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每個故事都是一段人生縮影,點選“關注”,一起讀故事,悟人生。

葛洪——東晉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醫學家、煉丹家。

他是李白心中的神仙、蘇轼心中的老師。

他是偉大的博物學家,也是道家神仙理論的集大成者。

他是有情懷的學者,仙逝千年後,啟發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公元283年,葛洪出生在江蘇句容。

祖父曾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太子少師,父親做過晉朝的太守。

身為官宦世家的孩子,葛洪從小耳濡目染,習讀《論語》、《詩經》、《易經》等經典。

不幸的是,13歲時父親去世,一場大火燒掉了所有積蓄,家道中落。

葛洪更加發奮苦讀,他立志要做祖輩一樣的儒者,恢複家族榮光。

家徒四壁,隻能砍柴賣錢買筆墨。

一張紙要正反兩面抄寫,直到不能用。

沒錢買書隻能借書學習,如此反複。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16歲時,葛洪拜别母親,到安徽馬迹山,拜80多歲的鄭隐為師。

鄭隐的老師是葛玄,也是葛洪家族的先輩。

葛洪跟着鄭隐學習儒道醫學經典、騎術射箭。

學生裡,就屬葛洪年紀最小。

但他最用功最聽話,師父最喜歡他。

鄭隐認定葛洪是他的繼承人,将煉丹術傳授給葛洪。

這幾年,為葛洪求醫問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師父那裡,他領悟到了:

人生的目标不應局限在功名,而在于追求生命的真理。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公元303年,自然災害頻發,地方開始叛亂,戰火蔓延開來。

21歲的葛洪回到家鄉,開啟了一段軍旅生涯。

他憑着過人的頭腦和高強的武藝,立下了不少戰功,被封為“伏波将軍”。

而數年征戰,葛洪目睹了生死疾苦、王朝腐敗。

是以遠離權貴、行醫救人、追求生命大道成了他的堅定選擇。

公元306年,葛洪23歲,第一次來到廣東羅浮山。

羅浮山是道教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廣東惠州博羅縣,素有“嶺南第一山”的美譽,是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

在這個人生轉折的重要時刻,他下定決心做三件事:

山中修道、著書立說、用醫術惠及百姓。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有一次他路過一戶人家,進去借水喝,聽到農夫咳嗽,診斷為外感風寒。

于是就地取材,用蔥頭豆豉煎煮,農夫喝下後通陽發汗,不久就好了,這就是葛洪發明的蔥豉湯。

有一夜,村民找他進村,好多村民皮膚潰爛,骨節劇痛,找不到病因。

這病症起初是冒出赤紅色的紅疹,發病迅速,病狀慘烈,非常恐怖。

第二天,葛洪仔細看,發現患者皮膚上有微小的蟲子。

于是他用針挑出蟲子,把十片大蒜放入熱灰後,敷在患處。

病人逐漸好轉,葛洪醫術高超的美名不胫而走。

原來,嶺南氣候潮濕炎熱,瘴氣彌漫多蟲蛇,這就是最早的恙蟲病。

葛洪的案例,比美國醫生帕姆1878年的記錄,早了1500多年。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當時南海太守鮑亮對葛洪非常賞識,于是将自己的女兒鮑姑許配給了葛洪。

鮑姑比葛洪小很多歲,但夫妻倆擁有共同的志趣愛好。

這對神仙眷侶,一起在山中采藥,為百姓治病,鮑姑擅長總艾灸治療皮膚病。

葛洪認為,艾草易得,灸法易學,是以要把艾灸發揚光大。

鮑姑也是大陸醫學史上第一位女針灸學家,亦是古代四大女醫之一。

葛洪在為村民義診的同時,整理出著作《玉函方》。

這本治病方劑共100卷,提出了給百姓用的藥要實惠、便宜。

他結合日常飲食,倡導食療思想,開創了嶺南醫學的先河。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公元316年,西晉王朝滅亡,34歲的葛洪回到家鄉句容,被封“關内侯”。

公元317年,葛洪梳理出多年求醫問道的心得,完成了巨著《抱樸子》。

《抱樸子》分外篇和内篇,外篇講經世道理儒家思想,內篇集戰國秦漢神仙思想和方術之大成。

公元330年,為避免紛擾,48歲的葛洪舉家南遷,再次來到羅浮山,安放餘生。

在元代畫家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圖》中,葛洪走在前,鮑姑騎着牛,抱着孩子。

幾個家傭挑着行李、牽着狗、提着鳥,一起向南而行。

葛神醫回到羅浮山建立道場,成為嶺南道教第一宗師。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年過半百的他,又做出一個重要決定。

他将多年的行醫經驗,編成了簡便廉驗的《肘後備急方》。

如果說《抱樸子》是道的價值觀,那麼《肘後備急方》就是術的方法論。

而就是這本書,啟迪了屠呦呦,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有效治療瘧疾。

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中國醫學界獲得的最高獎項。

在實驗最艱難的時候,屠呦呦經曆了190多次失敗,都無法通過高溫加熱提取青蒿素。

在快要絕望的時候,她重讀了葛洪的《肘後備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大意就是:青蒿一握,冷水浸泡,搗成蓉直接喝下去。

用低溫萃取,取代高溫加熱,這種冷處理的方法,給屠呦呦帶來成功的希望,最終收獲了諾貝爾獎。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公元363年,葛洪仙逝,仙壽81。

他投筆從戎、棄官從醫;他心懷天下、愛民惠民。

他和鮑姑情投意合、務實求真,成就一段曆史愛情佳話。

他的煉丹制藥工藝,成為古代化學實驗先驅。

他用小夾闆局部固定法,開創了中國骨科治療新紀元。

他創新各種醫療方式,治療恙蟲病、霍亂、天花等,首開急診和預防醫學先河。

他求醫問道,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著作。

1660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懷念他,一位讓人贊歎的古代醫道集大成者!

葛洪:神仙煉丹家,仙逝千年後,隔空神助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

END

喜歡這個故事,還請點贊、轉發、留言,讓更多人看到,謝謝鼓勵!

#頭條創作挑戰賽##故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