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顯示器

顯示器說明

    • 解釋說明
    • 重新整理率
    • 色域(顔色編碼, 螢幕上能夠顯示多少顔色)
      • NTSC
      • SRBG
      • ADOBE RGB
      • DCI-P3
      • BT.709/BT.2020
    • 面闆類型
      • TN
      • VA(MVA, PVA)
      • IPS
      • PLS
    • 色彩偏離度
      • 背光選擇
      • 閃屏
      • 博文引用

解釋說明

本人承諾:在能力範圍内将持續維護計算機硬體的文章, 每個寫過的文章我都将會更新。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說我寫的部落格有問題的,我看到後會查閱資料然後進行更新。我希望提供一個完整的硬體組成文檔, 對後來人做一些微薄的貢獻, 我看了幾篇部落格, 然後總結出一些建議(有些建議都是直接抄的), 能力暫時有限, 盡力去寫了, 望見諒。

重新整理率

你可以這麼了解, 重新整理率就是螢幕每秒畫面被重新整理的次數, 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 就象放幻燈片, 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 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 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 緊接着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 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别很小, 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 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 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 就是在重新整理, 假設一個動作由20張畫面完成, 我們看上去就有點象卡通片, 而這個動作增加到30張的話, 看上去就自然多了, 這就是重新整理率。現在大部分顯示器重新整理率是60Hz, 144Hz重新整理率就是你的電腦組態必須滿足1秒生成144張遊戲畫面的性能, 如此才能夠讓144Hz重新整理率的顯示器發揮自己的全部實力, 那麼如果電腦的性能不足以提供144Hz的重新整理率呢?結果也很簡單, 那就是你的144Hz顯示器将被迫運作在更低的重新整理率上, 如60Hz。這時候也許有人會問, 除了遊戲, 在其它方面, 高重新整理率的顯示器有優點嗎?答案是沒有, 除了高重新整理率之外, 在其它方面沒有任何優于傳統顯示器的地方, 甚至在色域、亮度等方面都叫同價位的普通顯示器更差, 高重新整理率并不能夠彌補這方面的缺陷, 因為就目前來說, 幾乎沒有哪一部電影或者動畫的幀數是達到60以上的, 大多數的電影幀數僅為24, 可以說, 高重新整理率顯示器除了在遊戲中有着不錯的表現之外, 在其它領域幾乎毫無成本效益可言。

顯示器

144Hz與60Hz在一般的情況下并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是面對高速移動的畫面時,差異就會出現了,144Hz上的畫面比之60Hz上的畫面要更加的流暢和清晰,這是肯定的,前提是你的電腦能夠穩定提供144Hz的重新整理率。

建議

現在一般玩遊戲如果不要求太高的重新整理率一般都是可以選擇60-80Hz之間的, 當然如果你要玩吃雞這樣的遊戲想要好的畫質, 那就選擇高一點的144Hz, 一般點的(英雄聯盟, DNF)其實60-80Hz, 就夠了, 而且選擇重新整理率高如果顯示卡不行的話顯示出來的還是一般圖像, 是以選擇重新整理率也要考慮顯示卡性能

推薦部落格

真的需要高重新整理率顯示器?144Hz多數情況下沒有多大意義

色域(顔色編碼, 螢幕上能夠顯示多少顔色)

色域是對一種顔色進行編碼的方法, 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産生的顔色的總和。如果不了解色域這個詞語的可以點選進行檢視, 我自己了解是色域就是螢幕對顔色支援數量的多少。

顯示器

NTSC

這裡我們讨論的是NTSC色域,而非NTSC制式電視信号,但是它們同樣誕生于美國國家電視标準委員會,是專門為美國标準電視廣播傳輸使用,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電視都是采用這一套标準(中國是用歐洲的PLA制式)。以前我們在螢幕測試中經常看到XX% NTSC色域的描述,其實這種描述是不太準确的,雖然都是适用于螢幕顯示器,但是更加特指電視螢幕能覆寫的色彩範圍。是以後來的測試中,我們都很少看到這種不太專業的描述。

SRBG

sRGB作為最早期的色域标準之一,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由當時兩大巨頭微軟和惠普共同定制于1996年,并且得到了來自業界的W3C、Exif、Intel、Pantone、Corel以及其它許多業界廠商的支援。

不過由于sRGB标準定制較早,而且當時的CRT顯示器對于顔色還原實在是差,sRGB色彩空間大概隻有标準的CIE 1931 XYZ色彩空間的1/3,而且觀察色域範圍你就會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sRGB對于綠色部分色域覆寫非常少。

這個就導緻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美工做好的一副精美的森林場景海報列印出來以後,顔色卻和顯示器上的完全不一樣,那是因為印刷工業上采用的CMYK顔色系統重的藍-綠色根本無法在當時的顯示器上展示,出現了顔色偏差。

是以sRGB更多的是使用在一般顯示器上,其色域要求算是比較窄,要求非常寬松,達到100%也是目前很多顯示器都能做到的事情。

ADOBE RGB

Adobe RGB色域就是為了解決sRGB色域不能覆寫印刷系統中的CMYK色域問題,最主要就是提高了在青綠色系上的顯示,是以大概可以覆寫50%CIE 1931 XYZ色彩空間。但是我們要區分開Adobe RGB色域以及Adobe RGB标準格式資料,後者是圖像、視訊顔色存儲資料标準,而大部分圖像處理軟體和印刷出版的軟體都支援Adobe RGB标準格式。

DCI-P3

DCI-P3是一種應用于數字影院的色域,它是一種以人類視覺體驗為主導的色域标準,盡可能比對電影場景中能展現的全部色域。它也不是色域最廣的标準(目前最新的标準為BT.2020),但是在Rec.709标準之上,擁有更廣闊的紅色/綠色系範圍。

BT.709/BT.2020

這兩個标準都是ITU國際電信聯盟專門為現在的HDTV以及未來UHD電視(4K、8K)制定的标準,在色域上的變化主要在于色深方面,由Rec.709标準的8bit提升至10bit或12bit,其中10bit針對的是4K系統,12bit則是針對8K系統。

BT.2020采用了比傳統BT.709更寬廣的色域空間如可顯示高密度橘色,深綠色等。這一提升對于整個影像在色彩層次與過渡方面的增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而色域範圍的面積也遠遠大于BT.709标準,能夠顯示更加豐富的色彩。

推薦部落格

P3/sRGB/NTSC/AdobeRGB 螢幕色域是越大越好嗎?

面闆類型

現在市面上主流面闆分為TN,VA,IPS,PLS。

顯示器

TN

專業術語

TN面闆,全稱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闆。由于低廉的生産成本使TN成為了應用最廣泛的入門級液晶面闆。TN面闆的特點是液晶分子偏轉速度快,是以在響應時間上容易提高。不過它在色彩的表現上要差一些。TN面闆屬于軟屏,用手輕輕劃會出現類似的水紋(現在一般很難從表面看出是什麼類型的面闆)。由于可視角度的不足目前這樣類型的面闆顯示器正在逐漸退出主流市場。

優點

TN面闆的優點在于輸出灰階級數較少,液晶分子偏轉速度快,響應時間容易提高,TN平屏對遊戲玩家優點就是響應速度快,輻射水準很低,更重要的一點眼睛不易産生疲勞感,是以适合遊戲玩家。

缺點

TN面闆的缺點是作為原生6Bit 的面闆,TN面闆隻能顯示紅/綠/藍各64色,最大實際色彩僅有262.144種,而廣視角面闆都具備原生8bit的色彩,是以過渡性更好。加上TN面闆提高對比度的難度較大,是以相對來說TN色彩偏蒼白,不夠豔麗,可視角度較小,偏離中心來看的話會有明顯色偏和亮度差别。

建議

除了長時間遊戲玩家,還是不要選擇TN螢幕的好,畢竟在色彩(顯示在螢幕上的顔色)與可視角度(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觀察螢幕上所有内容的角度)上就差的多了,不适合工作看電影。

VA(MVA, PVA)

VA類面闆可分為由富士通主導的MVA面闆和由三星開發的PVA面闆,其中後者是前者的繼承和改良,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多采用的類型。VA面闆同樣是現在高端液晶應用較多的面闆類型,屬于廣視角面闆。和TN面闆相比,8bit的面闆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視角度是該類面闆定位高端的資本,但是價格也相對TN面闆要昂貴一些。

1.MVA(多象限垂直配向技術),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

VA類面闆可分為由富士通主導的MVA面闆和由三星開發的PVA面闆,其中後者是前者的繼承和改良,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多采用的類型。VA面闆同樣是現在高端液晶應用較多的面闆類型,屬于廣視角面闆。和TN面闆相比,8bit的面闆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視角度是該類面闆定位高端的資本,但是價格也相對TN面闆要昂貴一些。

2.富士通的MVA技術(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術)可以說是最早出現的廣視角液晶面闆技術。我國台灣省的奇美電子(奇晶光電)、友達光電等面闆企業均采用了這項面闆技術。三星Samsung電子的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技術同樣屬于VA技術的範疇,是一種圖像垂直調整技術,該技術直接改變液晶單元結構,讓顯示效能大幅提升,可以獲得優于MVA的亮度輸出和對比度。此外在這兩種類型基礎上又延出改進型S-PVA和P-MVA兩種,以及與e-IPS近似的精簡版本C-PVA面闆。

3.VA面闆的特點在于VA面闆的正面(正視)對比度最高,但是螢幕的均勻度不夠好,往往會發生顔色漂移。銳利的文本是它的殺手锏,黑白對比度相當高。VA類面闆也屬于軟屏,隻要用手指輕觸面闆,顯現梅花紋的是VA面闆,出現水波紋的則是TN面闆。

優點

優點是對比度高,不容易漏光,視角廣泛,但是其灰階過度不自然。采用VA面闆的顯示器可視角度大、黑色表現也更為純淨對比度高、色彩還原準确。

缺點

VA面闆的缺點是功耗比較高、響應時間比較慢、面闆的均勻性一般、可視角度相比IPS稍差。

IPS

這種螢幕的色彩好,視角廣泛,但是缺點也十分明顯,其相應速度慢,且容易漏光。IPS是英文In-Plane Switching的縮寫,英文含義為平面轉換螢幕技術,俗稱“Super TFT”,目前廣泛使用于液晶顯顯示器與手機螢幕等顯示面闆中。通俗的話,IPS螢幕就是使用IPS技術的螢幕,其相比一般普通的顯示螢幕,擁有更加清晰細膩的動态顯示效果,視覺效果更為出衆,是以一般我們在選擇液晶顯示或者智能手機螢幕的時候,IPS螢幕會表現更出色。正因為如此,一般的IPS螢幕液晶顯示器或者智能手機,會成為商家經常提及的一大賣點。

1.S-IPS面闆

S-IPS面闆是原版的IPS面闆,具備8bit的顯示色彩輸出,是以這種面闆的顯示色彩很高,部件也比較專業化,但是它的成本很高。S-IPS面闆的出現改變了液晶分子的排列狀況,也改變了電極的分部情況,如果螢幕上沒有被施加電壓,那麼它的液晶分子就不會發生翻轉,這時候光線就無法通過螢幕,當施加電壓的時候,液晶分子會發生翻轉,允許光線通過,這能夠極大地提高螢幕的可視角度,并能夠顯示出高達16777216種顔色。

2.H-IPS面闆

這種面闆要晚于最初的IPS顯示面闆,它是LGD在日立轉讓的S-IPS技術上研發成功的,LGD基于S-IPS技術才逐漸研究出了這樣的顯示螢幕。H-IPS主要針對的是原先S-IPS在視角、對比度及大角度發紫等問題而作出的一種新型改進螢幕面闆,能夠大幅度地提高螢幕的顯示響應時間,并縮減色彩漂移的問題,從技術上提升了螢幕的色彩還原能力,提升了畫面的色彩效果。

3.E-IPS面闆

E-IPS實際上是H-IPS的一種經濟版及超級簡化版顯示面闆,它們在成像原理和基礎上沒有實質性的差别,但是E-IPS不僅擁有IPS所有的優點,而且它本身有更加強大的響應速度,更加出色的顯示效果,此外,E-IPS面闆本身在外表上不容易産生較大的壓痕,在工作的時候它的顔色會更加銳麗,圖像的拖延現象也很少會出現,但是它的色彩種類會比較少,它能夠顯示出大約262144中色彩狀況,這是它直接的短闆。

4.AH-IPS

AH-IPS(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IPS)于2011年面市。比起高端的H-IPS來說AH-IPS大幅度縮減了成本。液晶像素點之間實作了更小的距離,加強了面闆的透光率。

簡單了解的話就是H-IPS>S-IPS>AH-IPS>E-IPS

優點

可視角度大:IPS螢幕面闆的視角可達到178度,正面觀看與不同角度觀看時所産生的顔色變化程度成為色彩扭曲率,所得的數值幾乎用肉眼分辨不出來。意味着從正面還是側面觀看畫面的效果是相同的。

色彩真實:這也是IPS螢幕色彩抱枕特點的全面展現。IPS螢幕由于的色彩翻轉與亮度轉換等性能,讓您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都可以看到色彩鮮明、飽和自然的優質畫面。

動态畫質出色:IPS螢幕螢幕能夠出現的表現動态高清畫面,特别适合運動圖像重制,無殘影和拖尾,是觀看數字高清視訊以及快速運動畫面,如比賽、競賽遊戲盒動作電影的不錯載體。

節能環保:IPS螢幕技術更為節能環保。并且由于對液晶分子進行了更合理的排列,減少了液晶層厚度,進而改變了液晶屏的透光率,增祥了顯示效果,也可以讓顯示面闆更薄、更省電。

色彩準确:IPS螢幕技術受到專業人士的親睐,以滿足設計、印刷、航天等行業專業人士對色彩的較為苛刻要求。

缺點

由于IPS螢幕采用橫向液晶分子排列,增加了可視角度的同時卻減少了光線的穿透性,為了更好的展示亮色就要增加背光的發光度,是以漏光現象在IPS螢幕是極為普遍的,随着螢幕的加大,大面積的邊緣漏光問題一直是IPS的诟病。由于IPS螢幕無法改善穿透性而提升背光的做法也讓它失去了高對比度的競争優勢。

故事:很多人以為都是lg生産的,其實大錯特錯,IPS最初源于日立,英文縮寫就是sIPS,意思就是超廣視角轉換技術,lg确實買了日立IPS技術版權,然後經過自己工藝改良(加強還是縮水見仁見智)叫做hIPS,為了減少成本占領低端市場,hIPS進一步縮水,8bit變為6bit,色域也有所降低,稱為eIPS,2012年又通過新工藝将所有IPS統一變為ahIPS,是以ahIPS既有8bit也有6bit高低之分,即使8bit hIPS和8bit ahIPS裡面,面闆檔次也有高低之分,因為lg生産工藝一直在不斷變化,不同時期出的同種類面闆,檔次也不一樣,也就是說lg的IPS技術就是基于日立sIPS,後來日立通過工藝更新将sIPS變為asIPS,但是現在日立IPS已經都停産買不到了,于此同時,松下也做出了自己的IPS,最初叫做IPS-alpha,後來通過工藝改良變成現在的IPS-pro,nec 三菱曾經也生産過自己的IPS,但型号很少,就不詳說了,是以lg根本沒有所謂的sIPS,IPS其實就是個大家都可以做出來的超廣視角轉換技術,因為IPS是日系廠商申請的專利,lg購買的日立技術版權可以叫做IPS,但三星用相同技術做出來的就不能叫IPS,才換馬甲叫做pls,ads ahva也是如此,唯一差別就是不同廠商技術實力不一樣而已

PLS

PLS屬于三星出品的獨家技術研發制造的面闆。PLS的特性其實跟IPS相差無幾,它具備了IPS特有的“硬屏”的特點:亮度佳、響應速度快,但是漏光率較高。對于PLS和IPS螢幕的對比,在可視角和亮度方面,PLS顯示器還是比IPS要更好一些,是以評測中,便有PLS≥IPS>MVA這種的排列順序。

說完IPS面闆,不得不提一下PLS面闆,因為大家總是拿這兩種面闆作對比,作為三星獨家技術的研發制造的面闆,PLS市場占有率雖然不及IPS,TN等面闆,但自推出後一直是三星顯示器所依賴的面闆。PLS面闆之前全稱為“SuperPLS(Plane-to-Line)”,而IPS的全稱為“In-PlaneSwitching”,單從命名上來看,可以發現兩者似乎存在一定的關聯,而首先從螢幕硬度上似乎就可以觀察到一點:IPS之是以被人們稱作“硬屏”,是因為其螢幕表面擁有相對較強的硬度;而不論是PVA面闆還是MVA面闆,它們螢幕表面材質相對較柔軟,是以通常被人們稱作“軟屏”。而三星的PLS在機身外部沒有采用任何鏡面屏的情況下,其螢幕擁有較強的硬度,與IPS面闆比較相似,是以我們也可以稱PLS為三星的“硬屏”。

PLS面闆的驅動方式是所有電極都位于相同平面上,利用垂直、水準電場驅動液晶分子動作。雖然嚴格意義上不是IPS面闆的變體,但在性能上與IPS非常接近,而其号稱生産成本與IPS相比減少了約15%,是以其實在市場上相當具有競争力。有些廠商甚至利用PLS面闆冒充IPS面闆生産顯示器,這在某種程度說明了PLS面闆與 IPS的相似程度,但顯然這是一種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推薦部落格

面闆相關部落格

色彩偏離度

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DELTA<2的就是優秀,<4的為可接受,<6的就無法接受了。

背光選擇

1.CCFL(快被淘汰)

優點是不閃光,短波藍光少,對眼睛的保護性較好,看着比較舒服,但是缺點是其功耗高,使用壽命較短。

2.LED(主流)

其優點是功耗小,壽命長,發熱小。缺點也十分明顯,相對于CCFL容易閃光,且容易造成眼睛疲勞。

閃屏

1.PWM

PWM調光方式就是提高閃光的閃爍頻率,以至于讓使用者感覺不出來閃光。

2.DC

DC調光方式,其本身不閃光,且高亮度下效果較好,但是缺陷是成本較高,且低亮度時色彩不是很好。

3.混合方式

在低亮度下采用PWM方式調光,高亮度下采用DC調光,随時智能切換,但缺點是這種調光方式的顯示器成本會很高。

博文引用

如何分辨顯示器的好壞?

如何分辨顯示器的好壞?優良顯示器選購指南!

小白必看!電腦顯示器選購知識 顯示器怎麼看好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