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專家提醒:身體有問題觀察小便就能知曉,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

作者:吉報調查

我們每天都要上廁所,隻要學會觀察小便的變化,就能找到身體發生變化的蛛絲馬迹。

中醫學看來,小便是津液代謝的排洩物。小便的量、色、次數,排尿感覺及伴随症狀,可以反應津液的盈虧和肺、脾、腎三髒的氣化功能是否正常。

中醫專家提醒:身體有問題觀察小便就能知曉,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

怎麼觀察小便

請留心以下幾個問題:每天小便的量多還是少?每天小便多少次?小便顔色怎樣?每次小便是否順暢?小便的時候是否灼熱?排尿是否疼痛?晚上有無夜尿?

正常人的尿液是淡黃色、清晰透明的液體,健康成人在一般情況下,白天排尿3-5次,夜間0-1次,每晝夜排1800ml。尿次和尿量受飲水、溫度、出汗和年齡等因素影響。

中醫專家提醒:身體有問題觀察小便就能知曉,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

以下異常需注意

① 尿量增多

有的人小便很清,沒有顔色,像白開水,并且小便量多,一泡尿會尿很長時間。喝了大量的水、有憋尿的人,小便清長屬于正常。

小便清長量多,畏寒喜暖,屬虛寒證。寒則汗液不洩,津液無傷,水液下滲,故小便清長量多患者口渴,多飲,多尿,消瘦,屬消渴病。是腎陰虧虛,開多合少所緻。

② 尿量減少

小便短赤量少,多屬實熱證;或汗、吐、下後傷津所緻。熱盛傷津,汗吐下亦傷津,尿液化源不足,故小便短赤,量少。尿少浮腫,為水腫病。是肺脾腎三髒功能失常,氣化不利,水濕内停所緻。

③ 小便頻數

小便短赤,頻數急迫者,為淋證,是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所緻。患者小便澄清,頻數失禁者,是因腎氣不固,膀胱失約所緻。

④ 夜尿增多

患者夜尿增多,小便清長者,多見于老年人及腎病後期。是腎陽虧虛,腎氣不固,開合失度,膀胱失約,則小便次數增加。夜間陰氣盛而陽氣虛,本來腎陽虛的人,陽氣則更虛,因而不能限制小便,導緻夜尿頻多,小便清長。

⑤ 癃閉

小便不暢,點滴而出為“癃”;小便不通,點滴不出為“閉”,統稱為“癃閉”。因濕熱蘊結,或瘀血、結石阻塞者,多屬實證;因老年氣虛、腎陽不足、膀胱氣化不利者,多屬虛證。

⑥ 小便澀痛

即患者排尿不暢,且伴有急迫、疼痛、灼熱感,見于淋證。是濕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所緻。

⑦ 小便失禁

患者神志清醒時,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遺,稱為“尿失禁”。小便的排出是由膀胱控制的,膀胱功能正常,則小便可以自控,一時忍便也不會尿濕褲子。但膀胱的功能,則依賴于腎氣。腎氣虛,膀胱就容易失去限制,進而導緻小便不禁。若患者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遺,則病屬危重。

⑧ 遺尿

即患者睡時不自主排尿,為“遺尿”,屬腎氣不足,膀胱虛衰。

⑨ 小便發白

有的人則小便發白,像淘米水,像牛奶,白而且渾濁。小便白而沒有明顯疼痛的,中醫一般都認為是腎虛所緻,有時還兼有濕濁下注。

⑩ 小便後腰酸

有的人本來就腰酸,小便之後,更是腰部酸軟,像折了一樣,不能支援身體。這是腎虛的表現。中醫認為,腎藏于兩腰,腰為腎之府。小便由腎氣主持,需腎氣推動。這類患者,一般還會有記憶力減退、小便無力、淋漓不盡、陰囊潮濕、陽痿遺精等症狀。

⑪ 小便分叉

一般說來,出現小便分叉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偶發的,或一時性的。比如,清晨起床後第一次排尿,由于一整夜間尿積存于膀胱内,膀胱内壓力大,尿排出時力量大,使尿道口形态暫時改變,因而尿有分叉,這大多與疾病無關。

另一種,為經常的或長期的排尿分叉,則需要考慮與疾病相關。如尿道口狹窄、慢性發炎瘢痕、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包皮過長、包莖、尿道結石等,應及時檢查,盡早确診。

中醫專家提醒:身體有問題觀察小便就能知曉,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

飲食藥物導緻的顔色改變

吃甜菜、紅心火龍果、黑莓等食物會暫時使尿液變成粉紅色或紅色,這種情況容易讓人誤認為是尿液中帶血,但實際上是甜菜中的深紅色素造成的顔色變化。

胡蘿蔔和維生素C能将尿液顔色變為橙色,而維生素B能将尿液變成黃綠色。

服用利尿劑氨苯喋啶,注射亞甲藍針劑或服用美藍、靛卡紅、木餾油等,尿液變成藍色。

還有很多,以上隻要停止飲食或藥物,尿液會恢複正常。

關于小便還有很多異常情況,臨床上很多人常被反複、長期的尿路感染困擾,又因長期反複抗生素的使用産生耐藥菌,常來找中醫尋求幫助,取得很好療效。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韓雪潔

執行主編:于悅

作者:莊莊

編輯:韓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