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拒絕讓兒子就醫看病,愚昧無知可悲,監護失職可咎

作者:柏文學

常言道,家家都有難念的經。别人家的事情,他人不好妄加評論。但是,某人家兒子生病,父親卻不讓兒子去醫院就診治療而死亡。此等奇葩事,評說一下,不能算過分。孩子,不僅是父母的,也是民族的、國家的、社會的。“天下大事,人人都有說話的份”。

  先賢雲,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但是,如果當事人,以及許多人,并未從成事、遂事、往事中,形成正确的認知,前車之覆未成後車之鑒,那麼說說,不能算多餘。否則,“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近日,熱搜上有一件事,讓人心氣難平。有個叫做馬原的知名先鋒作家,其兒子馬格不幸患了先天性心髒病和馬凡綜合征。為父的馬原卻堅決不讓兒子接受任何形式的檢查和治療,認為心髒是不能動的,隻要過着自然的生活就可以。家裡其他人,始終說不上話。

  結果,馬格于2022年兒童節那天離開人世,當時馬格正在上六年級。不能說馬原不愛兒子,馬原在網帖上寫道,“馬格是我們的兒子,他的忽然離去帶給我們無邊的傷痛。”“馬格,你在天上,我們在人間,我們永遠相伴,永不分離。”

拒絕讓兒子就醫看病,愚昧無知可悲,監護失職可咎

  對此,我贊同許多網友的看法,“他兒子好可憐,或許人家想要活下去,但是父親親手斷送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中華民族從神農嘗百草開始,西方從希波克拉底開始,幾千年來,醫學帶給人類無數福祉,這是無可争辯的事實。盡管醫學并非神通萬能,并無發展止境,但是從古至今,給無數人有效治療過無數疾病,延續過無數人的生命曆程。患了難以自愈的病,求醫問藥是正常路徑。

拒絕讓兒子就醫看病,愚昧無知可悲,監護失職可咎
拒絕讓兒子就醫看病,愚昧無知可悲,監護失職可咎

  馬原不是醫生,不是醫學專家,并不懂得先天性心髒病和馬凡綜合征是怎麼一回事,能不能救治。那麼,到醫院就診求治,乃是人之常情,為父之職責。但馬原剛愎自用,固執己見,自己不帶兒子去醫院,也不讓家人親戚帶孩子去醫院。就這樣,活活地讓孩子過早地走向死亡。

  3月26日,浙江日報官方賬号顯示,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紅認為,馬原兒子這種心髒疾病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療,3天便可出院。該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張曉東也表示,馬格所患的先天性心髒病和馬凡綜合征,并不是無法治愈或無法改善的疾病;采用導管介入、微創手術等方法,都是安全、有效、創傷小、恢複快的。

拒絕讓兒子就醫看病,愚昧無知可悲,監護失職可咎

  可以說,如果馬原不愛兒子,那麼他的做法,就是一種緻孩子于死地的犯罪行為;如果馬原愛兒子,那就是愚昧無知的可悲行為,甚至是應予追究的監護失職渎職行為。

  養育孩子,照顧好孩子,不僅是父母血緣親子關系的生物之愛,也是遵從社會道德法則的倫理之愛,同時也是法律賦予父母的對孩子的監護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六條規定,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

拒絕讓兒子就醫看病,愚昧無知可悲,監護失職可咎

  馬原,顯然沒有履行好國家法定的監護人職責。有律師認為,從馬原的行為看,國家對監護人的義務和責任,需要進一步規範與完善。

  有網友認為,事情已經過去,大家不要再在傷口撒鹽。我認為,如果馬原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如果大家都能以此為鑒,如果這樣愚昧的悲劇不會再發生,那麼對此事的讨論,便可畫上句号。請注意,有網友設問:醫生能百分之百治好嗎?如果治不好,人财兩空怎麼辦?有錢的去治,沒錢去治的怎麼辦?這些科學認知不到位、倫理思考不對勁的設問,正是讨論此事的必要性所在。

  張曉東醫生呼籲廣大公衆,尊重生命、理性面對疾病、信任科學治療。“生命是最寶貴的财富,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健康和幸福。當我們或我們的親人遇到疾病時,我們應該及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觀念或方法。我們應該相信現代醫學能夠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改變。”

  張醫生的呼籲,表達了我的心聲。但願那些設問的網友們,也能聽到。

拒絕讓兒子就醫看病,愚昧無知可悲,監護失職可咎
拒絕讓兒子就醫看病,愚昧無知可悲,監護失職可咎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頭條看見彼此#​#在頭條看世界#​#我在頭搞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