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文槍手,一個即将消失的行業需求供給攪局入侵讨論

你以為人工智能隻會取代正經職業嗎?
論文槍手,一個即将消失的行業需求供給攪局入侵讨論

需求

有人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論文槍手是強大市場需求催生的産物。

許多人須要寫論文。

上學的時候要寫。大學生得寫畢業論文,研究所學生和博士生還需要額外發表一定數量和等級的期刊論文,才能順利畢業。

工作以後也不得消停。教師和科研人員自不必說,寫論文就如同出租司機繳份子錢一樣。不論從事什麼行業,如果你有幸讀了在職研究所學生,也都得寫論文畢業。

素質教育全面展開,創新能力更受注重,以後隻怕中國小生也要寫論文了。

寫論文是需要能力和時間的,二者缺一不可。有的人二缺一,有的人全沒有。面對嚴格的KPI名額,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就動上了歪腦筋。

曾經美好的黃金年代,交論文不是一件難事兒。知識産權這東西,在我國傳統文化裡是沒有位置的。“天下文章一大抄”深入人心,許多人抄襲毫無心理負擔。逮住一隻羊薅毛容易被發現,是以他們東抄一句,西抄一句,拼湊成文就可以交差。

技術發展催生出一個恐怖的攔路虎——查重系統(其實真名是“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黃金時代就此結束。

論文槍手,一個即将消失的行業需求供給攪局入侵讨論

抄襲和拼湊再也難以過關。怎麼辦?論文難道必須親自動手寫嗎?許多人有了外包驅動。

接活兒的人,就是槍手。

曾經我不了解,做這一行有什麼意思?殚精竭慮寫一篇論文,隻賣幾千元,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幹點兒什麼不好?

這個想法太過天真。若論文槍手全都按照标準的研究方法寫論文,照市價早就餓得半死不活了。他們能提供強大的供給,是有秘訣的。

供給

要想自己産品有競争優勢,邊際成本就需要足夠低。

飯館生意再紅火,也難發橫财。因為每做一道菜,都需要原材料和廚師的勞動時間。成本被鎖定了,不易降下來。餐館當然希望顧客盈門,但是人太多了,它就忙不過來。

電信營運商就不一樣了。線路鋪好了,有人用或沒人用,用的人多或少,都是那些成本。每拉進來一名使用者,就是多一份的收入。是以,電信營運商會想方設法拉客戶。

論文槍手,一個即将消失的行業需求供給攪局入侵讨論

論文槍手能夠賺錢,就是因為邊際成本足夠低,而邊際收益足夠高。

論文槍手也是分等級的。好比你一出手,論文就能發在Science, Nature或Cell上面,那你就能當頂級槍手,一篇文章賣幾十萬毫無問題。可我實在不明白,有這本事你幹嘛去當槍手?找個名牌大學好好幹幾年,争取拿個諾貝爾獎不好嗎?

由于存在其他的謀生之道,優秀科研人員沒有足夠的激勵去當槍手。因而大部分的論文槍手層級都很低。他們構成了這個行業的中堅力量。他們制造的論文,大多也隻能用垃圾來形容。用這些論文去評獎是困難的。不過低端需求數量龐大,是以他們從來不愁客戶。

對他們來說,炮制一篇論文需要幾步?

首先得弄點兒資料。資料現在容易搞。問卷星上來個調查,包幾十塊錢的紅包,資料就來了。至于資料品質,who cares? 當然了,這筆錢和功夫其實也能省下——隻要掌握捏造資料的技巧。用統計軟體可以生成服從某一分布、随機加上噪聲的資料。要正态就正态,要幂律就幂律,聽話極了。

其次需要分析資料。這個就更好辦了。你對問題、資料與統計方法全然不懂,也沒關系。統計軟體可以立即生成數十種圖表。希臘字母和數學公式更是讓人看着不明覺厲。SPSS等專業統計軟體非常貴,外國學生用不起。咱們這兒盜版容易搞到,大夥兒用得特别起勁兒。槍手們自然也不能免俗。

有了這些,論文的骨架就齊全了。剩下的才是槍手們需要手動完成的——看圖說話一通扯。引言怎麼牛就怎麼吹,文獻回顧随便找幾篇文獻,把摘要堆砌起來,再堂而皇之地寫幾句“正确的建議”(例如你不吃飯就會餓,是以一定要吃飯之類)……好了,完工傳遞,收錢。

論文槍手的競争優勢來自于技術。技術壓低了寫作一篇文章需要的勞動時間和注意力投入。于是他們就有機會成了專業賣家,愉快地賺錢。

這樣的文章,确實算不上抄襲,是以查重系統無能為力。

我們不做道德評斷。但是論文槍手們的好日子真的已經快到頭兒了。因為人工智能來了。

攪局

如果你以為我想說的是語義級别的查重,那麼你猜錯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語義查重雖然可以讓低水準抄襲拼湊現原形,但是對職業論文槍手來說威脅并不大。他們的文章基于資料的分析和解讀。是垃圾,不假。但在查重系統看來,沒毛病。

可是如果機器可以自己寫論文了呢?……

人工智能已經具備了從資料到語言描述的能力。美國的一些新聞媒體,已經采用Wordsmith這樣的軟體來生産新聞了。Wordsmith的網站上是這樣介紹流程的。

論文槍手,一個即将消失的行業需求供給攪局入侵讨論

看到沒?隻要你給它資料和模闆,它就能替你把整個兒的故事講出來。

前面提到了,資料是容易搞到的。而模闆就更不成問題了,别忘了我們經常把論文的架構稱作“洋八股”啊。

機器講故事,講得怎麼樣?

去年裡約奧運會上,今日頭條開發的智能寫手Xiaomingbot自動撰寫新聞報道。讀讀下面圖中的文字,你覺得如何?

論文槍手,一個即将消失的行業需求供給攪局入侵讨論

如果你覺得人工智能寫作隻能做個簡訊,描述比賽成績,那你低估了它。

那一天,烏雲低垂,天陰沉沉的。屋子裡沒有一個人。柯南好像有什麼要緊的事,外出了。他都沒有跟我打聲招呼。無聊啊!非常、非常的無聊。對了,要不我嘗試寫小說吧。

這一段話是機器寫的,選自《計算機寫小說的那一天》。它通過了日本“星新一”文學獎評選的初審。

人工智能寫小說,還獲不了獎。可是你覺得論文的文體更像小說,還是更像新聞報道?寫論文需要一流作家的文筆嗎?

資料收集自動化,資料分析流程化,剩下的資料诠釋,機器可以類比新聞報道做客觀描述。

論文槍手嫌麻煩,綜述文獻也許随便找幾篇。機器卻可以不辭勞苦把文獻資料庫裡面所有相關主題文章抽取出來,分類、評級、取舍、自動抽取摘要和個性化文本生成。

更重要的是速度。機器寫論文,時間以秒計。

這樣寫出的一篇論文,你覺得定價多少合适?10塊還是20?

不管怎樣,人類論文槍手都是沒法競争的。

入侵

你可能會疑惑:既然人工智能已經可以替人們寫論文了,為何沒有人做出産品啊?

醒醒。

别忘了,論文槍手這個職業既不合法也不道德。

沒有哪個有聲望的大公司會做這種費力不讨好,賠了本卻連吆喝都賺不到的傻事兒。

然而,随着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開源趨勢,普通個體或機構掌握這種自動寫作技術并非難事兒。

一旦某個論文槍手能用機器寫論文,他才不會大張旗鼓炫耀呢。他完全可以偷偷利用機器制造“物美價廉”的論文,把他的競争對手們蕩平。

機器從來不會和人競争。而控制機器的人卻一定會這麼做。

對于普通人來說,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

用真實而嚴肅的資料,真正的科學家們也可以利用自動寫作技術輔助快速撰寫和發表論文。這一市場,是符合法律和道德的,也是有利可圖的。先進技術的應用無法阻擋。正如有了現代化交通工具,你就無法要求每個人都步行通勤。人工智能企業将在這一領域激烈競争。

我們總是習慣于用今天的情境思考未來的事兒,這就如同盯着後視鏡開車一樣危險。科技将給社會帶來劇烈的變化,選職業的時候要謹慎。

人們都知道論文可以如此輕易制作時,我們還要不要讓大學生寫畢業論文?我們還會不會要求在職研究所學生寫論文?論文數量還能否當成博士生畢業的硬名額,甚至是科學家貢獻和價值的評判依據?

繼續想下去,會讓人腦洞大開。

不過有一點可以确定:到那時,低端論文槍手沒用了。

讨論

在你看來,人工智能還會深刻影響哪些行業?尤其是那些人們尚未提及的微妙影響?歡迎留言,我們一起交流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