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騰訊2022年Q4淨利潤重回兩位數增長 高管稱AI大模型開發不能一味求快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3月22日騰訊控股(00700.HK)釋出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财報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騰訊淨利潤(Non-IFRS)同比增長達到19%,在經曆了五個季度的調整後重新回歸兩位數增長。2022年全年,騰訊實作營收5545.52億元,同比下降1%;淨利潤(Non-IFRS)1156.49億元,同比下降7%。代表數實經濟的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闆塊收入1770.64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的32%,超過遊戲業務,營收占比創下新高,産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已經成為騰訊穩健增長的雙引擎。

騰訊董事長兼CEO馬化騰表示,2022年降本增效的效果不錯,2023年會繼續堅持在這個方向努力,未來要把降本增效作為一個長期的習慣落實下去。

目前,AI大模型技術在國内外都備受關注,百度和阿裡已先後上線各自的生成式AI大模型産品。《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财報電話會議上,多名投資人問詢了騰訊AI大模型的相關問題。騰訊總裁兼投資委員會主席劉熾平表示,生産式AI領域必須大大推升騰訊的增速。公司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着手開發大模型,目前最重要的是把大模型的基礎打好打牢,大模型的推出需要多個版本疊代,不能一味求快。未來将進一步投資騰訊的基礎模型,也會通過不斷投入來推廣新業務。

2022年Q4業績恢複增長

2022年第四季度,騰訊收入、利潤雙雙顯露複蘇迹象。财報顯示,騰訊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1450億元,同比增長1%;調整後淨利潤297億元,同比增長19%。這是騰訊淨利潤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度回到兩位數增長,營業收入環比連續兩個季度改善。

騰訊表示,在2022年極具挑戰的内外部環境下,騰訊各核心闆塊紮根實體,推動業務增效,開拓高品質收入來源,其中視訊号、社交廣告、海外遊戲等闆塊逆勢增長,積極貢獻新動能,帶動業績恢複增長。

2022年第四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實作營收704億元,同比下降2%。其中,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5%至159億元,排除匯率及與Supercell相關的調整後,增幅為11%;本土遊戲收入下降6%至279億元;社交網絡收入下降2%至286億元。

2022年第四季度,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實作營收472億元,同比下降1%。騰訊稱是由于疫情暴發短暫抑制了支付活動,導緻了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同比增速有所放緩。

不過在第四季度,網絡廣告業務在視訊号、小程式等數字生态創新推動下,重回增長軌道,營收同比增長15%。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17%至214億元;媒體廣告收入增長4%至33億元。

騰訊高管表示,總體來看今年中國消費市場恢複前景,廣告客戶基本上持謹慎樂觀的态度。對于騰訊廣告營收貢獻較大的有電商平台、快速消費品、遊戲等行業。“某些大型電商平台在過去幾個月已經恢複在騰訊的廣告投放,遊戲開發商也可以通過騰訊的小遊戲平台推廣自己的産品,快速消費品商家也可以從微信的平台上獲得更高的點選量和點選購買率,實作他們的營銷效果。”

騰訊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收入成本同比下降4%至831億元。收入成本占比從2021年第四季度的60%下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57%。其中,增值服務業務收入成本同比下降4%至353億元;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成本同比增長11%至137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成本同比下降10%至314億元。

另外,2022年第四季度騰訊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同比下降47%至61億元,占營收的百分比從2021年第四季度的8%下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4%。一般行政開支同比增長12%至273億元。

視訊号使用時長超朋友圈

财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騰訊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數為13.13億,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0.3%;QQ終端月活數5.72億,同比增長3.6%,環比下降0.4%。微信總使用時長于2022年間持續增長。小程式和視訊号使用時長分别為上年同期的兩倍和三倍,均超過朋友圈使用時長。小程式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交易平台之一,2022年交易額達數萬億元人民币并為實體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視訊号的廣告位數量有大幅的增長,且每千次廣告展現所貢獻的營收要高于朋友圈廣告和其他兩款短視訊産品的每千次廣告展現所貢獻營收。”騰訊首席戰略官詹姆斯·米歇爾(James Michelle)在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不過視訊号的廣告數量相比公司其他服務以及競争對手的短視訊服務還非常少,但客戶的回報非常積極。

“視訊号目前平均每位使用者的觀看時間仍然遠低于主要競争對手,但增長一直在持續,增速是朋友圈使用時長的1.2倍。”劉熾平在财報電話會議上透露了視訊号的增長情況。他表示,取得這一增速是因為不斷改進的算法,創新力不斷提升的内容創造者社群,以及不斷增長的高品質内容。“平均觀看時長的增長會帶來廣告投放總金額的減少,但是每個機關觀看時長的變現不一定會減少,也就是說如果某一位使用者的觀看時長是30分鐘,而另一位使用者是150分鐘,頭30分鐘的每個機關觀看時長的變現價值可能會比後面的觀看時間價值更高,是以我們認為目前所看到的營收轉化方面的機會還是非常不錯的,還會持續推動觀看時長的增長,然後挖掘變現增長的潛力。”

在視訊号的直播帶貨方面,騰訊相比較競争對手采取了重營運的方式,在使用者服務和物流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資源。對此劉熾平表示,電商業務所要求的營運團隊确實更大,騰訊确實為此做了準備,即便如此,依然處于盈利的狀态,因為相比收益而言,成本相對較低。“我們的重點将會是為客戶打造更多工具來替代團隊的作用,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就能夠實作這樣的效果,提升我們的營運效率。我們也會運用既有的基礎設施,包括小程式的各類品牌商,它們也能夠助力提升營運效率。”

AI大模型是增長加速器

近期熱議的AI和ChatGPT在财報電話會議上也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劉熾平表示:“這個領域必将大大推升公司的增速,因為騰訊的業務主要是社交、通訊和遊戲,服務使用者的需求中,包含着高品質内容的需求,生成式技術和基礎模型技術能夠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補充作用。是以,公司必然會投入各類資源來打造自己的基礎模型技術,未來也會應用于各業務當中,可能會催生公司的新業務。”

據介紹,騰訊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着手開發大模型,但希望沿着正确的路線踏實前進,不急于求成,先打好基礎,再追求新進展。

“我們的第一款産品将會是多次疊代之後的産品,整個過程将是長期的。聊天機器人隻是我們未來釋出的衆多産品中的一種,我們視其為長期的發展機會,而非迫切需要解決的威脅,我們視其為工作重點,但抱着久久為功的态度。”劉熾平還表示,在AI大模型領域,騰訊具備打造有競争力産品的實力,因為騰訊有使用場景的資源,有資料方面的優勢,有雲計算基礎設施方面的加持,有打造人工智能應用,為既有業務提供輔助方面的長期實踐。

在基礎設施方面,騰訊有足夠的晶片來打造基礎模型技術。騰訊還擁有強大的雲業務和相關技術,以可拓展和高密度的方式來調整和使用晶片,打造能夠滿足性能的晶片叢集來訓練大型的,以及随疊代數量增長而複雜型不斷增長的基礎模型。

“此類技術研發也将推動騰訊既有業務的增長,提升變現能力,利用生成式内容精準對标使用者需求的特點,不斷優化廣告産品效果、提升營收轉化率、提高内容業務和平台的營運效率、為内容制作者和公司創造價值、提升使用者參與度等等。而随着業務模式的不斷優化,我們預計也将出現新的增長機會。”劉熾平表示,“這個領域為我們創造了非常令人興奮的機會。”

财報顯示騰訊在繼續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第四季度研發開支同比增長13.5%,全年研發開支達到614億元,2019年以來,騰訊累計研發開支已經超1826億元。這些長期投入夯實了騰訊自主創新底層能力,為長期可持續高品質增長貢獻了持續動能。

并且,資料顯示,騰訊正大力投入人工智能與雲基礎設施建設,将AI能力不僅應用到工業質檢、智能制造等産業場景,還應用于醫療、助老、生物多樣性保護、農業等多個社會領域,解決社會痛點。在AI大模型(預訓練大模型)領域,騰訊混元AI大模型覆寫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多模态等基礎模型和衆多行業與領域模型,還推出了萬億中文NLP預訓練模型,未來騰訊将繼續投入大模型技術以促進産品創新及營運效率。

對于AI生産内容的投入是否會對騰訊的利潤率産生重大影響,詹姆斯·米歇爾回應稱:“大語言模型方面的成本是一種固定成本,同創造的營收相比,這部分成本确實不小,但不會對利潤率産生重大影響,其他公司無論大小也需要負擔這樣一筆固定的成本,相比其他業務所提供的使用者補貼之類的相關成本,我們認為這部分成本是合适的。”

金融科技或成為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

财報顯示,2022年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至1771億元。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金融科技服務收入由于支付金額的增加而增長。在财報電話會議上,騰訊管理層談到,金融科技服務可能成為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

據介紹,在金融科技方面,騰訊經曆了監管的審查,監管方詳細了解了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并提供了業務調整方面的指導,幫助騰訊完成合規方面的工作,以符合監管意圖。騰訊也向監管方詳細地解釋了業務模式,包括合規方面的努力、風險管理方面的做法、為使用者創造價值的宗旨、同有資質的機構進行合作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優化了合規方面的做法,監管方對于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和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确了未來常态化監管的方向。公司的金融科技也将随着整體經濟的增長而持續增長,并且不斷提高實力和服務品質,為社會消費,商家經營活動提供助力。”劉熾平說道。

在營收轉化率方面,劉熾平表示,騰訊金融科技的商業變現水準将維持穩定,也會考慮推出增值服務,為具有更高變現率的商家提供工具,助其提升營運效率,在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提升騰訊金融科技的變現率。

詹姆斯·米歇爾介紹到,總體上來看,騰訊的支付業務增長跟消費增長是同步的,兩位數的增長是非常理想的增速。推動增長的因素包括了交易量的增長,也同消費領域的變化息息相關。在金額科技業務的營收轉化率方面,騰訊不想提高基礎傭金率,更希望通過改善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來獲得額外的收入。騰訊會專注于幫助商家将産品覆寫更多消費者,幫助他們更便利地交易,提升購買率,提高每單銷售金額,“如果這些我們都能做得很好,提高商業變現才說得通。此外,推升該業務的增長還需要依賴與有資質的合作夥伴共同推出貸款、理财和保險等金融産品”。

劉熾平也透露:“包括财富管理産品、貸款、保險等新的金融産品,長期來看,我們認為也是有機會的。但是需要更多關注合規和風控方面的問題,也需要同具備資質的機構進行合作。”

海外遊戲業務規模已達國内遊戲業務的一半

過去遊戲業務一直是騰訊的重要增長引擎,但在國内市場,騰訊遊戲業務因為未成年保護措施的實施以及較少釋出新遊戲,經曆了一段調整期,在2022年騰訊國内遊戲收入同比下降4%至1239億元。不過,騰訊在國際遊戲市場卻實作了相對較好的增長。2022年,騰訊國際遊戲收入增長3%至468億元,排除匯率及與Supercell相關的調整後,增幅為5%。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騰訊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5%至159億元,排除匯率及與Supercell相關的調整後,增幅更是達到11%。

“過去一年中我們的海外遊戲公司投資和收購工作出現了放緩的情況,但是回報是非常豐厚的。”詹姆斯·米歇爾表示,目前海外遊戲業務的規模已經是國内遊戲業務的一半了,多個産品釋出也非常成功,比如與Riot公司合作釋出的《無畏契約》(Valorant),以及小型工作室的合作,比如與Stunlock合作釋出的《吸血鬼崛起》(V Rising),并表示騰訊還會持續投資海外遊戲公司。

但詹姆斯·米歇爾認為,騰訊在國際遊戲行業的發展不是陷入了低增長的模式,而是因為去年是一個過渡期,跟疫後增長不振有關系。“騰訊遊戲業務在全球的布局非常積極,多款遊戲都取得了非常好的表現。我們具備結構性的競争優勢,包括公司在國内市場的開發能力,以及騰訊處于多平台化趨勢的發展前沿,可以将遊戲轉化為服務,而非僅依賴收費模式。我們專注于開發優質遊戲産品,尤其是生命周期長、玩家競技強度高、内容驅動元素多的産品。在遊戲有效營運方面,相比簡單的出售産品,遊戲服務需要提供更多實實在在的支援,需要更多投入,我們希望提升在1500多億美元遊戲前市場中的份額。”

在國内遊戲市場方面,騰訊方面表示,版号定期準許機制的恢複确實反映了監管的常态化,今年到目前為止,騰訊已經收到了6個遊戲版号。

(編輯:張靖超 校對:彭玉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