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統”的台前幕後:(8)特工總部的構成

作者:子名曆史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特工總部成立後,徐恩曾把它設在了南京道署街132号的瞻園裡。

瞻園是著名的古典園林群宅,名字是乾隆皇帝根據歐陽修這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的詩而題,此園,與蘇州的拙政園、留園以及無錫的寄暢園,俗稱江南四大名園。

“中統”的台前幕後:(8)特工總部的構成

南京瞻園舊照 圖檔來自網絡

這樣一個風景幽雅、郁郁蔥蔥的風水寶地,即便是停留片刻,也是一種享受,更何況,是在這樣的地方辦公了。

但具諷刺意味的是,入駐瞻園的并不是一個園林綠化的公益部門,而是一個冷血、見不得人的特務組織。

特工總部成立以後,特工組織的“站點”如雨後春筍般,陸陸續續在全國各地發展起來,後來,還在南京、上海等地專門設立了行動區。

其中上海行動區的負責人是濮孟九,此人是特工總部的二号人物,南京行動區的負責人是徐恩曾。

特工總部雖然沒有固定編制,但是卻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畢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況且,一個特務機構,如果沒有明文規定,不安分的特務們,便更加難以管理。

特工總部按照職能劃分,首先設立書記室,書記室又下分組織、指導、審理、行動四個科。此外,還單獨設立了訓練、情報、總務三個科室。

後來,特工總部的部門越分越細,慢慢又有了設計委員會、電訊總台、總督察、行動隊以及密電研究室等。

在共産黨活動活躍的地區,特工總部還設有特務室和策反專科,主要目的是策反那些意志薄弱的共産黨員,進而,進一步破壞共産黨的地下網絡。

首先,所謂書記室就是特工總部的“大腦”,所有的指令、指令都是從書記室裡發出去的。

書記室下設書記和副書記各一名,職位略高于特工總部的其他科室,其中,書記室的書記是濮孟九,他是江蘇松江人,留德學生,副書記王思誠,在正元實業社,是僅次于錢壯飛的2号人物。

書記室下設四個科:指導科科長田昆生、行動科科長馬嘯天、審理科科長吳若萍、組織科科長無從查實……

書記室的工作主要負責特工總部的人事調動及工作安排,指導破壞共産黨的情報機構,逮捕、暗殺共産黨人士,并對被捕的共産黨員進行洗腦、勸降、策反等工作。

其次,就是情報科,這是特工總部的關鍵部門,主要負責偵破、搜集密電,并且将密電整理成文字,傳達給上級。

情報科設正副科長各一名,科長劉馥齋、副科長張國棟,情報科分别下設三個股一個室:指導股、編審股、譯電股、密電研究室。

科下還分别設立了三個情報站:北平站、上海站、天津站,各站點都配有先進的電台裝置,以便與南京總部聯絡。

指導股股長王廣來,幹事有項本善、陳文昭(中共叛徒)、張慶容、何允逸、劉求知、牛伯男、王榮生等。

全國上下,根據人員劃分了六個片區,而這些幹事們,就像大區域經理一般各自負責一個區域。

指導股的主要職能是指導各地區的特務室搜集、審查、分析情報,并且每日編輯情報一份,分别送徐恩曾、陳果夫、陳立夫、葉秀峰、何應欽、陳布雷等人參考,如情報特别重要,則由徐恩曾批審後直接交蔣介石過目。

編審股股長是杜品山,該股的主要任務是将收集的情報分門别類進行整理、審查,每個月編輯一本名叫《月報》的刊物,偶爾也會針對一些特殊問題整理出版一本名叫《專報》的刊物,這些刊物提供給國民黨黨内一些高層參考之用。

譯電股股長是薛敦平,主要負責譯電和編制密碼兩方面的工作,雖然這個科室負責譯電,但是,卻不負責接收電報。

“中統”的台前幕後:(8)特工總部的構成

密電碼舊照 圖檔來自網絡

接收電報的任務則由另外一個名叫“電訊總台”的科室負責,也就是說,負責譯電的隻負責譯電,負責發電報的隻負責發電報,這一點也是老奸巨猾的徐恩曾想出來的,目的在于保守秘密,防止兩個部門勾結洩密。

進入譯電股的成員,通常要經過半年左右的教育訓練,主要是熟悉并牢記明密碼,然後,再把明密碼轉換成為密電碼。

編制密電碼的人都是徐恩曾親手挑選的,非常可靠,在編譯密碼方面,譯電股講究“同字不同碼,同碼不同字”的說法,而且每年都會重新變換幾次。

密電研究室主任是張華茂,張華茂被調走之後,由馬懋文擔任主任,副主任是陳文彬。

該室共有職員三十餘人,算是特工總部裡比較大的一個科室,其主要負責搜集和破譯情報。

在搜集和偵破情報方面,以桂系白崇禧、李宗仁居多,其次是四川的劉湘、雲南的龍雲,而山西閻錫山較少。

至于共産黨方面,密電研究室的收獲微乎其微,這也說明共産黨在譯電發送和保護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1937年,陝西省黨部書記長郭紫峻又向徐恩曾推薦了李擔任和武子明等十名精英,進而又組建了第二密電研究室。

至于三個情報站,也僅僅隻是收集情報而已,其中上海站站長是鄧達谧,北平站站長是後大椿,天津站站長是張慶恩。

第三是訓練科,該科設有科長、副科長各一名,幹事若幹,其中科長王雲亭,副科長薛秋泉,幹事有王濟漢、朱秋白、徐政等,助理幹事是李士群,他後來成為汪僞76号主要頭目。

訓練科的主要任務有三個方面:第一,編制訓練小組,開展特務技能教育訓練。除了教育訓練之外,還組織經驗交流會。每次開會,除重拾口号外,着重解釋、處理一些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糾正。

第二,編輯《動力》和《群力》兩本手冊,均為半月刊。《動力》供特勞工員閱讀參考,《群力》則供特工之外的普通人員閱讀參考。

第三,負責研究撰寫《特工用書》,其中就包括顧順章編寫的六本技能書。這些技能書幾乎涵蓋所有的特工技能,供黨内特務學習使用。

訓練科一共組織開展了三期特務訓練班,每期時間為三個月。

其中,第一期的教官是顧順章,第二期、三期是大特務王傑夫,這三期特訓班,一共培養了60名特務,後來,他們都成為中統中的骨幹力量,可見其訓練水準之高,不亞于蘇聯克格勃,其中二、三期的訓練班教練王傑夫就是特務叢中的一朵奇葩。

王傑夫作為一名特務訓練專家,對“殺人放火”之事非常精通。他最大的“貢獻”在于審訊了著名的共産黨人瞿秋白。

“中統”的台前幕後:(8)特工總部的構成

瞿秋白舊照 圖檔來自網絡

1935年2月,瞿秋白在轉移途中,在福建長汀縣翟田鎮水口村被地方反動保安鐘紹葵抓獲,後遭叛徒指認,瞿秋白的身份被識破,進而被關進長汀監獄。

為了勸降瞿秋白,徐恩曾專門派了這個特務專家王傑夫審理,王傑夫同顧順章一樣,也是一個自大狂。

剛剛來到長汀,便拍着胸脯向那些小特務們炫耀:“你們沒有辦法不要緊,我的辦法有得是,不信他不開口!”

但是,信誓旦旦的王傑夫來到瞿秋白面前,軟硬兼施,結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撬開瞿秋白的嘴,十分狼狽,後來,王傑夫無奈之下打報告給上級,上級則通知李默庵和宋希濂殺害瞿秋白。

1935年的6月18日,瞿秋白喊完“打倒國民黨!中國共産黨萬歲!共産主義萬歲”後被一槍打死,年僅36歲。

第四是總務科,該科設科長、副科長各一名,科長是周伯良,1936年周伯良死後,改由張祖模擔任,副科長是仝道雲,大特務陳慶齋、王國棟等也在該部門任幹事。

總務科的主要職能是文書、會計、事務等工作,其中還設有一個保管股,類似于倉庫保管性質的,主要保管特勞工員所随身攜帶的武器彈藥,主要以小口徑手槍為主。

第五是電訊總台,總台下設台長一名,分台長若幹,總台台長是範本中,分台長有陳玉堂、袁更、吳世昌、王正鴻等,除一個電訊分台設立在徐恩曾家的大院裡外,其他分台分布在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一張電台情報網。

電訊總台的主要任務是與所屬情報機關以及臨時派出的情報小組進行聯絡和溝通,主要負責接收和傳播情報,發出的情報有兩個特點:1.隻管收電報,但不知其内容;2.所發電報電碼不同于普通電台所發的電碼,難以被偵破、破譯。

第六是設計委員會,上司人是徐恩曾,其實,設計委員會隻是一個咨詢機構,委員會裡委員全部都是一些中統進階特務,其中包括張沖、顧建中、季源溥、鄭伯豪、李熙元、徐兆麟、丁默邨等。

另外,特工總部還設總督察一職及下屬科室,顧名思義,這是就是一個督察機構,主要負責監督考核特務人員的忠誠度和“活動動向”,如果發現某特工有不好的傾向,便立刻對此人進行控制。

其中,王傑夫和劉不同先後擔任特工總部的總督察。

與此同時,特工總部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區”和“特務室”,其中“區”設在全國範圍内的主要城市,而“特務室”則設在一般省份和中小城市的鐵路幹線上。

在“區”和“特務室”的基礎上,又專門設定了“肅反專員”和“特派員”,主要負責各地區的肅反、勸降、破壞等具體工作。

地方特務室下設主任、秘書各一名,按照職能部門下設總務、情報、組織、行動四個科,每個科各設科長一名。

特工總部成立後,南京瞻園便不是一個江南園林,而一下子變成了一個神秘組織,平日黑色大門緊閉,在旁邊開了一扇小門供人進出。

瞻園門口沒有崗哨,但是卻在周圍埋伏着衆多特務,當遊人不慎入内,輕則被罵,重則挨打。

有一年,國民黨的執行委員紀亮喝完酒路過瞻園,知瞻園乃太平天國楊秀清曾經住過的官邸,便好奇地想踏入瞻園。

“中統”的台前幕後:(8)特工總部的構成

南京瞻園大門近照 圖檔來自網絡

令他大感意外的是,沒等他左腳踏進瞻園,便被附近蹿出一些黑臉大漢痛毆一頓,挨了打的紀亮後來向國民黨中央政要反映,沒想到,得到的回複是:黨内重要機構,閑雜人等不得入内!

聽到這樣的解釋,紀亮發飙道:“若是重地,為何不設個牌匾警示?肯定是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環境幽雅的地方,裡面卻設有“監獄”和審訊室,是名副其實的閻王宮殿。每一次秘密押送進瞻園裡的人,很少有出來的。

據一中統人員回憶,深夜時常能夠聽到“冤魂”的嘶鳴聲,簡直令人不寒而栗,内設的“審訊室”,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刑具,有老虎凳、皮鞭、杠子、烙鐵以及各式刀具,地面上的血迹擦也擦不幹淨,令人感到無比恐懼。

雖然瞻園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恐怖地獄,但是徐恩曾卻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條,工作很見成效。後來,他還成立了南京實驗區,專門控制當地的特務活動。

特工總部還還有一個“留俄學生招待所”,是專門針對“留俄”的共産黨、學生設立的監獄,而“自新人招待所”則是專門收容中共叛徒的,最出名的是安品街38号的“招待所”。

特工總部後來發展得越來越大,幾乎整個國内“無死角”,就連那些犄角旮旯、偏僻之地,也有徐恩曾安插的特務。

這些“特務室”有大有小,有的幾個人,有的則幾十、上百人,而且,名字也是經常更換,諸如什麼特訓處、綏靖團等五花八門。

若幹個情報組織彙成一張特務網絡,而網絡裡的特務、奸細又被稱為“細胞”!這樣一個龐大的組織,數以萬人,但是,每一個人的底細、行為都被徐恩曾自上而下控制着。

如果哪一天,特務做錯了事,馬上就會遭到懲處,1932年的12月至1933年的7月,短短的幾個月期間,徐恩曾的特工總部的“成效”顯著,勸降、策反、暗殺中共黨員數百人。

尤其是上海、北平等地,共産黨的地下組織受到嚴重破壞,甚至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當然,中統特工總部的敵人并非隻有共産黨,凡是反對“蔣介石統治”的一切黨派,都是敵人,這些敵人包括國民黨左派、地方軍閥、民主人士。

正是因為徐恩曾竭盡全力為主子賣命的“精神”,感染了蔣介石,一度成為蔣介石眼中的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