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日前正式與台“斷交”,轉而同大陸建交。和之前的尼加拉瓜一樣,洪都拉斯做事很幹脆,立馬就對台當局在該國的“辦事處”下了“逐客令”。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事實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但就是有三個國家不合時宜地竄出來“挺台”,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竟表示了贊賞。
此前,美國曾三番五次施壓脅迫洪都拉斯不許與台灣地區“斷交”,但洪都拉斯總統卡斯特羅還是沒忘和中國大陸建交的夢想。在沒有驚動任何一方的情況下,上任滿一年的她直接對外宣布,已訓示該國外長着手與中國大陸正式建交。
消息一出,島内震動。民進黨當局緊急召見所謂洪都拉斯“駐台代表”,對此事表示“嚴重關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發聲威脅,宣稱美方“将繼續密切關注下一步行動”,并造謠稱“中國做過許多沒有兌現的承諾”。
洪都拉斯一點沒給美方和台當局面子。洪都拉斯外交部長愛德華多·雷納直言,洪都拉斯“必須和世界上的主要大國合作”,與中國大陸建交,就是要促進和中國的經貿關系。他表示,幾乎全世界都和中國有聯系,洪都拉斯也要追随這個此前“遲遲沒有加入的全球趨勢”。雷納還對世界多極化發展及多邊主義表示了肯定。
美方和台當局還盯着洪都拉斯的時候,一些有先見之明的人已經預見了台當局的“斷交潮”。台灣的另一個“友邦”、南美洲國家巴拉圭,正和洪都拉斯經曆一樣的過程。巴拉圭将在4月舉行總統大選,而該國反對黨總統候選人艾勒格雷也和卡斯特羅一樣,曾在一個月之前宣稱“如果當選,将尋求與中國大陸建交”。
美國像之前“勸阻”洪都拉斯一樣,派出高官前去遊說巴拉圭。不同的是上次去洪都拉斯的是特使,這次去巴拉圭的卻是國務卿布林肯。官員的更新代表了美國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巴拉圭是台當局南美洲唯一的所謂“邦交國”,面積超過40萬平方公裡,是台僅剩的13個“邦交國”之中面積最大的。若不是因為和台當局的“邦交”關系,巴拉圭在美國眼中本就沒有存在感。
布林肯在同巴拉圭外長胡裡奧·阿裡奧拉見面時,大談所謂的“共同價值觀”和“民主”,而巴拉圭方面則當着布林肯的面重申了對台灣地區的所謂“原則性承諾”。洪都拉斯沒被搞定,巴拉圭卻還是沒能挺過美國的糖衣炮彈。
還有另外兩個國家,美國都沒出手,它們就屁颠屁颠地發出“挺台”承諾。28日,正在台灣到處竄訪的捷克下議院議長阿達莫娃在台立法機構發表講話,聲稱捷克與台當局“同在”,“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将同舟共濟”。南太平洋那頭,斐濟也毫無預兆地将台灣所謂“代表處”更名,恢複使用原來的名稱,恢複其“外事特權”。
對這種公然“挺台”、挑釁一中原則的行為,布林肯竟然表示了“贊賞”。大陸同洪都拉斯建交期間,中方幾次直接點名美國,批評其阻撓主權國家之間的交往,中方也多次警告過美國,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切香腸”,台灣問題是中美之間的“第一道紅線”,一個處理不好,中美關系就将地動山搖。但如今的美國顯然深陷“中國恐懼症”中,為了勉力維護自身霸權已經沖昏了頭腦,以緻于行事頗有不管不顧的架勢。
中美關系正處于曆史低點,随時都有可能滑向危險的邊緣。美國要建立所謂的“護欄”,就得好好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作出的承諾。中國人民的耐心有限,不會一次又一次給美國機會,美國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