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了解物聯網

物聯網

概念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

兩層意思:

  1. 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的網絡
  2. 其使用者延伸和擴充到了任務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聯網通過智能感覺、識别技術與普适計算等通信感覺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是以被稱為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資訊産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應用擴充,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是以,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架構

物聯網架構可分三層:感覺層、網絡層、應用層。

  • 感覺層則各種傳感器構成,包括溫濕度傳感器、二維碼标簽、RFID标簽和讀寫器、攝像頭、紅外線、GPS等感覺終端。

    感覺層是物聯網識别物體、采集資訊的來源。

  • 網絡層由各種網絡,包括網際網路、廣電網、網絡管理系統和雲計算平台等組成,是整個物聯網的中樞,負責傳遞和處理感覺擷取的資訊。
  • 應用層是物聯網和使用者的接口,它與行業需求結合,實作物聯網的智能應用。

與傳統網際網路的差別

  1. 它是各種感覺技術的廣泛應用。物聯網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種類型傳感器,每個傳感器都是一個資訊源,不同類别的傳感器所捕獲的資訊内容和資訊格式不同。傳感器獲得的資料具有實時性,按一定的頻率周期性的采集環境資訊,不斷更新資料。
  2. 它是一種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的泛在網絡。物聯網技術的重要基礎和核心仍舊是網際網路,通過各種有線和無線網絡與網際網路融合,将物體的資訊實時準确地傳遞出去。在物聯網上的傳感器定時采集的資訊需要通過網絡傳輸,由于其數量極其龐大,形成了海量資訊,在傳輸過程中,為了保障資料的正确性和及時性,必須适應各種異構網絡和協定。
  3. 物聯網不僅僅提供了傳感器的連接配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處理的能力,能夠對物體實施智能控制。物聯網将傳感器和智能處理相結合,利用雲計算、模式識别等各種智能技術,擴充其應用領域。從傳感器獲得的海量資訊中分析、加工和處理出有意義的資料,以适應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發現新的應用領域和應用模式。
  4. 物聯網的精神實質是提供不拘泥于任何場合,任何時間的應用場景與使用者的自由互動,它依托雲服務平台和互通互聯的嵌入式處理軟體,弱化技術色彩,強化與使用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更佳的使用者體驗,更及時的資料采集和分析建議,更自如的工作和生活,是通往智能生活的實體支撐。

“物“的含義

這裡的”物“要滿足以下條件才能夠被納入”物聯網“的範圍:

  1. 要有資料傳輸通路
  2. 要有一定的存儲功能
  3. 要有cpu
  4. 要有作業系統
  5. 要有專門的應用程式
  6. 遵循物聯網的通信協定
  7. 在世界網絡中有可被識别的唯一編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