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2023年3月21日晚,Google的Ai對話模型Bard開放公測,部分國家使用者可以在申請後排隊進入使用。如今的Ai對話領域可以說是一超多強階段,ChatGPT毫無疑問以超強的綜合實力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作為金主的微軟自然也成功收益,搭載可以實時聯網的ChatGPT的New Bing也幫助了Bing和EDGE扭轉了市場佔有率下滑的趨勢,掉頭直追谷歌。
Ai繪畫— Midjourney
Ai繪畫—可愛的廚房機器人 Midjourney國内方面,百度的文言一心也在上周釋出,雖然在可用性上和完善性上依然與ChatGPT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也是選擇加入了Ai對決的戰鬥之中,我們非常期待百度利用搜尋引擎與簡中網際網路的絕大部分分量來向ChatGPT發起進攻。
雖然還在排隊,但仍然很期待!今天要介紹的Bard,是谷歌基于LaMDA模型開發的一款強調對話的Ai對話程式,我們都知道ChatGPT的GPT3.5/4是基于LLM的一套Ai程式,那二者的差別在哪裡呢?
圖檔源自谷歌官網LaMDA 和 LLM 都是大型語言模型,但它們的用途和訓練模型不同。LLaMDA(谷歌bard)專注于開放領域的對話任務,旨在建立自由、自然、和長時間與人類對話的智能系統,其訓練資料主要包括對話場景,是以在對話方面表現更好。
圖檔源自谷歌官網
圖檔源自Bard Help而LLM(如ChatGPT)具有更廣泛的目标,包括對話、文本生成、翻譯、問答等多種NLP任務,其訓練資料來源于大量不同類型的文本,如書籍、文章、網站等,使其在各種任務中具有廣泛知識性。是以,LaMDA在對話場景中可能具有優勢,而LLM在各種任務中表現出較強的通用性。
Ai繪畫—在圖書館看書的機器人 Midjourney那麼既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們就來看看在實際應用中,Bard到底怎麼樣,公測的第一版是否完善。
在界面上,Bard給人感覺是簡潔幹淨的,與谷歌家其他産品一脈相承,開頭自帶了一定的系統提示,教使用者如何去使用、提問。左側導航欄沒有給出曆史提問,而是做了一定的QA問答和幫助,讓使用者更好地了解該産品,符合公測版本的定位。
對話框方面,Bard支援使用者對已提的問題進行修改。回答框中Bard的設計與New Bing、ChatGPT類似都會給出點贊、踩、重新整理的動作按鈕,友善使用者對答案進行點評,這對後面的語言模型進化有幫助。
另一個有趣的點在于,Bard可以一口氣生成三個不同語氣、口吻的答案,來讓使用者挑選,暫時不支援中文。
• 預測性問題對比第一個對比環節,我上來就問了一個“父慈子孝”的問題:你認為谷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倒閉,看似無厘頭,但這對于Ai模型的資訊整理與判斷生成有着較大的考驗。
Bard的回答非常具有條理,同時也給出了“微軟、亞馬遜”等競對的風險提示,基本符合了使用者想知道的、想聽到的程度。
ChatGPT與New Bing的回答就相對中規中矩,并沒有将競對品牌(有可能是刻意不這麼做)提出,回答也相對委婉。
New Bing
ChatGPT-4• 觸網能力對比Bard對比ChatGPT的一個優勢就在于其能夠直接觸網,比起資料庫停留在2021年9月的ChatGPT來說,Bard的前沿資訊收集與分析肯定要更加完善與豐富。
New Bing關于NVIDIA GTC 2023的介紹
Bard關于NVIDIA GTC 2023的介紹
New Bing關于3月21日釋出的OPPO Find X6 Pro的介紹
Bard關于3月21日釋出的OPPO Find X6 Pro的介紹綜上來看,Bard與New bing一樣都是具有實時觸網能力的大規模語音分析模型,但在實際使用中,仍然存在着混淆現實、以假亂真的情況,比如說“3月24号發的OPPO Find X6 Pro”這類明顯與實際不符的内容,同時也存在硬湊内容的情況,是以大家還是要理性看待實時Ai所生成的資訊。
圖檔源自Bard Help但總結來說,與百度的“文言一心”一樣,盡管谷歌推出的Bard存在一定的進步空間,我們仍然希望AI市場能夠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實作日益繁榮的發展。一個充滿活力和競争的AI市場将有助于推動多元化的競争,将激發各個參與者不斷完善和優化他們的技術,進而為使用者帶來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的Ai工具。
Ai繪畫—未來可能存在的實體化Ai工具形機器人 Midjourney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