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屹立
蒼松翠綠
石碑上的題字
蒼勁有力——“振興中華”
巧的是
這三位精神小夥兒
名字正好叫振興、振中和振華
“振興中華”三兄弟
如同複制粘貼般的優秀
去年一度刷屏,讓人印象深刻
三人聯考分别取得
664分、674分、654分
排起來剛好是個等差數列
大哥趙振興與三弟趙振華
被中國科學院大學錄取
二弟趙振中考入北京大學
說起名字的來曆
趙振中說
“媽媽給我們取名‘振興中華’
就是希望我們有理想有抱負
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名字是期待也是激勵
“這也是我們的理想”
如今,大半年時光過去
進入高校學習的“振興中華”三兄弟
理想如初嗎?
學習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大學,延展可能性
進入大學後
對科學的熱愛改變了嗎?
三兄弟的回答堅定且一緻:
沒有!
從幼年起,科學就是他們的“熱愛”
進入大學後
他們在數理基礎課程中鋪築地基
在實驗課程中“痛并快樂着”
不會僅僅把某門課當作“工具”
而是想挖掘“工具”背後的道理
說起未來研究方向
腦科學、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
……
三兄弟都想研究和探索
青春無限,他們不想過早自我設限
在大學,找到自己的時區
當優秀的三兄弟
進入更優秀的學習環境
他們有沒有壓力和迷茫
如何應對?
大哥趙振興對自己要求嚴格
當他被助教精妙的解題方法
豐富的知識儲備震撼時
會立刻勉勵自己:
我以後要像助教這樣厲害
相比之下
兩個弟弟的态度更順其自然
二哥振興在北大化院
身邊“大佬”衆多
一度産生自我懷疑
“别人怎麼什麼都會
我怎麼什麼都不會”
三弟振華在國科大
力學課上,面對看不懂的實體圖像
他去詢問後座的同學
可人家已經把量子力學學完了
應該以怎樣的心态面對大學生活?
這個問題不會有标準答案
但三位青年正在努力适應
找尋自己的時區與節奏
黃金時代,總會到來
“振興中華”碑屹立
你知道北京大學
“振興中華”碑的來曆嗎?
1981年,世界杯排球賽亞洲區預選賽
中國隊先失兩局,進而逆轉
以3:2戰勝南韓隊
這場勝利使北大校園沸騰
學子們喊出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号
1984屆北大畢業生捐建了這塊碑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實作中國夢而努力
不隻是
“振興中華”三兄弟的理想
更是
億萬中國青年的心願
不負韶華,振興中華
有我有你
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綜合北京大學 、央視新聞
來源: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