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口咬住春天!沙地人清明必吃的艾草青團,出自這些沙地媽媽之手

作者:錢塘新區報

春之野,盤中菜,莫負人間四月鮮,不負春光不負“青”!艾草碧綠,此時正是做青團最好的時節。近日,杭州市錢塘區義蓬街道頭蓬社群黨總支、婦聯舉辦“我們的節日——鄰裡齊心做青團 同心共聚話清明”活動,“沙地媽媽”們掐艾葉、包艾餃,社群黨群服務中心裡一派繁忙,“吃青團,嘗春意”活動吸引了50多位居民一起品嘗青團、共享春日美好。

一口咬住春天!沙地人清明必吃的艾草青團,出自這些沙地媽媽之手

艾餃是江浙一帶有名的節令小吃,“做這個艾餃啊,一定要選春天的第一茬艾葉,正好我們圍墾就長滿了艾葉,用頭一茬的艾葉做出來的艾餃既翠綠又沒有苦味。”沙地媽媽俞阿姨介紹道,新鮮采摘的艾葉在燙水中翻滾,艾綠的色澤逐漸濃稠,艾香被充分激發出來。滾燙的艾汁與粳米粉、糯米粉按比例混合,趁着燙勁兒要快速揉面,使之能充分糅合且保持韌勁,春天的味道由此被勤勞的沙地人凝固在美食裡。

一口咬住春天!沙地人清明必吃的艾草青團,出自這些沙地媽媽之手

鹹甜各有滋味,方為人間至味,艾餃的餡兒也是重頭戲。“我家的傳統就是做甜餡兒,芝麻和白糖,簡單的搭配能更好地襯托出艾葉的清香。”俞阿姨來自“面點世家”,家裡好幾輩人都擅長做面食。另一邊,“沙地媽媽”楊阿姨卻擅長做鹹餡兒的艾餃,“考慮到現在家裡老人血糖普遍高,我經常在家裡用筍丁、鹹菜、肉沫等做鹹餡兒的。”沙地媽媽們将各自調好的餡料包入面皮,捏成不同的形狀狀。一甜一鹹,亦是生活的本味。

一口咬住春天!沙地人清明必吃的艾草青團,出自這些沙地媽媽之手

百善孝為先,黨員、沙地媽媽、社群從業人員将還飄着熱氣的艾餃送到高齡或困難老人家中,為他們帶去社群的關懷。“我以前每年都會做艾餃,現在身體不行了做不動了,但是清明吃艾餃,不怕陣雨澆。”社群居民沈奶奶品了一口艾餃,感慨地說道。

頭蓬社群相關負責人表示,頭蓬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始終以“服務、互助、便民”為目标,打造好黨群“連心橋”,充分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内涵,引導社群居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建構以“黨建引領、黨群連心、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美好幸福家園,讓黨群服務中心成為社群黨員及群衆的“第二個家”。(記者:張楠楠 通訊員:趙海燕、壽紅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