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自然資源部釋出《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實作5米格網的地形級實景三維對全國陸地及主要島嶼覆寫,初步實作5厘米分辨率的城市級實景三維對地級以上城市覆寫。
實景三維作為真實、立體、時序化反映人類生産、生活和生态空間的時空資訊,是國家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實景三維中國也為數字中國提供了統一空間定位架構和分析基礎,是數字政府、數字經濟重要的戰略性資料資源和生産要素。
實景三維模型的真實感,來自于其現實、直覺的質感,這種和現實相同的色彩,源自無人機在空中拍攝的影像。就測繪行業來說,接觸最多的就是傾斜攝影的生産。
實景三維與模組化效率
傾斜攝影技術是國際測繪領域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它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隻能從垂直角度拍攝的局限,通過在同一飛行平台上搭載多台傳感器,同時從一個垂直、四個傾斜等五個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通過模組化軟體運算獲得仿真的地表三維模型,而這一模組化過程往往需要海量的影像資料來支撐。

面對海量的資料,如何協調生産過程中每一步的生産效率是我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在提高生産效率上,可分為硬體和軟體兩方面的提升。随着模組化軟體的增多和不停的更新換代,我們的生産效率也在逐漸提高。另一方面,更直接的是我們可以更新計算機的數量和配置,對于計算機自動化模組化,業内最開始的認識就是要用好的顯示卡,其次是大記憶體,再就是需要性能強的核心元件。
而除了顯示卡記憶體,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就是存儲器裝置。
存儲也在影響模組化效率
資料存儲器會影響生産效率,這個我們最直覺的感覺就是資料放在固态硬碟就會比普通硬碟處理得快。
大規模的實景三維建設,我們正常存儲系統往往會遇到如下一系列問題:
**1.資料讀取效率低:**測繪資料導入階段和處理階段,無法支援海量原始圖檔的快速寫入與讀取,存儲系統性能往往成為了整個處理叢集中的短闆。
**2.需要大規模算力支撐:**資料處理與模組化階段,多數存儲隻能提供單一IP的通路方式,當幾十台或上百台電腦同時通路存儲系統,存儲系統就會變得低效無法兼顧,無法滿足大規模叢集作業的需求。
**3.存儲空間不足:**受存儲成本的限制,實際生産中可能無法對每天拍攝到的影像資料進行長期存儲,僅能在業務場景需要時申請指定區域的部分影像。即使是這些部分影像,也是動辄幾十TB,導緻整個影像資源存儲、共享難度大。
**4.資料存儲查找慢:**随着測繪資料的不斷增長,資料查找慢的問題凸顯。
面對實景三維中國的建設龐大的資料,或許隻有超出想象的無限空間的硬碟才能夠容下。當然,現實中也有接近無限大的存儲系統,這就不得不提到中科曙光分布式存儲系統ParaStor。
存儲如何提高模組化效率
中科曙光憑借十餘年存儲技術積累,面對測繪行業海量資料存儲的痛點,基于ParaStor打造的測繪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
曙光實景三維資料存儲解決方案,憑借極緻性能、存算協同、智能檢索三大優勢,為實景三維業務提供穩定、高效、安全的存儲資源。
**極緻性能,讀寫快:**曙光通過SSD硬碟與HDD硬碟優化組合,充分發揮存儲系統的帶寬和IOPS性能,滿足混合随機讀寫時對存儲系統的極緻要求。智能緩存加速,熱點資料智能遷移到SSD硬碟,有效提高混合随機讀寫IOPS,業務性能提升20%;動态分級存儲,冷熱資料智能流動,提高存儲性能,同時降低存儲成本。
**存算協同,算得快:**在空三解算、模型重建、産品生産過程中,通常儲存設備,受限于單節點ip網絡性能的原因,僅支援10台左右的計算節點同時作業,且存在單點故障。曙光通過提供域名的通路方式,定制優化叢集NAS通路協定,杜絕無單點故障,并可支撐大量計算節點同時作業,工作效率提升30%以上。
**智能檢索,找得快:**曙光自研的中繼資料檢索和自研本地磁盤管理系統,通過海量小檔案智能聚合,有效提高小檔案通路效率,實作海量資料查詢秒級響應的同時,提升存儲空間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