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作者:曆史輯錄v

#曆史開講#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文|清幽說

編輯|輯錄君

自羅馬帝國分裂以來,東西教會之間的沖突與沖突不斷。到9世紀時,兩大教會之間又出現了新沖突,即拜占庭皇帝在沒有經過教皇準許的情況下,破格提拔平信徒佛提烏為君士坦丁堡主教。

在教皇尼古拉一世看來,世俗皇權插手教會内部事務,極大地損害了自身的權威,故而對此表示強烈的反對。

這使得原本在摩拉維亞和保加利亞管轄權歸誰所有問題上劍拔弩張的東西教會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

“佛提烏事件”發生的誘因

随後,尼古拉一世教皇因伊利裡亞問題直接将佛提烏革除教籍的做法更是将東西教會的關系推向破裂的邊緣。

面對教皇的打壓和威脅,皇帝和佛提烏方面也采取了應對措施。

為了維護自己的主教之位,佛提烏在帝國内外的各個勢力之間積極斡旋。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但在處理東西教會之間關系的問題上,由于保加利亞問題涉及到雙方的政治、經濟以及宗教影響力,教皇和牧首都不願意做出讓步,這一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後來,保加利亞問題持續發酵,東西教會因其産生的争端越來越多,宗教沖突也愈演愈烈,最終走向分裂。

9世紀,拜占庭皇帝邁克爾三世為了擺脫母親狄奧多拉對政事的幹預,将其任命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伊格納提烏撤職,取而代之的是皇室首席書記官平信徒佛提烏。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由于牧首的撤換并沒有得到尼古拉一世的準許,是以他拒絕承認佛提烏牧首職位的合法性。這也使得東西教會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了起來。

除了主教任免的分歧外,此時,雙方還因摩拉維亞和保加利亞的管轄權問題發生糾紛,都不想放棄這個可以擴大自身影響力的機會。

極力争取在新傳教區域,實作利益的最大化,無疑就進一步擴大了彼此之間的張力。

東法蘭克人占領摩拉維亞

早在4-6世紀,随着活動的範圍擴大,斯拉夫人逐漸分為西維内德人、東安特人、南斯拉文人三個主要分支。到6世紀上半葉,一部分西斯拉夫人又遷徙到摩拉維亞和波西米亞地區。但經常受到阿瓦爾人的侵襲。

為了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秩序,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地區的斯拉夫人聯合起來,他們在薩摩的帶領下打敗阿瓦爾人,建立起第一個斯拉夫部落聯盟——薩摩公國(623-658年)。

該公國以摩拉維亞為中心,包括其周邊的波希米亞、斯洛伐克以及其他一些被西斯拉夫人占據的廣大土地。

由于它隻是一個聯盟形式的國家,缺乏一個強有力統治中心,因而在薩摩死後不久,公國就瓦解了。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8世紀中期,在舊薩摩公國的西部,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日耳曼人國家——法蘭克王國。丕平在位期間,法蘭克的實力在不斷增強。

其子查理大帝即位後,更是通過一系列的征服戰争,進一步提升王國的實力。

首先,查理繼續其父未結束的阿奎丹戰争,這是他即位後的第一仗。

這場戰争并未花費查理太大的氣力,很快就将阿奎丹和加斯康尼收入囊中;不限于此,查理大帝還向北,主要與薩克森人的戰争,戰事前後持續了30年,最終以國王接受基督教聖禮,同意與法蘭克人融合為一個民族而結束。

此外,法蘭克人又向南擴張,主要是應羅馬教皇請求,與倫巴德人開戰争。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法蘭克人所向披靡的,降服了對手,倫巴德人的國王德西德裡烏斯(756-774在位)因戰敗而被終身放逐,其子阿達爾吉斯也被逐出意大利。

這樣,意大利的統治權又重新回到羅馬教皇的手裡。

向西,查理大帝還征服了居住于法蘭克西端、大西洋沿岸的不列颠人,但不列颠人不服,于是他派遠征軍去征讨,迫使他們繳納人質,并答應此後遵從他的指令。

向東,查理大帝開始對巴伐利亞、潘諾尼亞及東北部的西斯拉夫人。

甚至是更遠的匈奴和阿瓦人作戰,将法蘭克人的影響力推進到亞歐大陸的内部,即後來的摩拉維亞國。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查理去世後,法蘭克王位由其子虔誠的路易(778-840,814-840)繼承。但由于路易的統治太過溫和,無法對這個地域廣大的國家實行有效的治理,引發了争端,并被他的三個兒子廢黜。

843年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依據《凡爾登條約》,将帝國一分為三:羅退爾(840-855)作為長子,繼承帝号,分得從北海延伸至地中海的狹長區域,原本帝國的中心羅馬和亞琛也在其控制範圍之内,稱為中法蘭克王國。

秃頭查理(843-877)獲得西法蘭克部分,即紐斯特裡亞和阿基坦,故稱其為西法蘭克王國。

日耳曼人路易将萊茵河以東的法蘭克、薩克森、巴伐利亞、奧地利和加林西亞的土地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内,并對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的捷克人實施宗主權,稱為東法蘭克王國。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當查理的帝國即将被瓜分殆盡之時,莫吉爾一世(818-846)的摩拉維亞大公國,在東法蘭克國王路易的扶植下發展迅速,其勢力範圍北到奧德河上遊,南至德拉瓦河,控制波希米亞和斯洛伐克地區。

統一多瑙河以北的斯拉夫部落,在原薩摩公國疆域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大摩拉維亞國。

莫吉爾是一個非常注重與周邊國家建立良好外交關系的君主,822年,他派遣使節通路了美茵河的法蘭克福朝廷,以便于雙方能夠保持和平穩定的交往關系。

除了通過和平方式擴大自身的影響外,他還借力于戰争,于833年吞并尼特蘭公國,846年又将自己的勢力擴充到了捷克共和國。不斷擴大的摩拉維亞,讓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路易感到了巨大的威脅。

雖然按照條約,他對于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擁有宗主權,但這種權力是極不穩定的,且随着摩拉維亞國實力的增強,不穩定性還進一步加劇。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9世紀中期,路易發動戰争征服摩拉維亞,想将其徹底控制在自己手中。855年,莫吉爾一世上司,摩拉維亞人,成功擊退了東法蘭克人的軍事進攻。

雖然摩拉維亞人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法蘭克人在宗教上卻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摩拉維亞人在接受基督教之前,主要信仰的是原始的多神教。

9世紀上半葉,摩拉維亞人開始從東法蘭克人那裡接受基督教信仰,且随着東法蘭克王國征服戰争的展開,基督教對于大摩拉維亞公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829年,為了友善東法蘭克傳教士在摩拉維亞公國傳教,路易将公國的土地移交給了帕薩魯主教轄區。

兩年以後,也就是831年,帕薩魯主教為莫吉爾一世和所有摩拉維亞人施洗入教。從此,大摩拉維亞公國就與東法蘭克王國在宗教上建立起了緊密的從屬關系。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摩拉維亞人與東法蘭克人建立宗教聯系,引起了拜占庭方面的不滿。

原因在于自公元7世紀時,信仰宗教的阿拉伯帝國強大起來,後使地緣與宗教格局發生了變化。阿拉伯人以“傳播伊斯蘭”為口号,攻入西亞、北非和西南歐大片領土。

在這一過程中,拜占庭帝國不僅相繼失去了原有的安提阿主教區、亞曆山大裡亞主教區和耶路撒冷主教區,在帝國東面和南面還受到來自阿拉伯帝國軍事壓迫。

是以想要擴大自身的實力,拜占庭隻能向北、向西及到巴爾幹半島去發展勢力。

雖然當時的統治者有這樣的打算,但由于帝國的國力衰弱,根本無力支撐他們再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征服戰争,可他們又迫切需要擴大自身影響力,因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宗教傳播上。

淺析古羅馬時期“佛提烏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東法蘭克人的野心

拜占庭想通過希臘傳教士,在宗教上與這些國家建立關系,以提高其國際地位,進而還與西方新興國家進行抗衡。

但結果卻事與願違,因為摩拉維亞人最終沒有選擇希臘傳教士,而是堅定地選擇了東法蘭克人向他們傳教。

但是,這并不代表拜占庭帝國在大摩拉維亞公國的傳教工作徹底失敗,畢竟摩拉維亞國家不夠強大,在大國和強大集團之間還缺乏保持獨立性的實力。

是以,歐洲國際政治形勢的變動也必然引起其宗教政策搖擺不定。

很快,摩拉維亞的君主就意識到了東法蘭克人想要通過宗教對其進行控制的政治野心,故而又轉向了拜占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