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圖,視訊 / 陽城晚報全傳媒記者 孫磊
66歲的陳美玲身着一件裝飾着白色雛菊的綠色新裙,坐在橙色的燈光下,笑容純潔、溫柔,帶着歲月的力量。
14歲時,她于1969年憑借Circle Game歌曲在香港,台灣和東南亞聲名鵲起,并于1972年與Yu Meihua一起在日本以歌手身份首次亮相并成為流行偶像,并憑借她的歌曲Prairie Glow獲得了日本唱片獎。
在她的演藝生涯中,她選擇在加拿大學習。結婚後,與孩子們一起工作,她在日本引發了著名的"美容辯論",在那裡她去了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并将她的三個孩子都送到了斯坦福大學。
2015年,陳女士寫了一本關于她教育的書《50個教育行為——我把我的三個兒子送到斯坦福》(50 Education Acts - I Send My Three Sons to Stanford),這本書登上了教育暢銷書排行榜的榜首。近日,陳美玲推出另一本新書《愛在起跑線上——0~1歲成長黃金期21育兒法》,4月5日下午,陳美玲将在廣州聯合書店舉行新書釋出會。

近日,陳美玲在廣州接受《陽城晚報》記者專訪——
父親的愛與歌唱的意義
羊城晚報:你14歲那年16歲開始拍電影,紅紅遍布東南亞國家,幾十年過去了,現在回頭看那個時候有什麼特别的感覺?
陳美玲:是的,其實紅得很快。當時,一張唱片在香港發行,其中一首英文歌曲《The Circle Game》突然因為中英文舞台上的龍虎榜單上都名列第一,是以很火爆。很快我就有了自己的節目,"陳美玲派對"。現在想想真的覺得很神奇,就是這麼小的小女孩,還是高中生,卻在英文報紙上寫時事政治什麼的,大膽的。
羊城晚報:在你最喜歡選擇出國留學的時候,出于什麼考慮?除了你父親的建議,你個人怎麼看?
陳美玲:那時候,我去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大學。我以前寫過一本自傳,叫做《生命的38個啟示錄》,我寫過關于它的文章。當時我在日本,17歲的我來到日本也很受歡迎,已經開始唱歌,開始流行起來。
爸爸以為我太忙了,一直沒有弄清楚自己是否喜歡當明星歌手,沒有時間交朋友,吃飯甚至睡覺,于是他告訴我,星星、錢都是流水,人可以拿走,隻有進入你腦海的知識是别人不能搶的,才是你一生的寶貝, 在你可以學習、閱讀,應該非常正式地追求知識。他真的很想我,我覺得他太好了,我去加拿大學習。
直到現在我才覺得放棄唱歌可惜,但是當我開釋出料時會說我想去學習,才發現這是一件很有影響力的事情,當大家聽到這個消息很震驚時,我還是堅定地去讀書。
羊城晚報:做出這個選擇現在回想起來,有沒有後悔過?
陳美玲:當然不後悔,對我的歌唱事業有點影響。其實我并沒有想過要再回香港唱歌,但是因為父親去世了,我讀完書就回了香港。
我父親的死對我打擊很大,因為我父親對我是最好的。我開始唱歌後,旁邊的人都在看着我不受歡迎什麼的,媽媽也很緊張我做得很好,但是爸爸不是,他沒有條件愛我,在乎我是否喜歡唱歌,喜歡演戲。那時候我傷心到死,最愛我的人,誰會保護我,誰會愛我?
父親臨終前,他叫我好好照顧母親,我出于孝順聽媽媽的話,繼續唱歌。但這是不對的,我想對今天的年輕人說,你們的所作所為一定是出于你内心的真愛。
但後來有些事情改變了我對唱歌的态度。因為媽媽來自貴州,我曾回過貴州。那時候,貴州很窮,房子很小,我回村邊的孩子們都來看我,我們一起吃飯,桌子放在房子外面。當時他們正在唱着《歸巢燕子》這首歌,我非常感動,哭了我啊;是以,當時看到了唱歌的意義,唱歌可以跨越大山,人連在一起。
1985年,宋慶齡基金會邀請我回去參加演唱會,還讓我唱到中央電視台春晚,我唱了《歸巢燕子》,有人說我是"歸國歌手頭号"。
教育中最大的錯誤:比較
羊城晚報:當你把三個孩子都送到斯坦福大學,寫下"50個教育法案——我把我的三個兒子送到斯坦福"時,你的教育秘訣是什麼?
陳美玲: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當他喜歡學習的時候,一定要鼓勵他。每一個小朋友快兩歲的時候,一切都問你,為什麼天是藍色的?為什麼這是甜的?媽媽,這是什麼?為什麼是這個樣子?有些成年人覺得這很煩人,或者讓他們的孩子等待。
我的建議是永遠不要讓孩子等待,你可以回答:"小子,這個問題很好!"然後告訴他答案或和他一起找到答案,孩子會認為他會很樂意這樣做,會更喜歡他,會保持好奇心。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學習,不要降低他的學習欲望,如果他一直保持着這種學習的心态,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方法。
小時候,我會讓他們讀給我聽,不是我讀給他們聽,然後讓他們隻是讀故事不讀給父親聽,這樣孩子就能被訓練成聽、說、讀、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其實這就是他們學校學習的過程。
羊城晚報:在你看來,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陳美玲:比較一下!永遠不要把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每個朋友的學習速度、學習方法都不一樣,成長的速度也不同,你一直在比較,孩子的自我肯定也會減少。作為父母,你變得越來越焦慮,為什麼你的孩子做得不夠好?但無論你做得有多好,一定有人比你好,比你高得多的人一定比你高。
父母應該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孩子,無論他在考試中得到0分還是100分,你對他的愛都應該是一樣的。我們需要孩子知道,這份愛是不變的,但是随着爸爸媽媽一起長大,把自己最好的一個拿出來,每天用自己的比較,他會慢慢做得更好。
羊城晚報:現在内地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特别着急,你有什麼建議嗎?
陳美玲:不要太着急,不要填滿孩子的課,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把孩子送到頂尖大學。最重要的是父母學會激發孩子的潛力,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才能變得有才華。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應該上一所好大學,一所好大學不一定有幸福的生活。
學會選擇并真正喜歡
羊城晚報:你的人生在很多人眼裡都很成功,你對人生的開始有很明确的計劃嗎?
陳美玲:絕對不是。人生很重要,是選擇,我們的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今天的選擇影響明天,明天的選擇影響後天。重要的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要做出明智的選擇,當他看到機會時,他會追求,努力工作,不會放棄。
從愛的内心出發,愛也很重要,就像我唱歌一樣,其實我從來沒想過紅的問題,我唱出來的是觀衆,我無所事事。如果你沒有受到歡迎而失敗,你不必抱怨,因為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羊城晚報:你認為在工作和家庭中哪個更重要?
陳美玲: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對,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下一代,如果你不結婚生子,追求事業,如果你的事業對下一代有用,就應該追求。如果你選擇婚姻和孩子的道路,那麼家庭更重要,正如我所說,孩子永遠是最重要的。
就個人而言,我不認為家庭可以與事業共存。每個人都應該學會選擇,不要要求生活完美。很多人感到很難,因為他們正在尋找完美,但他們不需要它。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我也不會以此為目标。
在生活中,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做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例如清潔和烹饪,我會選擇做飯,和孩子一起玩,休息,我會選擇前者。是以,我不認為我不唱歌是事業上的犧牲,這隻是個人的選擇。後來,孩子長大了,在我40歲左右的時候,有人來找我唱歌,我唱了一首新歌,還有一些歌迷。是以不要對自己太不情願,當機會來臨時,試着去做。
《羊城晚報》:你發表了近百篇論文和兩部小說,你的寫作生涯是如何開始的?
陳美玲:小時候,我開始寫一些短詩,用圖檔,形成詩集,第一本書就是這樣。後來,他從加拿大回來,扮演一個文化人的角色,發表演講和撰寫有關社會問題的文章。後來,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大使,20年來,我開始寫關于世界各地兒童的故事,關于我遇到的兒童的生活非常受歡迎。
我非常喜歡寫小說,曾經寫過兩篇短篇小說,都是日文的,沒有在大陸翻譯和出版。現在沒有時間了,等我長大了,我就會開始寫小說。小說是創作的頂點,因為有很多東西你不能随意寫,但小說可以是虛構的。我現在在日本的各種媒體上寫連續劇,每月五次。(欲了解更多新聞,請關注羊城餡餅 pai.ycwb.com)
源|羊城晚報 - 羊城餡餅
|吳曉攀
編輯|松子
|陸航的審批
實習|譚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