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ocos Creator基礎 (四) cc.Node空間坐标轉換cc.Vec2cc.Size/cc.Rectcreator坐标系

cc.Node坐标空間

  • cc.Vec2
  • cc.Size/cc.Rect
  • creator坐标系

cc.Vec2

1: cc.Vec2 二維向量坐标, 表結構{x: 120, y: 120}; cc.v2(x, y) 建立一個二維向量 cc.v2() 建立一個二外向量

2: cc.pSub: 向量相減

3: cc.pAdd: 向量相加;

4: cc.pLength: 向量長度

cc.Size/cc.Rect

1: cc.Size: 包含寬度和高度資訊的對象 {width: 100, height: 100};

2: new cc.Size(w, h), cc.size(w, h)建立一個 大小對象;

3: cc.Rect: 矩形對象 new cc.Rect(x, y, w, h); cc.rect(x, y, w, h); {x, y, width, height}

4: contains(Point): 點是否在矩形内;

5: intersects : 兩個矩形是否相交;

creator坐标系

1: 世界(螢幕)坐标系;

2: 相對(節點)坐标系,兩種相對節點原點的方式(1) 左下角為原點, (2) 錨點為原點(AR)

3: 節點坐标和螢幕坐标的互相轉換; 我們到底使用哪個?通常情況下帶AR;

4: 擷取在父親節點坐标系下(AR為原點)的節點包圍盒;

5: 擷取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節點包圍盒;

6: 觸摸事件對象世界坐标與節點坐标的轉換;

詳細待後續,先插個空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