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醫院建設助力醫院高品質發展研讨會在京召開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網

"智慧醫院建設為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10月9日,由人民網與人民衛生、北京市醫學獎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智慧醫院建設助力醫院高品質發展研讨會"在北京舉行,多位嘉賓深入探讨智慧醫院的發展。

"智慧醫院的建設是一個項目,我們應該用工程治理的理念來建構智慧醫院體系。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的舒偉表示,醫院院長作為智慧醫院建設的主要上司者,應确定發展目标,确定責任人,控制智慧醫院建設成本,做好實際基礎工作,細化智慧醫院建設流程, 并根據醫院發展特點選擇智慧醫院建設的突破點。此外,在智慧醫院建設過程中,應加強醫院各科室之間的協商,使智慧滲透到臨床、服務、管理的方方面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黨委書記金昌曉認為,醫療機構特别是三級醫院,利用資訊技術為患者提供預約、等待提醒、檢查結果查詢等相關醫療服務,讓"醫務觸手可及"成為現實,同時也提高了醫院醫療水準和管理水準。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歐陽文說,資訊中心是醫院的中樞神經,也是醫院裡的大腦。在智能化服務方面,醫院根據門診、住院、出院、健康管理等關鍵環節進行系統化設計,圍繞患者開展資訊化診療服務和健康管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實作了智能醫療和智能服務,以無紙化電子病曆提升高品質發展,通過智能醫療服務的結合,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關愛患者,友善了患者的全生命周期;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白峰介紹,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通過資訊化建設實施智能化管理全過程,建構以患者為核心的品質體系、管理體系、醫師評價體系和決策體系。通過"一中心四制"的智能化管理,醫院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為了友善患者獲得醫療,醫院進行分時登記預約,并實行門診間支付,減少患者排隊時間。同時,醫生和藥劑師可以通過資訊系統每天24小時為患者服務,以加強合理使用藥物。

"智慧醫院的設計理念不僅為患者提供了全新的醫療體驗,也為醫院的醫務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工作體驗,也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上海胸科醫院副院長侯旭民認為,智慧醫療建設的三大方向包括智慧臨床服務、精細化臨床管理、醫療資料資産化。上海胸科醫院已經建成了互聯互通的标準資料平台,未來智能化服務将進一步賦能患者服務,真正為患者提供便捷舒适的醫療服務,提高患者粘性。

北京市醫學獎基金會顧問張曉宇表示,目前我國公立醫院正處于資訊化向智慧化轉變的關鍵節點,智慧醫院建設将有助于提高醫療品質,改善就醫體驗,優化區域醫療資源配置。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黨委副書記李佳,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曹麗,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趙達,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務主任王景軒,北京水箱醫院醫科主任李偉, 株洲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賢超、臨沂市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段紅珍分别聚焦"智慧醫院"的"智慧醫療與主體融合發展",結合醫院實踐,分享智慧醫院建設經驗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