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在下載下傳節的發源地英國,它被用有色眼鏡處理。作為英國最具影響力的金屬音樂節,Download Festival于2003年在愛爾蘭東部的萊斯特郡開始,金屬巨人首次亮相。

2015年,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萊斯特當地警方對所有節日參與者進行了面部識别掃描,并将資料庫與歐洲犯罪資料庫進行了比較。參與者還被迫佩戴RFID智能手镯,用于穿越消費者和舞台區域。活動結束後,收集了手镯收集的消費資料,用于商業分析。

"缪斯"的主唱馬特·貝拉米(Matt Bellamy)因"Rise"的表演而向警察大發雷霆:"去他媽的面部掃描!""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在音樂節開始之前,日本觀衆排着隊搶購樂隊周圍的商品。

今年3月21日,下載下傳音樂節首次登陸日本。觀衆帶着紙質門票進入,沒有智能手镯,也沒有面部識别;日本觀衆對周邊地區的興趣是恒定的,過量的荷爾蒙在消費中被消耗;現場酒類銷售不旺盛,冰淇淋早早就賣完了。

"金屬是失敗者的音樂"這一廣泛持有的偏見(盡管對英國前5%的學生進行了12,000分的調查發現,英國頂尖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是金屬音樂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在日本似乎并不存在。

選擇在春節這一天到千葉縣幕張展廳出汗的人群,作為典型的金屬派對着裝并不算太多。除了男廁所總是很長,女廁所極短之外,Download與日本其他綜合音樂節沒有明顯的差別。

在人群的邊緣,有推着嬰兒車的年輕媽媽,抱着小女孩把震撼的音樂變成溫柔的曲折,穿着西裝和服的中年男人牽着手,爸爸們拿着工作卡把小孩子放在水泥地上睡覺,一邊看秀時不時地瞥着熟睡的孩子。"女大佬"在人群中非常美麗和引人注目。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随着音樂進入有力節奏的段落,圈坑裡的觀衆開始繞圈快速奔跑,即使經過長距離,也能感受到圓圈中的巨大能量

舞台上的主唱們試圖讓觀衆振作起來,但聲波從未達到高潮。觀衆聚集外向的能量,在人群的不規則推動下釋放出來。日本觀衆不喜歡pogo(用力跳躍,熟練地身體碰撞)和mosh(揮舞拳頭并與空中搏鬥),但他們喜歡圓圈坑(人群小火車的快速版本,它排成一行,混合了一些肢體碰撞)。

一旦有人開始圈坑,圈子就會變大或變小,導緻人流發生漣漪變化。身處其中仿佛在四維空間中感受音樂,舞台上的節奏越緊,聲音量越大,身體的擠壓感越強,熱氣騰騰的熱量就越熱。

在亞洲國家中,日本是第一個對金屬感興趣的國家。Flower Travellin樂隊的首張專輯《Anywhere》于1970年發行,成為日本重金屬的起點。英國的重金屬浪潮從起源到對日本的影響有着非常短的時差。金屬樂隊Judas Priest和Scorpions在當時在日本巡回演出,他們都享受着最高水準的售罄,狂熱的待遇。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懸挂在休息區上方的巨大十字形燈組也揭示了節日的金屬主題

20世紀80年代是重金屬在日本輝煌的十年,第一支簽約美國大型工廠的重金屬樂隊Loudness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日本。敲擊金屬、黑金屬、厄運金屬等品類也擁有一批優秀的樂隊。也趁着日本動畫的東風,日本歌唱金屬漂洋過海,在亞洲國家和更遠的國家工作作為時代的姿态之一。

到20世紀90年代,日本流行的金屬工業中出現了一種獨立的風格 - 視覺Kei,Onmyouza,Black Dream Kuroyume,X-Japan等。"視覺部門"的特色不僅在于其華麗而古怪的服裝,還在于一些樂隊結合了日本傳統音樂。

新千禧年後,日本音樂産業孵化出世界上最獨特的"偶像金屬"。以Babymetal為代表的日本偶像金屬,成功沖出日本,并在歐美也售罄,以其優美、被洗腦的旋律和漫畫般的深黑色誇張而走在了前面。Man With A Mission是唯一一支在日本Download首次亮相的日本樂隊,也可以列入此名單。《五隻狼頭的極緻生命形式》的第二套和第二套是整個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是目睹了神秘的狼頭音樂家在舞台上的活動,他們的音樂會很普通。

瑞典旋律金屬樂隊Arch Enemy的新金屬樂隊正在熱身。在重金屬音樂領域,"新"這個詞遺憾地沒有開辟新的領域。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Arch Enemy是主唱。© 下載下傳 日本

《The Enemy》的新主唱Alissa White-Gluz在她的眉毛之間有一條很深的線條,而強硬的前主唱Alyssa Whitegraz的表演并沒有讓粉絲失望,散發出"Judas Saints"主唱Rob Halford長達數十年的"Metal Power"吟唱。這種力量的基礎是極端聲音的原始洪流和屬于文明的微妙而複雜的結構的力量。再加上一代又一代的金屬音樂家錯誤地利用各種文化符号來表現反骨、龍、骷髅、機車、撒旦......,符号隻是載體,歌詞是牧師的祈禱,跨越文明觸及人類時代的恐懼和血勇是金屬的本質。

相比之下,同樣來自瑞典的Ghost在視覺上很差。主角托比亞斯·福格(Tobias Forge)帶領"死食者"軍團的成員(音樂家戴着面具,匿名)一路獨裁到現在,格萊美也拿下了,反教皇的舞台形象已經足夠獨特,但輕柔的音樂真的承受不起邪惡。福雄盯着那些冷酷的假貨,呼籲觀衆互動,尤其是像迪士尼遊行中讨人喜歡的遊客的玩偶一樣。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幽靈樂隊主唱。© 下載下傳 日本

在三個重量級的"老人"團體 - 炭疽病,殺手和猶大牧師 - 最引人注目的是告别巡演中的"殺手"樂隊。當倒數第二個舞台上台時,男廁所的門是空的。最後,一大群人離開了田野,放棄了觀看猶大聖徒。也許是因為猶大幾個月前剛來到東京?

在"洪流四大"中,兇手是最重、最快、最邪惡、最傲慢的,不回頭。當其他樂隊随着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地落入流行金屬的溫柔國度時,他們仍然不會改變他們的僵化風格。

在現場,主唱/貝斯手Tom Araya和吉他手Kerry King還沒有退休。相比之下,他們圈子裡的老猶大也在戰場上犧牲了機車和鞭子。在Alaia無法像年輕時那樣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聲音之後,樂隊更冷靜,更慢但力量更弱的政策仍然很有用。雖然阿拉亞老了,還和老海神一樣強壯,但對聲音的控制還是不錯的,吐字很快,話像錘棒一樣喝。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Slayer是吉他手。© 下載下傳 日本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Slayer在表演時是現場音樂的粉絲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演出結束後,厚臉殺手樂隊主唱告别舞台

由于奧茲·奧斯本(Ozzy Osbourne)的肺炎退場而被召喚去臨時救援的猶大聖徒(Judas Saints)改變了去年11月東京場景的一組不同的歌曲。當然,經典歌曲被唱出來了,他們再次為羅伯·哈爾福德(Rob Halford)尖銳的聲音而汗流浃背。

聲音的退化是人類共同的命運,但這個樂隊從極緻的簡單和美麗,早期工業時代樂觀自信,優秀的華麗自溺,機車尾氣塵埃帶走了嘈雜的音樂配方,時刻像一根強力針,專門針對這個時代特别流行的精神抑郁症狀。

在日本音樂節上,告别Slayer

猶大祭司(右)。© 下載下傳 日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