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脖子兩邊都腫起來了,摸起來就是,一邊是個鴿子蛋,一邊是個鹌鹑蛋”。
圖源:soogif
小李(化名)摸到脖子上的“兩個蛋蛋”有一段時間了,但由于工作忙,也就沒放在心上。但有天照鏡子時,他發現這“兩個蛋蛋”在這半年内長大了不少,
“要不然找個時間去醫院查查好了”,
小李心裡這樣嘀咕着。
這一年是2018年,小李才20歲。他喜歡運動,常做一些力量訓練,身上的肌肉被練得邦邦硬,皮膚被曬得黝黑,再加上一米八幾的身高,遠遠地看着,人高馬大的。
圖源:soogif
“我從小到大,幾乎沒怎麼生過病”,
在小李的記憶中,除了有時會感覺到壓迫感,有點呼吸不上來,平常身體沒什麼大毛病,
“就算是呼吸不上來,大口喘一下就好了”。
但這次,醫院發來的檢查結果卻讓人驚訝不已,報告提示:考慮惡性病變。
事不宜遲,小李在深圳接受了甲狀腺全切+雙側Ⅱ、Ⅲ、Ⅳ、Ⅴb和Ⅵ區淋巴結清掃術。手術很成功,事後小李的媽媽回憶到,
“切下來的組織,差不多有雞蛋那麼大”。
▲ 滑動檢視
而術後病理報告顯示:雙側甲狀腺髓樣癌。甲狀腺髓樣癌是一種來源于甲狀腺濾泡旁細胞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在甲狀腺髓樣癌中,75%為散發性,25%為遺傳性。
這一突如其來的患癌消息并沒有擊垮小李,反而是迅速接受了結果,理性面對。在醫生的建議下,小李做了RET基因檢測。結果提示,檢測到雜合突變。該突變為MEN2A緻病性突變,也就是說,小李的甲狀腺癌是由于基因突變導緻的。
▲ RET基因突變:紅色方框處為突變位點
考慮到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小李一家7口人都趕緊去做了RET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小李的爸爸、姐姐、弟弟都發現了與小李相同的基因突變!
這一結果,讓小李一家人咋舌,每天開始“摸摸”“看看”自己的脖子。在小李手術半年後,小李的姐姐和弟弟也因發現脖子上有類似的腫物而相繼入院手術,均被診斷為:甲狀腺髓樣癌。
▲ 圖源網絡
一轉眼,5年過去了,小李和家人們都恢複得很好,之前喘不上氣的狀況也沒有了,拿他的話來說,就是能吃能睡能運動,還長胖了不少,
“完完全全是個健康人”。
面對患甲狀腺癌這件事,小李和家人們從頭到尾都很淡定,
“害~人嘛,誰還不會生個病,好好治療,比什麼都強”。
一家7口
其中4個人都患甲狀腺癌
這着實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實際上
甲狀腺癌在生活中并不少見
01
2021年
甲狀腺癌成深圳新增最多的惡性良性腫瘤
據世衛組織統計,甲狀腺癌是全球癌症中的第9位,占所有新診斷癌症的3.2%。近年來,大陸甲狀腺癌發病率快速增高,是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之一。
- 2019年,深圳女性人群中甲狀腺癌首次超越了乳腺癌,躍升至深圳女性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排行榜第一位。
▲ 圖源:深圳衛健委
- 2021年,在深圳市全人口中甲狀腺癌超越了多年排名第一的肺癌,成為深圳全年新增最多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
▲ 圖源:深圳衛健委
02
四大因素可能會誘發甲狀腺結節或癌症
✎ 遺傳因素
- 家族史:研究顯示,有家族史人群的甲狀腺癌風險明顯高于無家族史人群。
✎ 環境因素
-
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目前誘發甲狀腺癌最明确的危險因素之一,輻射時間越長,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是以,小朋友們要尤其注意。
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電離輻射,主要包括核電站、高壓變電站、CT、X光、胸透等。X 光、CT、PET、放射性同位素檢查等醫學檢查手段,因為輻射很少,在這種安全範圍内,正常的篩檢并不會誘發癌症。
而手機、電腦、微波爐、電磁爐等産生的是非電離輻射,和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沒有關系。
-
環境内分泌幹擾物:随着工業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污染物進入到環境中、并通過食物鍊進入人體。
深圳市疾控中心持久性污染物研究室,作為國家衛生部二噁英檢測專業實驗室和廣東省公共衛生二噁英檢測創新平台、深圳市醫學重點實驗室及深圳市甲狀腺疾病防治聯盟副理事長機關,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高氯酸鹽、多溴二苯醚、全氟/多氟化合物等環境污染物與甲狀腺癌的發生存在密切關系,這些污染物廣泛應用于火箭推進器、煙花生産、軍火工業、滅火器、潤滑油、皮革、染料塗料、電子産品、冶煉鋁及防水防油的紙質包裝材料。
也就是說,接觸這些環境污染物越多,越容易得甲狀腺癌。
▲ 圖源:自己畫的
✎ 飲食及生活習慣
- 碘攝取異常:碘與甲狀腺結節/癌呈“U”形的關系。換句話說,适量攝取碘,患病的風險小,過多或者過少攝取碘,都會引起甲狀腺疾病,是以應該注意調整飲食,合理選擇食用鹽,避免碘攝入異常。
- 飲酒:酒精是誘發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 圖源:自己畫的,資料出處:《Strong association of relatively low and extremely excessive iodine intakes with thyroid cancer in an iodine-replete area》
✎ 其他因素
- 肥胖:肥胖也是誘發甲狀腺癌的因素之一。研究顯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BMI的增加以及腰圍更高者,其甲狀腺癌發生率也更高。
- 心理狀況:工作壓力大、長期精神焦慮以及失眠等都會使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衆所周知,深圳的生活是快節奏生活,工作壓力以及精神壓力都比較大,是以,這也可能是深圳甲狀腺癌高發的原因之一。
▲ 圖檔資料來源:WHO官網以及中國健康委員會官網
03
哪些人是甲狀腺癌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情況之一的人,都需要注意(喂!敲黑闆了啊!)
- 女性 50歲以上結節高發,應注意甲狀腺健康,定期體檢。
- 童年期頭頸部放射線照射史或放射線塵埃接觸史;
- 由于其他疾病,頭頸部進行過放療;
- 有乳頭狀甲狀腺癌、濾泡狀甲狀腺癌、甲狀腺髓樣癌或多發性内分泌腺瘤病 2 型、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狀腺癌綜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 甲狀腺結節>1 cm,且結節生長迅速,半年内增長到1 cm以上;
- 甲狀腺結節>1 cm,伴持續性聲音嘶啞、發聲困難、伴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并可排除聲帶病變(發炎、息肉等);
- 甲狀腺結節>1 cm,伴頸部淋巴結腫大;
- 降鈣素高于正常範圍;
- BRAF、RAS、RET原癌基因突變。
▲ 甲狀腺結節,圖源水印
04
咋預防甲狀腺癌的發生呢?
針對以上危險因素,疾Sir的同僚們提出了甲狀腺癌預防六大法則:
- 防射線。避免頭頸部被放射線照射和放射性塵埃接觸。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基本接觸不到放射性塵埃,因為隻有在極端情況下,像是核電站洩漏了,才會有。
- 調飲食。戒煙限酒,均衡營養,攝入碘要适量;
▲ 圖檔資料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二版)
- 常鍛煉。 堅持适度運動,保持健康體重,比如慢跑、打羽毛球、遊泳等,每周2-3天,每次30分鐘以上。
- 調情緒。合理疏導不良情緒,早睡早起,規律作息,控制在11點半前入睡,保證睡眠品質。多與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苦惱和困惑,保持良好的心态。
-
少接觸。避免長期接觸對甲狀腺内分泌有幹擾作用的化學污染物,降低危險化學品使用的頻次和種類。
平日裡,盡量選購合格、有保障的産品;在使用塗料、橡膠前,多多通風;新衣服在買來穿之前,好好清洗,就可以了。
- 定期體檢。當存在明确的家族史時,定期做甲狀腺體檢(檢查包括超聲和甲狀腺功能檢查),尤其針對甲狀腺髓樣癌家族史,需要正常檢測降鈣素和癌胚抗原,如果已經被診斷為甲狀腺癌,建議盡早尋求專業治療,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和建議,同時保持積極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生存率。
▲ 超聲檢查,圖源水印
參考文獻:
[1] Liu X, Sun J, Fang W, Xu Y, Zhu Z, Liu Y. Current Iodine Nutrition Status and Morbidity of Thyroid Nodules in Mainland of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Biol Trace Elem Res. 2021,199(12):4387-4395. doi: 10.1007/s12011-020-02565-2. Epub 2021 Feb 13. PMID: 33582938; PMCID: PMC8516763.
[2] Pizzato M, Li M, Vignat J, Laversanne M, Singh D, La Vecchia C, Vaccarella S. The epidemiological landscape of thyroid cancer worldwide: GLOBOCAN estimates fo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in 2020.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10(4):264-272. doi: 10.1016/S2213-8587(22)00035-3. Epub 2022 Mar 7. PMID: 35271818.
[3] 沈婉瑩. 中國甲狀腺癌流行趨勢及女性患病危險因素分析[D].南華大學,2021.DOI:10.27234/d.cnki.gnhuu.2021.000211.
[4] 劉思,宋嘉宜,張建清.甲狀腺惡性良性腫瘤危險因素分析研究進展[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0,54(08):897-901.
[5] Kim KJ, Choi J, Kim NH, Kim SG. Linear Association between Radioactive Iodine Dose and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y Risk in Thyroid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2023,djad040. doi: 10.1093/jnci/djad040.
[6] Nguyen LTD, Gunathilake M, Lee J, Kim J.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habits and incident thyroid cancer: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ront Nutr. 2023,10:1104925. doi: 10.3389/fnut.2023.1104925.
[7] Tarek Zaghloul Mohamed, Ahmed Abd El Aal Sultan, Mohamed Tag El-Din, Ahmed A Elfattah Mostafa, Mohammed A Nafea, Abd-Elfattah Kalmoush, Mohammed Shaaban Nassar, Mohamad Adel Abdalgaleel, Ahmed M Hegab, Ayman Helmy Ibrahim, Mohamad Baheeg.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Thyroid Malignancy in Patients with Toxic Nodular Goiter. Int J Surg Oncol. 2022,2022:1054297. doi:10.1155/2022/1054297.
[8] Tang Zhi, Zhang Jianqing,* Zhou Qunfang, Xu Shunqing, Cai Zongwei, and Jiang Guibin, Thyroid Cancer “Epidemic”: A Socio-Environmental Health Problem Needs Collaborative Effort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0, 54, 3725−3727
-End-
本期封面:
資訊來源:深圳市疾控中心三名工程“公共健康與精準預防控制創新平台”
專業指導:深圳市疾控中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室,張建清主任醫師
鳴謝: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韋偉主任醫師,李朋副主任醫師
喜歡就獎勵疾Sir一個“👍”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