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和我一起追星,是什麼樣的感受

作者:書封包摘
媽媽和我一起追星,是什麼樣的感受

要提追星,仿佛是為年輕人量身定做的。如果你的母親加入了追星團隊,你會有什麼感覺?

最近的《志志堂》有一場争論:"媽媽追星,不應該擋嗎?"話題一出來,就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讨論。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母親應該帶着寶寶,做飯,為家庭付出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事業上堅強的女人,或者溫柔如水,體貼理性的知識分子女人。

如果媽媽追星,是不是有點浮躁誇張,沒有責任感?

其實,想到這場辯論,我突然想起了韓劇《請回答1988》中劉東龍媽媽曾經說過:"我一直叫東龍媽媽,我不喜歡這樣,我有自己的名字,我叫趙秀香。"

是的,如果一個母親做不到自己,怎麼說追求人生呢?

追星,不僅證明了一個人的應得權利,也是每個媽媽都能選擇的勇氣。

媽媽和我一起追星,是什麼樣的感受

01

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

它和孩子們一起追逐星星

近日,這位紳士的高中女生蘇霄愛上了一位男明星,每天追着聽他的歌,看他的新聞,就連手機的螢幕保護程式都被偶像形象所取代。

一位一向保守的紳士,嘲笑女兒可愛的外表,擔心影響她正常的學習生活。畢竟,網際網路爆紅了很多粉絲為了追逐明星放棄學業,進而無休止地損害了身心健康的新聞。

不過,作為母親,紳士也知道,追星也是一種本能的愛和認可。

想想你的青少年時代,還有裝滿星星照片和剪報的塑膠書,好像值得炫耀的東西。

作為母親,這位紳士沒有盲目地阻止女兒,而是決定和女兒一起追求明星。

她和女兒查找了很多資訊,閱讀了很多分析和評論。發現女兒的偶像是經過多年的刻苦訓練,最後憑借優異的成績獲得了世界頂尖學校的稱号,隻為赢得了專業人士的贊譽,也赢得了普通觀衆的喜愛。

一個人必須付出很多汗水和努力才能成功。原本追求星辰,并沒有讓我們沉浸在浮華的喧嚣中,而是給了我們不斷攀登的勇氣和決心。

在我和母親一起追逐星星的日子裡,我的女兒學習得更努力,她的成績也提高了很多。紳士在業餘時間也學會了彈吉他,原來害羞的紳士,也會慷慨地和女兒一起唱歌。兩人也會喜歡蜂蜜,探索八卦,快樂得像個孩子。

這位紳士終于學會了和女兒和平相處。更重要的是,紳士們也更加樂觀和開放,不再每天厭倦抑郁症,而是愉快地計劃新的學習任務,但也報名參加了社群合唱團。

40歲的母親和14歲的女兒終于沒有代溝,終于有了發自内心的交流。

薩賓娜在節目中承認:

"追星,其實你是在追逐自己,設計出你理想人生的狀态,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居然最終會追逐,追逐自己的影子。

追星本質上是尋求新的精神支援和經驗,是在不斷重塑自我人格的表現,就像"痤瘡"一樣,是孩子成長的正常需求和過渡,是心理希望的投射。

而母親追逐星星,是人生的摯愛,也是在探索自己真正的欲望,期待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多虧了追星,媽媽們驚喜地發現,變老的時光又是一次美好的時光。

随着時間的流逝,沒有什麼比和孩子一起追逐星星更美妙的了。

媽媽和我一起追星,是什麼樣的感受

02

這比做母親更重要

勇敢做自己

媽媽們追逐星星,也許是追逐那個頻頻回頭和不瘋狂的少女的年齡,也許是在多年的霜凍之後,找到了真正欣賞那個大膽而執着的機會,也許是因為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是錯過了彌補當年遺憾的機會,就是讓自己重溫青春的熱情和無畏。

辛鑫媽媽是一位70歲的珍寶媽媽,年紀輕輕特别喜歡讀書寫字,但參加工作後卻沒有閑暇時間寫作。孩子剛滿一歲,生活就成了個笑話,欣欣的丈夫因意外被判入獄11年。

平靜的生活突然變得沉重而絕望,辛鑫媽媽不得不承擔家庭的所有負擔,多年的艱辛使原本活潑的心情非常低落。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讀了JK羅琳的自傳。原來,羅琳的夢想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她曾因家庭暴力而離婚,獨立撫養孩子,靠微薄的失業救濟金生活,極度抑郁,差點自殺。但羅琳并沒有退縮,相信自己的能力,決心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于是,在家旁邊的咖啡店裡,夢想如火如荼地,她寫下了《哈利·波特》,風靡全球。

看完這本書,辛鑫的母親感覺到一股力量在她的全身湧出。她決定再次拿起筆,每天晚上孩子睡着後開始閱讀和寫作。

功夫不負責人,三年的筆畫工作,她的文章被報紙雜志和自媒體發表,也越來越受到讀者的認可和喜愛。不久前,她打電話告訴我,她的新書正在準備出版。

有時候,當人們談論追逐明星時,顯然存在基于年齡的歧視。今天,追逐明星不僅僅是為偶像投票付費,而是給更多的人他們曾經愛過的力量。

追星,找回了每一位媽媽幼小的夢想,找回了對待人生的自信和勇氣,找回了自己的人生,這樣的追星,有人還想說"不"?

命運,癡迷,通過無數的青年站。

如果按照規則,順應人生的潮流,沒有給母親們帶來應有的幸福,讓母親的美好歲月活得卑微蒼白,那麼最好勇敢地做自己。

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在你與周圍的人分享你的快樂之前,先填滿你的杯子。

如今,辛鑫的母親延續着她的寫作愛好,設定了将寫作扛到生命盡頭的目标,心中充滿了心靈和幸福。

追求明星的母親們不會丢臉,勇敢地做自己的事,才能有掌控自己生活的基地和選擇。

媽媽和我一起追星,是什麼樣的感受

03

這比追逐星星更重要

正在追逐更大的世界

幾個月前,一段56歲的阿姨自己開車的視訊在網際網路上大火。

姑姑叫蘇敏,和這個年齡段的所有阿姨一樣,她的日常生活就是準時接送孫子孫女上學,早晚等老同伴,孩子和孫子孫女吃人很多,做家務和無休止的瑣碎、不滿。日複一日,它單調而無聊。

那天,蘇敏阿姨帶着孫子回家,給家裡做飯,她開車離開了她已經住了56年的家。

一輛汽車,一箱物資,幾個月來,經過十幾個城市,超過5000公裡。

現在蘇阿姨做直播、視訊、玩抖、采訪,認識了很多喜歡自駕的朋友,一路上見到了幾個老同學,經常和陌生人分享他們的出行經曆......每天忙碌、疲憊、快樂,更重要的是,她深刻地意識到,她是為自己而活。

前蘇敏,小時候,她是家裡的姐姐,承擔起照顧哥哥的責任。結婚後,她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為丈夫做飯,和孩子們一起讀書。退休後,她忙着幫助女兒照顧孫子。

盡管這些年過去了,她無私地為情人、為家庭、為孩子付出代價,卻沒有得到他們同樣的照顧。她每天都像陀螺儀一樣,不知所措,甚至患有抑郁症。

蘇阿姨在有機會和她的老同學一起練習瑜伽後淚流滿面,她開了一家瑜伽館,專注于她的内在自我。那一刻:她想明白,她不想為每個人而活,餘生都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後來,一家影視公司聯系她,想根據她制作一部電影。蘇阿姨高興地答應了。阿姨說:"我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式,走出了自我,終于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會繼續。"

在我們眼裡,"蘇敏式"瘋狂,其實是最真正幸福的母親。

追星隻是媽媽追随内心生活的第一步,要實作生命的意義,比追星更重要,就是追逐更大的世界。

追星也是追夢,追夢也是追天,這給了媽媽一個實作夢想的機會,也給了一個接觸更多人、走進更大世界的機會。

媽媽們比做媽媽更需要的是找到社會身份和最大的價值。

生活中的風雨,媽媽們經曆的太多了。

歲月已經刻在額頭上,但母親們依然年輕,精力充沛,愛自己的人會溫柔地度過歲月。

生活是自己的,婚姻和孩子從來都不是女人的全部。勇敢地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去承受歲月的深情。

媽媽和我一起追星,是什麼樣的感受

簡介:Snowy,一個有态度和溫度的女人,擅長在女性個人成長、情感和教育領域寫作。七名經過習慣認證的教練和馬拉松愛好者組成一個高效的家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