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3999(20191008-010913).jpg (4.4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包裝盒正面的 iQunix LOGO 會随着光線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顔色,十分炫酷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1.JPG (2.99 MB, 下載下傳次數: 11)

2019-10-8 15:29 上傳

包裝盒側面有從業人員用鉛筆标注的容量和顔色資訊,略顯廉價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2.JPG (3.4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打開包裝盒,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 iQunix 的小卡片,其後還有貼紙、合格證以及不用讀系列(說明書)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3.JPG (3.67 MB, 下載下傳次數: 9)

2019-10-8 15:29 上傳

小卡片正面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4.JPG (3.75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小卡片背面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5.JPG (3.98 MB, 下載下傳次數: 9)

2019-10-8 15:29 上傳

還贈送了 iQunix 貼紙,好評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6.JPG (4.89 MB, 下載下傳次數: 12)

2019-10-8 15:29 上傳

産品合格證(不過這種東西好像在很多産品裡都很少見了?)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7.JPG (3.89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不用讀系列(說明書)正面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8.JPG (4.42 MB, 下載下傳次數: 8)

2019-10-8 15:29 上傳

不用讀系列(說明書)背面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09(20191008-010913).jpg (5.42 MB, 下載下傳次數: 9)

2019-10-8 15:29 上傳

然後剩下的剩下的就是 iQunix Aomr2 金屬U盤本體了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0(20191008-010913).jpg (5.43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iQunix Aomr2 金屬U盤正面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1.JPG (4.31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iQunix Aomr2 金屬U盤背面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2.JPG (3.61 MB, 下載下傳次數: 13)

2019-10-8 15:29 上傳

有沒有發現一點點問題?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3.JPG (4.03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蓋子和盤身好像不是一個批次出來的,正面那兩條棱的部分蓋子比盤身寬。

(有點公差很正常,了解萬歲)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4.JPG (3.51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磁吸蓋子,好評(不過要吐槽的是蓋子了還有殘餘的膠水)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8.JPG (3.09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在USB接口外做一個凹槽就可以保證蓋子受力的時候不會直接掰到USB接口,

從外面進灰塵也會進到凹槽裡而不會從蓋子和盤身之間的縫隙中直接進到USB接口上繼而氧化USB接口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5.JPG (3.03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其實我之前蠻喜歡這樣的設計,但是這個凹槽好像也導緻了蓋子經常處于一種這樣的狀态,不過還是無傷大雅,兩者各有優勢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6.JPG (3.17 M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29 上傳

這裡更明顯了,蓋子和盤身的顔色不一樣(就是這麼神奇,同為黑色,但顔色深度卻不一樣)

(有點色差也很正常,了解萬歲)

開箱完畢,下面是測試環節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1.PNG (201 KB, 下載下傳次數: 7)

2019-10-8 15:35 上傳

ChipEasy 晶片無憂測試

産品名是 JMicron UHS,有沒有覺得有點似曾相識?這裡先賣個關子。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2.PNG (158.17 KB, 下載下傳次數: 10)

2019-10-8 15:35 上傳

ChipGenius 晶片精靈測試

裝置名稱:USB to UFS/UHSBridge,這下你明白了?初步懷疑這貨是JMS901來的,等着瞧吧。

不懂我說的是啥的看這裡:[全網首發] CHIPFANCIER JMS901 USB to UFS2.0 閃存盤深度評測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3.PNG (155.8 KB, 下載下傳次數: 9)

2019-10-8 15:35 上傳

TxBENCH 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4.PNG (123.89 KB, 下載下傳次數: 9)

2019-10-8 15:35 上傳

AS SSD Benchmark 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5.PNG (784.57 KB, 下載下傳次數: 6)

2019-10-8 15:35 上傳

CrystalDiskMark 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6.PNG (137.17 KB, 下載下傳次數: 7)

2019-10-8 15:35 上傳

IsMyHdOK 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7.PNG (278.42 KB, 下載下傳次數: 4)

2019-10-8 15:35 上傳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8.PNG (130.95 KB, 下載下傳次數: 4)

2019-10-8 15:35 上傳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這裡随便放一個其他U盤的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圖

注意到沒有!!!這裡和一般的盤不一樣,少了3行,因為一般U盤原生都是512B扇區,而UFS閃存是原生4K扇區,是以最小扇區機關就是4KB大小,

也就沒有0.5K、1K、2K那三行了,直接就是4K起步。這不得不讓人再次懷疑,這極有可能是JMS901+UFS的方案。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09.PNG (216.12 KB, 下載下傳次數: 3)

2019-10-8 15:35 上傳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10.PNG (41.33 KB, 下載下傳次數: 5)

2019-10-8 15:35 上傳

Windows To Go 磁盤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011.PNG (79.17 KB, 下載下傳次數: 3)

2019-10-8 15:35 上傳

讀寫可靠性測試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圖檔 1.png (148.47 KB, 下載下傳次數: 4)

2019-10-8 15:45 上傳

IOmeter 4K QD32 随機寫入測試

IOmeter測試原始資料: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2019-10-8 15:44 上傳

點選檔案名下載下傳附件

這裡還要說一點小插曲,每個軟體測試完完了保證下一個軟體測試的準确性,我都會進行一次快速格式化,(避免因上一個測試軟體對磁盤寫入了資料造成掉速),然後就遇到了一個很熟悉的bug......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1.PNG (112.46 KB, 下載下傳次數: 3)

2019-10-8 18:53 上傳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3.PNG (25.55 KB, 下載下傳次數: 4)

2019-10-8 18:53 上傳

就是在Windows資料總管多次進行快速格式化操作,在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格式化幾次就會出現上面這樣的情況,重新插拔依舊無法格式化,

但是用DiskGenius或者到macOS就可以正常格式化,這可能是JMS901的固件bug,至今仍沒有修複。

正是因為遇到了這個bug,讓我幾乎可以确認,這一定是JMS901!!!就是它的味道沒錯了。

測試完畢,下面是拆解環節

本來這次是打算無損拆解的,畢竟剛到手還沒捂熱乎的東西。但是看到外殼的結構類似海盜船GTX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涼了半截。(因為已經意識到這次是絕對不可能完全無損拆解的了)

不知道我在說啥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全網首拆] 海盜船Voyager®航海家 GTX USB3.1 Gen1 閃存盤拆解

(出處: 蘿蔔頭IT論壇)

盤點那些年我拆過的東西(20191008更新)https://bbs.luoboto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918&fromuid=17

(出處: 蘿蔔頭IT論壇)

作為一個拆過這麼多東西的人,拆解的難易程度我一般給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完美拆解->除外殼外其他完整->電路闆完整(犧牲掉USB接口,日後換個USB接口還可以繼續用)->電路闆損毀但各個晶片完整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19.JPG (3.06 MB, 下載下傳次數: 3)

2019-10-8 15:29 上傳

和海盜船GTX一樣,用一字小螺絲刀配合錘子硬生生鑿出來一個縫隙,用鉗子一點一點的把金屬皮給剝開了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20.JPG (2.9 MB, 下載下傳次數: 4)

2019-10-8 15:29 上傳

果然和海盜船GTX是一樣的結構,一個塑膠件套着USB接口和電路闆,然後直接插到鋁殼裡面,靠強力膠水固定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22.JPG (2.48 MB, 下載下傳次數: 3)

2019-10-8 15:29 上傳

USB接口附近就一層薄薄的鋁皮包裹着連接配接USB接口和電路闆的塑膠件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23.JPG (2.91 MB, 下載下傳次數: 4)

2019-10-8 15:29 上傳

一整塊鋁材銑出這樣的造型,内部還是很幹淨的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25.JPG (2.51 MB, 下載下傳次數: 1)

2019-10-8 15:29 上傳

拆到這我居然都不能把固定在電路闆上的塑膠件取下來,可見這是用了多少強力膠水!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26(20191008-025610).jpg (2.98 MB, 下載下傳次數: 2)

2019-10-8 15:29 上傳

最後無奈隻能用桌面刀割開塑膠件強行取下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32(20191008-025542).jpg (3.26 MB, 下載下傳次數: 1)

2019-10-8 15:29 上傳

用酒精等有機溶劑清洗下USB接口和電路闆上殘餘的膠水,終于見到電路闆的廬山真面目了!

電路闆上印 JMicron LOGO,是JMS901的公版設計無疑了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35(20191008-025534).jpg (2.99 MB, 下載下傳次數: 2)

2019-10-8 15:29 上傳

電路闆背面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36(20191008-025503).jpg (3.9 MB, 下載下傳次數: 2)

2019-10-8 15:29 上傳

智微(JMicron)JMS901RUSB to UFS 控制器特寫

果然!看我料事如神!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jms901_cn.jpg (2.72 MB, 下載下傳次數: 1)

2019-11-4 20:21 上傳

智微(JMicron)JMS901 USB to UFS 控制器 官方技術文檔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37(20191008-025519).jpg (3.41 MB, 下載下傳次數: 1)

2019-10-8 15:29 上傳

三星(Samsung) KLUDG8V1EE-B0C1UFS2.1閃存特寫

從網上就可以查到這顆閃存的規格資訊:TLCUFS2.1 128GB 11.5x13x1.0 FBGA153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IMG_4038(20191008-025526).jpg (2.96 MB, 下載下傳次數: 1)

2019-10-8 15:29 上傳

Winbond(華邦電子) 25X20CLNIG 2M-bit SPI NOR Flash 特寫

講真,在我剛拿到這個盤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是非常好的。精緻的包裝,還貼心的贈送了貼紙。精緻的外觀。鋁合金一體成型外殼,磁吸蓋帽,不錯的性能。價格也是很有成本效益,是以說有驚喜。

但一切的驚喜都在測試和拆解中逐漸變為失望,從拆解中我們可以得知,此盤并非 SSD 控制器,而是采用了一顆 JMS901R 橋接晶片(讀卡器主要)+一顆三星的UFS2.1 閃存(UFS主要),

請問 SSD 控制器在哪裡?恕我無能,确實無法找到這顆隐藏的 SSD 主要,可能這顆主要被藏起來了?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主要.png (124.84 KB, 下載下傳次數: 1)

2019-10-8 18:15 上傳

可能有人會說 UFS 裡面內建的控制器也可以叫 SSD 控制器,因為其達到了 SSD 主要的性能,這聽起來很合理對吧?

那按照你這樣說的話,eMMC 内部也同樣內建了主要,之前有 NS1081 雙貼 eMMC 的産品,是不是可以叫雙 SSD 控制器了?

甚至可以宣傳成三控制器(單讀卡器控制器+雙 eMMC 控制器),多厲害啊,這麼小體積做到三控制器,還有誰!!!

查閱慧榮主要的官網後我們得知,市面上确實存在着固态硬碟控制器(SSD 控制器)和 UFS 控制器以及 eMMC 控制器等不同的主要類别,其同屬嵌入式存儲卻并非同一産品。

根據摩爾定律,新的 UFS 控制器、eMMC 控制器和 USB 控制器很可能超越老的 SSD 控制器的性能,是以從簡單的從性能上來劃分其是什麼主要,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ufs.png (162.72 KB, 下載下傳次數: 1)

2019-10-8 18:26 上傳

lunix remount u盤_[全網首發] 有驚喜也有失望——iQunix Aomr2 金屬U盤 拆解評測

ssd.png (364.14 KB, 下載下傳次數: 1)

2019-10-8 18:26 上傳

我們應該根據産品的接口或者控制器晶片廠商的定義來劃分。如上圖,UFS 控制器的接口是 UFS,而 SSD 控制器的接口一般為 SATA/PCIE。

(當然也有 SM3282 這種把 SSD 控制器和橋接晶片內建在一起的特例,其最終接口雖然是 USB,但它仍然是一顆 SSD控制器)

其采用的三星(Samsung) KLUDG8V1EE-B0C1 UFS2.1 閃存實際規格為:TLCUFS2.1 128GB 11.5x13x1.0 FBGA153,

接口協定為:UFS2.1,HS-G3 2-Lane(11.6Gbps),可見其最終接口是UFS而非 SATA/PCIE,是以其不能算作 SSD 控制器。

命名規則舉例:KLUDG8V1EE-B0C1(UFS2.1,TLC)

字元1: K: "Samsung Memory" 三星記憶體(運存/閃存)

字元2: L: "MOVI NAND, MCP" 閃存或MCP産品

字元3: U: 閃存接口類型為"UFS"

字元4-5 DG: Memory density is 128GB (AG for 16GB, BG for 32GB,CG for 64GB, EG for 256GB)

字元6: 8: Composition is NAND8 + Microcontroller 封裝中含有8個NAND晶片及微控制器

字元7: V: NAND Small Clasification (Type or Density) is TLC 閃存架構為TLC

1)SLC(Single-Level Cell)為1或9;

2)TLC(Triple-Level Cell)為V、U或Z;

3)MLC(Multi-Level Cell)為A、B、C、D、E、G、J、K等。

字元8: 1: Supply voltage, mode 電壓,模式

字元9: E: Controller version 控制器版本(與HS-Gx x-Lane有關)

字元10:E: Flash type E-die 閃存顆粒類型 E-die(M、A、B、C、D、E、F、G)

字元11: -: 連字元

字元12: B: Package type is FBGA lead-free, halogen-free 無鉛無鹵素FBGA封裝

字元13: 0: Revision None 未修改原始版本

字元14: C: Speed 高速 (與接口協定版本有關)

字元15: 1: Normal sample 正常樣品

根據上面的 UFS 晶片命名規則我們可以得知,KLUDG8V1EE-B0C1是一顆容量為 128GB 的TLC閃存作為存儲媒體的 UFS2.1 閃存,并非宣傳的 MLC 閃存。

讀卡器主要+UFS 主要宣傳成 SSD 主要,TLC 宣傳成 MLC,大廠就有特權?就可以虛假宣傳?都9102年了,還拿消費者當傻子?這就是最終讓我心涼透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