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15條讀寫感悟,讓我持續頓悟

作者:超叔成長筆記
這15條讀寫感悟,讓我持續頓悟

分享幾條讀書寫作感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寫作不要總是想着變現,而是要盡可能跟自己的主業進行挂鈎。

企圖通過學習寫作變現來達到目的,就有點像通過講笑話來變成脫口秀演員一樣,非常難。

2、寫文章,一定要想清楚主題。想要表達一個什麼内容,不能過于盲目。

3、多去記錄靈感乍現的句子或者觀點。

比如,想要了解動物的生存方式,不是去動物園,而是去叢林。

4、在寫作初期,一定要各種文體、方向都去嘗試,不要給自己做太多限制。

比如各種書籍上介紹的不同形式的文章的寫法,都去嘗試着輸出,通過大量寫作來選擇适合自己的方向。

千萬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定性。多去嘗試商業文案,看看這類文章到底如何寫。

5、學生時代的作文,沒有太多強烈的邏輯在裡面,更多是一種套路。比如揣摩如何開頭、如何用排比、如何用修辭、如何堆砌一些華麗的辭藻等。

但是,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的寫作,更多是一種邏輯表達,需要簡介、清晰、通俗易懂。

是以,不能用寫作文的套路去寫非虛構寫作。

6、寫作頻率,一周保持三篇文章即可。一方面可以兼顧品質和精力,讓自己更好堅持,另一方面也給自己留出足夠時間去學習和修改。

7、每天刻意關注跟自己内容相關的熱點新聞,思考背後的本質。

8、日更自媒體文章,目的是為了獲得自我個人價值,個人IP,但是日更很容易把自己的精力和意志力耗盡。

在這種情況下,每天都疲于應付,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對自己寫過的文章進行修改或總結,無法靜下來去考慮自己的認識和想法。

最終産出的内容品質很差,無法實作自己的寫作初衷。

是以,謹慎日更,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目的再做選擇。

這15條讀寫感悟,讓我持續頓悟

9、寫作最難的是熬過漫漫長夜,熬過至暗時刻。而且,你不知道要熬多久。

但是隻有熬,我們才能認清自己,才能看見自己。

任何積累,皆可複利。

哪怕再小的一個行為,時間久了都能成事。

10、訓練寫作,如何找素材是個關鍵。如何從我們生活中找素材呢?

你光輝的時刻;

你失意的時刻;

你的良師益友;

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對你影響最大的一部電影;

等等。

通過梳理自己生活中經曆的各種人和事,去發現這些事情背後的真實觸動,讓自己明白自己真實的想法是什麼。

11、主題閱讀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一點,行動。

方法再好,如果不實際去操作,隻會停留在表面,無法真正用方法來改變自己。

同時也要認識到,從知道到做到,中間有着無比巨大的鴻溝。

如果不行動,隻能是在河對岸看,而無法深度參與。

12、讀書、看電影時,遇到讓自己有觸動的内容時要進行反思:

哪個内容讓我有所觸動或感動?

為什麼我被這個内容觸動或感動?

這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至少要關注一個這種問題。

13、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去掌握一個領域最核心的知識?

古典老師建議我們這樣做:

列出自己關心的問題;

找三到五位專業人士咨詢,列出書單;

每本書去豆瓣和知乎去擷取觀點,這些讨論頻率高的都是最核心的觀點;

接着把這些問題再去找專業人士探讨;

最後用自己的語言分享出去,一定要有場景導入;

14、邏輯清晰的幹貨文如何寫?

開頭先去描述現狀和問題,再去點明因為這個現狀或者問題而導緻出現的各種沖突、疑問,進而去分析産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最後給出方法。

對于正文部分用認知圈思維法去概括總結,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15、知識本身是客觀存在的。知識的價值在于幫助人去改變,如果你學了知識不去使用,不去改變,那麼這個知識也僅限于知識本身,而不會變成有價值的東西。

學習知識的最大價值在于應用,并且通過應用讓自己發生改變。

這15條讀寫感悟,讓我持續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