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作者:開海話養老

第101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 陽朔風光甲桂林

自古以來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風光甲桂林的民間傳說。大多數到桂林旅遊的人,也必須要去陽朔。

同學們昨天在桂林市區觀賞了象鼻山景區。

遊了七星岩和蘆笛岩,都非常興奮。

今天一大早就起來,在食堂吃了早飯就高高興興的準備去陽朔。

志軍從中山裝左上口袋摸出古老的懷表,看了一下人說:

“今天是3月10号,正是三月春光好季節"。

“又詩興大發了麼?抓緊時間出發,下午還要回來喲”!

女生郭紅有點着急的樣子,意思是叫大家快點趕到車站去。

從桂林市區到陽朔約70多km,陽朔屬桂林專區,還是獨立的縣級行政區,是以沒有公共汽車,隻有長途的客車。

同學們要去乘長途的客車,是需要辦理“紅衛兵大串聯的長途乘車證”的。

幸好在昨天廣西師院接待站,已經為同學們辦好了去陽朔的乘車證。

否則,長途車要自己花錢,每個同學要1元8毛錢,這實際上是同學們在學校9天的夥食費。

當時,有個同學總共隻帶了不足10元錢出來,要大串聯兩、三個月回家,可見經費是何等的緊張。

三月初,實際上是農曆的二月初。離江的水就很少。

當時水利建設也比較落後,是以要遊離江,從桂林到陽朔共有水路約50多公裡。

在枯水季節,從桂林出發到陽朔的途中,離江有兩段的客船航行基本上中斷了。

遊船無法正常通行,是以隻有從離江市裡面乘坐一個公交長途車約25km才能到離江到陽朔的下遊這一段,再乘船到陽朔。

上船以後到陽朔約25km左右,在離江當中乘遊船真是心曠神怡,江兩邊的山峰,山巒尤如一幅幅壯麗的山水畫。

當時大家已經看過電影《劉三姐》,對離江的山水留下了極為深刻的美好印象。

在遊船行進一段以後,前面的一段正是拍攝電影《劉三姐》的主要外景地,船上的導遊給了介紹,大家都高興地歡呼起來。

這段的河面比較開闊,山青青,水藍藍,正是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和幾位秀才對歌的地方,電影中,地主落水的埸景重回大海的腦際。

這段江面也是阿牛哥和劉三姐抛繡球的地方。

“多謝了,隻有山歌敬親人,

“竹子當收你不收,荀子當留你不留,

年輕人們浮想聯翩,思緒無限。

這時船上的雪銀似乎和郭紅靠得更近了。

“你們看,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說,還有争議嗎”?

汪小強眼晴直對着胡智兵,對同學們發問道。

在10個同學中,汪胡二人是強硬堅持“峨眉天下秀”,“峨眉山風光是全球最美”的說法的人。

同學們還想繼續争論,是否桂林山水甲天下?

“陽朔碼頭到了,請大家注意安全"!

船頭傳來船夫的聲音。

碼頭上的停車埸有的小型客車一排排,大約有五、六輛。

這種客車是南京生産的“南京牌”貨車改裝一種的小型客車,可以載28個乘客。

在當時有這樣的遊覽客車是非常時髦的!

由于當時是處于特殊的時期,大陸對外還處于比較嚴格的封閉狀态,全國隻有如北京,西安,昆明,桂林,廣州等城市,可以接待少數的外國友人。

我們一行就有10個人,并且持的是紅衛兵大串聯的免費票。

很快就上來了18個人,其中也有幾位,聽聽口音也是外地的紅衛兵。

汽車很快的就開動了,過了一兩分鐘,“導遊"(哪個年代,普通客車還沒有專職導遊)客車上的售票員是兼職導遊。

她是穿着打盼象“劉三姐"的美麗售票員。

她用“挂林國語″為大家講解:

歡迎大家來到陽朔參觀旅遊,請大家看兩邊的山。

“快看車窗右邊,

“哪是美女峰,

售票員把手指向窗外,指向遠處,

27位乘客幾乎異口同聲叫起來:

“象!美!”

車開得很慢,約每小時約20公裡,道路是泥土石子鋪的,

凸凹不平,也有點小的坑坑窪窪。

大概是春節後的雨水很少的原因,也許是駕駛員的技術很好,車還是很平穩。

“哪裡有什麼美女峰?我都沒有看清楚,隻看是好像山峰突突而起,倒十分象《智取威虎山》電影中的奶頭山”。

智兵同學大聲說。

引得滿車乘客轟堂大笑。

“大家快朝左邊看,

“那是駱駝峰,一串串駱駝,響着駝鈴兒,載着豐收的喜樂,正在朝我們走來。

女售票員用金鈴般的聲音向大家訴說。

“呵,這才是陽朔美人峰”!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陽朔風光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離江美景

綽号叫“幺夥咡”的同學發言了,似乎是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認可後的心聲。

全車27個乘客,我們的紅衛兵小組就有10個人,基本上占了全車的一半,是以,大家也熱熱鬧鬧的議論着,成了車上遊覽的主角。

遊覽車繼續往前進,售票員小姐給大家介紹了很多桂林山水天然很像什麼?像什麼的?

有些山峰确實是大自然鬼爺神工造作,很像人工圖畫似的。

可有些就不太象美女售票員的介紹了。

“大家快看,前面是‘月亮山”!

“哇”❗

全車乘客都異口同聲的驚呼了起來!

是的,隻有這月亮山很神奇,山峰的頂部部分,出現一個月亮形狀的大園孔,所處的位置又幾乎接近山頂,山峰的樹林蒼翠欲滴,濃密似雲彩,是一幅神筆妙繪的“烘雲托月”山水畫!

“服了,服了,真是陽朔山水甲桂林”❗

平時很少參與讨論的志軍同學,也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

看來這個月亮山的美景是讓大家看得入神了。

大約又過了十分鐘,遊覽車開到了離江的河邊。

“這裡是劉三姐經常同阿牛對歌的地方”。

售票員介紹說。

河邊有一株需要三人才能合抱過來的黃角樹(闊葉榕樹)。

這是在電影《劉三姐》裡面多次出現的标志性的景物。

給人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由于對主人公劉三姐的贊美和被故事的情節所吸引。

再加上音樂的美妙,讓同學們對這個埸景的印象非常深刻。

但是,走到實地一看。

覺得失望了很多,

樹也那麼小,河也那麼窄,水也那麼少。

在河邊有5,6位少數民族婦女在接待遊人。

她們平時分别坐在一排竹椅子上,邊做着傳統的針線活,如釘制鞋底;縫背包;制秀球等。

有遊客來了,就去接待,或者向遊人推銷手工藝制品;或者邀請客人去乘竹排,照像。

岸邊停靠着六、七個竹筏,上面放有幾個竹椅。

是供人們到江中去,體驗一下劉三姐的生活!

每人需要5毛錢。

這就為難大家了,同學們基本上帶的錢都很少。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這批同學都來自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之濱。

家鄉的江河奔騰、洶湧澎湃、波浪滔天!

比起離江要壯觀美麗多了!

離麗山水是靜态而溫柔之美!

嘉州山河是湧動而粗狂之美!

美女郭紅去問當地的船娘(其實竹筏水手):

“你們離江的水怎麼這麼小”?

“這是枯水期,洪水天,我們的竹筏遊覽活動都會停止二、三個月”!

一位身材健壯的嫂孑搶先回答。

同時右手做了一個劉三姐對歌時常用的手勢。

讓大家快樂的笑了一陣子。

“己經過了午餐時間了,大家可在此就近午钣”。

售票員對大家說。

“半小時後,大家準時上車”。

在岸邊100米處,就是停車埸,埸邊有幾家小餐館和臨時接待站。

同學們都帶了幹糧,主要是接待站為大家準備的镘頭和鹹菜,到接待站去找了一些開水,就在外面的走道上坐下來,完成了午餐。

下午1點過鐘,同學們乘車傳回陽朔碼頭。

傳回的路好象和來的路有一大段不是重複的。

導遊在車上給大家介紹了很多象形的,很美麗動人的桂林山水。

大約30多分鐘就到了輪船碼頭邊。

回去的時候,大家乘船就有了經驗。

盡量不要往在船倉裡坐,在外面的坐位,好觀看離江兩岸美麗的風光。

船是逆水行舟,速度很慢,有兩個淺灘,船工還要用竹槁,用力的撐船,增加動力,才緩慢的上了淺灘。

這是上午我們乘坐到陽朔去的柴油機動船。

可以乘100位乘客,由于機器的馬力比較小,是以在逆水上灘的時候還需要船工用力幫忙。

遊船來到電影《劉三姐》中三姐和地主級秀才對歌的這一段河面。

這裡有比較寬闊的江面,大家看見江上有八,九條竹筏上的漁民在捕魚。

“呵,有漁翁在捕魚”!

眼尖一松同學率先發現了這個埸景,大聲說。

一松家就住在岷江岸邊,一個背靠江邊的叫紅花台碼頭附近,他經常會在家的後小院子裡,就會看打魚的竹筏和小船。

“大高興了,真實呈現了電影《劉三姐》中美麗的阿牛和老阿爹打漁的場景…”!

郭紅和其芳是女生,很少到河邊玩,感覺自己進入了仙境一般,手舞足蹈的議論起來。

幾條竹筏合圍形成一個不規規的圈,竹筏近乎首尾相連,形成圍牆狀态。

漁翁們不停的用腳掌在竹符上抖動,震蕩江面并掀起波浪和響聲,是要把江水藏在石頭縫裡面的魚驅趕出來!

漁翁們嘴中還發出各種囗技般奇妙妙的聲音,這是漁翁平時訓練“魚鷹”(一種專門訓化的捕魚的大鳥)的口笛式的聲音。

主要是呼叫魚鷹回到竹筏上,或者鼓勵和驅趕魚鷹奮勇的去捕魚!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離江淺水灘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離江碼頭

離江

由于是遊船是逆流上行,速度也比較慢,遊船大約離捕魚的園圈有十幾米遠的距離,這也許也是一個離江遊的項目之一。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很快,隻見幾隻魚鷹都捕到了魚,有一隻勇敢而模範的魚鷹,還捕到了一條約有兩斤左右的大鯉魚。

船上的遊客看到此情此景的遊人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很多人是沒有親眼看見過魚鷹捕魚的真實場景的,感到非常新鮮而十分高興。

魚鷹主要生産于江南和兩廣地區,由于廣西和江西地區的魚鷹的體型很大,捕魚的能力很強。

而同學們的家鄉四川曆來都不訓化魚鷹。是以,都要花很貴的錢到兩廣和江西地區來買魚鷹回去捕魚。

魚鷹實際上在捕到魚以後,就會把它吞到肚子裡面,把魚吃掉。

漁民為了讓魚鷹捕到魚而不吃掉,就在魚鷹的頸部栓了一根橡皮繩子,魚鷹沒有人幫助,就難以把嘴裡的魚吞咽到肚子裡去。

隻有漁翁把捕到魚的魚鷹帶到竹筏上,先把魚鷹嘴裡魚收起來以後,再從另外的地方取一條小魚來獎勵。

漁翁把小魚讓魚鷹刁着以後,漁翁就會把魚鷹脖子上的橡皮松掉,魚鷹才能把小魚吃進肚子。

魚鷹捕的魚越多,得到的獎勵就越多,捕魚的幹勁就越大!

有趣的是:

魚鷹也要減肥,好的魚鷹得獎勵多了,太肥了,捕魚就不多了。

懶的魚鷹,捕魚少,運動少,也容易發胖,隻有減肥了,才能捕更多魚。

大海的家鄉地處岷江、沫水、若水三江彙流之處,成都平原的西南部,江河溪流縱橫的魚米之鄉。

在曆史上有十幾個捕魚隊。

捕魚需要六、七條或者十條左右的竹筏或小魚船共同作業,常在河邊露宿,也可以共同防禦地痞土匪的攻擊。

解放以後,捕魚隊經過公私合營建成為捕魚合作社。

大海從小就到捕魚隊去玩,觀察學習捕魚師傅訓練魚鷹的方法,非常感興趣。

大海觸景生情,家鄉捕魚的埸景一幕一幕從眼前閃過。

他在想:

原來離江捕魚也和自己的家鄉是一樣的。

“請大家注意安全,到停車場乘車回去”。

船工的叫聲,把大海從回憶中轉到現實中來。

船到了這段寬闊江面,水流十分平緩,隻行駛20多分鐘很快就靠岸了。

從這裡到廣西師院“文革接待站”隻有将近20多分鐘的路程。

汽車穿行在如詩如畫的桂林山間公路上,同學們内心充滿了幸福和喜悅。

大家情不自禁的唱起了電影《劉三姐》的插曲:

“唱山歌呐,這邊唱來哪邊和,山河好春江水……”。

一路歡笑一路歌。

大家再乘公共汽車到了“廣西師院接待站”。

“呵,時間真快,己經是下午6點正了”。

志軍在師院大門口看了看懷表說。

“太好了,正是食堂吃飯時間”!

胡智兵是有名的“快嘴”,接着說。

“大家就不回寝室了,先去吃飯吧″!

大海對同學們說。

其實,經過一天長達十個多小時的長途旅遊,大家都感到又累又餓又渴,特别是中午飯,大家都吃的不是很飽。

現在吃飯是首要任務。

廣西院師接待站食堂的夥食很好,大家都是中學生,此時此刻才體會到了大學的生活比中學要好很多很多。

當時中學生每個月的夥食費是6元錢,而大學生每個月的夥食費是13元6角。

更為令人感動的是廣西師院食堂的師傅們的服務更是熱心周到,他們知道同學們要去陽朔旅遊,還要乘船遊離江。

還特意專門準備了一道菜,是“離江麻辣魚”。

據說這是離江漁翁用魚鷹捕撈的新鮮魚。

還有桂林的米線。

“這都是特意招待你們從峨眉山、樂山大佛來的紅衛兵的”❗

給大家上菜的師傅胖呼呼的,操着一口重慶語調熱情的說。

一陣熱烈的掌聲,在食堂工作的師傅也高興的笑了起來。

同學們吃得很高興,确實,從内心感謝師傅們的誠意和熱情。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陽朔美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離江漁翁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捕魚圖

悶戀一一小說連載101 在陽朔大串聯

離江魚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