有所增長,排名第一的金州勇士隊估值為75.6億美元,同比增長25%,而排名墊底的新奧爾良鹈鹕隊估值為16.3億美元,同比增長8%。此外,菲尼克斯太陽隊和密爾沃基雄鹿隊先後以40億美元和35億美元的估值出售球隊。

潘多拉魔盒:NBA球員可入股當老闆、投資博彩公司了

詹姆斯入股NBA球隊的夢想可能不需要等到退役才能實作了。

從NBA球隊估值增長的趨勢來看,如果現役球員們能入股球隊,哪怕隻有小部分股權,那也是價值不菲的優良資産,對于他們的投資理财版圖絕對是一個強有力的補充。此前NBA傳出擴軍消息時,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就表達過在拉斯維加斯擁有一支NBA球隊的意向。

這一新規對球員投資是一大利好,但在實際操作中該如何落地值得關注。對于職業體育聯賽而言,現役球員與聯盟球隊有直接利益關系會引發不少問題,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如果一位球員是A隊的股東,卻要為B隊效力,兩隊在正常賽、季後賽,甚至是總決賽相遇時,他是不是真的能心無旁骛地為B隊效力,對于比賽品質以及球隊、聯盟所面臨的輿論環境又會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呢?

當然,現役球員入股球隊後,後續還有球員工會、私募股權機構這兩道關卡做後續管控,而允許現役球員與博彩公司産生關聯,可能會帶來更直接和更大的負面影響。

潘多拉魔盒:NBA球員可入股當老闆、投資博彩公司了

自美國允許體育博彩合法化後,職業體育聯賽與博彩公司越走越近,賠率影響比賽走勢的輿論也越來越多。即便如此,聯盟、球隊依然願意接受博彩公司的贊助,DraftKings、FanDuel就是NBA的官方體育博彩合作夥伴。随後,NBA直播中出現體育博彩廣告逐漸成為常态,甚至還有轉播方針對體育博彩玩家推出專門的直播流,展示實時賠率等資料。

職業體育聯賽與博彩公司直接關聯,間接地将裁判架在火上烤。作為有能力影響比賽走勢和最終比分的人,裁判在比賽中的漏判、錯判和誤判都會被外界用放大鏡去審視,甚至質疑裁判是故意而為之。

潘多拉魔盒:NBA球員可入股當老闆、投資博彩公司了

3月30日輸給太陽隊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球員魯迪·戈貝爾就直言:“我在聯盟十年了,總是不太願意去質疑裁判,但我今天很難不去想裁判是在幫太陽赢球,前幾天幫勇士、幫國王也差不多,從一個籃球運動員的角度,他們做得太明顯了,我在聯盟打了這麼多年球,他們這麼做太不尊重人了。”随後,戈貝爾因為公開批評裁判而被聯盟罰款2.5萬美元。

裁判是否故意通過判罰去影響比賽,很難有具體的資料去佐證。但如果聯盟允許現役球員與博彩公司有利益輸送,他們的比賽資料就是最直接的參考點,隻要表現不佳,他們所面臨的輿論壓力可能是裁判的千百倍。與負責吹罰的裁判相比,運動員的比賽狀态有起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特别是在關鍵比賽中,壓力之下沒有人能保證自己可以百分百發揮出平常的水準,但外界可能很難理性看待,球員們自然會被冠上“參與賭球”的污名。

潘多拉魔盒:NBA球員可入股當老闆、投資博彩公司了

無論是球員入股球隊,還是允許球員代言、投資博彩公司,都是為了增加球員的收入來源,同時也對聯盟的監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過更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考量标準,去評估球員是否出現“打假球”的情況。如果真的出現這樣情況,聯盟又該如何處罰才能服衆和殺雞儆猴,這些問題都是潛在的雷區。

有個新聞值得對比,NCAA前不久剛剛禁止其學校和學生接體育博彩類的贊助,現有合作必須在今年7月1日結束。

其實不管NBA如何嚴格,萦繞在聯賽、裁判、球員頭上的“假球”罵聲肯定都不會消散,這對于聯盟、球隊、球員的口碑和商業收入會有怎樣的影響,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可能隻有當這些新規定真正落地後才能知道結果。

潘多拉魔盒:NBA球員可入股當老闆、投資博彩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