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作者:澎湃新聞

3月22日,“世界水日”當天,由世界自然基金會與澎湃新聞共同主辦的“守水護源,重塑長江”《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專題解讀在上海召開。

多年來,世界自然基金會持續緻力于長江淡水生态系統的保護研究和實踐工作,保護濕地,守護江豚、魚類與百萬隻水鳥的穩定栖息地,以提升流域生态系統的服務價值。

據了解,世界自然基金會2018年探索研究并搭建“長江生命力指數”概念架構,跟蹤長江淡水生态系統健康狀況,助力長江大保護、長江經濟帶建設及長江流域高品質發展。世界自然基金會于2020年釋出第一份《長江生命力報告》,在國内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2022年,在第一份《長江生命力報告》基礎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再次聯合相關研究機構對長江生命力指數進行了優化提升,并增加了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對長江流域的影響和評估等相關内容,釋出《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

以下是2022江豚科考隊隊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的主旨分享全文:

謝謝主持人!我是郝玉江,來自中科院中生生物研究所,長期從事江豚保護研究工作,過去已經進行了四次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我參加了其中的三次。第一次2006年,2012年第二次由于我在國外,沒有參加。2017年我有幸作為科考隊現場總指揮。

2022年考察,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組織下分成了四段四個科考隊,我擔任第一個科考隊,從宜昌到城陵矶段的隊長。今天很高興與大家分享,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特别剛才聽了任主任和陳院長的報告,了解到了長江生命力評估的體系。

我也很應景地起了個題目,長江江豚: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剛才聽了兩個報告以後,這句話真的沒錯,長江江豚是長江中最高等的生物,水生哺乳動物、鲸類動物,智力水準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是最高等的生物,而且有非常漂亮非常迷人的笑臉,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甚至把它的笑稱為“長江的微笑”。因為它正好處在生态系統的頂端,如果把長江生态系統看作一個寶塔的話,它是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寶塔頂端的一顆明珠。

是以,它确實是長江生态系統的旗艦物種,同時它的種群興衰也代表了長江生态系統的健康,或者是生命力健康的狀态。是以說,它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楊河拍攝

就在今年2月28日,農業農村部正式釋出了2022年長江江豚科考結果,結果顯示江豚新的種群數量統計為1249頭,這個資料釋出以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科考是如何進行的,這個資料是如何獲得的,怎樣解讀這個資料,這個結果對我們下一步的保護工作有怎樣的訓示作用。

江豚種群實作一定程度的增長

首先回顧一下這次考察的時間、範圍、内容。這次考察是第四次科考,這次科考從考察時間範圍來講,和上兩次稍微有所差別,前幾次基本上都是在秋冬季11、12月份進行,這次提前到了9月份。但是從長江水位狀态來看,跟原來是差不多的,去年正好面臨長江極端幹旱,水位比較低。考察一般是安排在枯水季節進行,雖然時間上提前到了9月份,但是長江水環境和枯水季節非常像。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中科院水生所提供

範圍是一樣的,主要是長江幹流,長江江豚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流,和鄱陽湖、洞庭湖,是以幹流的範圍就是從宜昌到上海,兩個通江湖泊,鄱陽湖和洞庭湖,這次又專門增加了漢江的考察。考查内容和原來類似,主要任務是考察江豚數量,考察數量有什麼樣的變動,二是分布區是不是發生了變化,三是長江江豚的生存環境是不是發生了變化。

考察基本使用各地的漁政船,我們團隊用的是020漁政船,以及荊州的漁政船025。幹流考察用大平台,在湖區一般是小型漁政艇,在鄱陽湖還使用了漁船。考察方法和原來基本保持一緻,最主要的考察是通過眼睛和望遠鏡進行考察的截線抽樣法。江豚作為齒鲸類動物,它的發聲非常頻繁,通過記錄它的聲音來估量它的數量,叫做被動聲學考察。

此外,這次考察增加了所謂的影像輔助系統,在考察船前面安裝全景攝像頭,對考察過程中江面的人類活動、岸帶環境、江豚可能出現的場景都會記錄下來。此外,我們還使用了環境DNA的方法,同對水質進行檢測。

考察方案和原來有所不同,原來3次考察都是兩艘考察船,實行雙船雙程的考察,從武漢出發到宜昌,宜昌到上海,上海再傳回武漢。這次在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統一上司下,從宜昌、城陵矶、湖口、南京、上海,共分成四段,每段有兩艘考察船執行。時間我們和原來比縮短很多,原來一次考察下來大約38-40天,這次幹流的考察基本上在一個星期,基本上七八天左右的時間就結束了,不同段稍微有所差別。

兩個湖區考察原來也是兩個船全部搞完,這次兩個湖區考察采用了分段方式,分成了四段進行雙程考察。支流主要是單船雙程,漢江做了單船單程考察。考察方案有所差別,但基本考察技術手段和之前的三次是完全一樣的。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楊河拍攝

很多人最感興趣的是,江豚種群數字是怎麼統計出來的,是不是數出來的?我說是的,是數出來的,但也不是,實際上是計算的結果,這就是最原始的記錄資料。

第一行是長江幹流、鄱陽湖、洞庭湖、漢江所有航行裡程加起來的裡程數量。第二行是考察的原始資料,每一段考察看見江豚的次數和頭次,因為有群體,第一行是看見多少次,第二行是看見多少頭次,下面括号裡藍色的是代表2017年在這個江段看到的江豚頭次。從原始資料來看還是很明顯的。

2022年在長江幹流、鄱陽湖、洞庭湖的結果來看,江豚種群數量都比2017年有明顯增加。但是這不是給出的最終結果,而是多船重複多次考察的原始資料。下面還有聲學探測結果,從聲學結果來看,确實都高于2017年資料。雖然原始資料不是最終的結果,但給了大家初步的印象,2022年結果确實要比2017年有明顯增加。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中科院水生所提供

到底怎麼計算?方法思路非常簡單,原始資料大家剛才看到了,江豚是生活在水裡的,95%以上的時間都是在水下的,用目視的方法來看江豚,看到的是部分江豚,實際上還有看不到的江豚。最主要的是估算我們看到江豚的機率,或者有多少江豚沒有被看到,就是所謂的觀察機率G0值。觀察機率和距離有關系,越遠看到它的機率越低,越近看到它的機率越高。估算出觀察機率以後,會估算考察範圍有多大(有效帶寬),相當于考察面積有多大。

有了原始資料的數量,又知道了面積,很簡單一算就算出江豚密度了。考察範圍并不是江豚全部的生活區域,而是采用截線抽樣方法。在估算長江中适合江豚生活的栖息地面積有多大,知道密度又知道面積,一乘就出來了數量。

最終數量基本是這樣算出來的,這是非常簡單的思路,但具體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有很多參數的校準校正,确實有變動的範圍。最終給出了每個江段的數量,幹流595頭,鄱陽湖492頭,洞庭湖162頭,真正的江豚是不是這麼多頭呢?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楊河拍攝

當然不是,這是計算的結果,是最可能接近于它真實的代表種群數量的計算結果。我們的結果用同樣的方法和相近時間段進行考察後,用于種群動态監測的比較。最終的結果是1249頭。這個結果和2017年1012頭相比,從資料上有明顯增加,确實有顯著性差異,代表江豚種群實作了一定程度的增長。

為什麼采用被動聲學考察?江豚作為齒鲸動物,在水下聲呐就是它們的工具,它眼睛發揮的作用是很小的,特别在水下,主要靠發聲來探測環境,包括捕魚、躲避船隻。通過被動的聲學記錄儀進行記錄,考察過程中采用兩種方法,船白天航行的時候,采用移動式被動聲學考察,在船的尾部有一根長纜繩,纜繩上挂着兩個A-tag,聲音記錄儀,通過記錄儀記錄江豚的聲音,兩個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同一個江豚發出聲音以後會被這兩個A-tag記錄到,它們之間有一定的時間差,可以判斷江豚的遊動方向,根據方向軌迹在聲捕圖上出現平滑的曲線,就可以判斷是一頭江豚出現,可以通過聲學監測的方法估算江豚的方法。晚上船是會停下來的,我們會在船邊放一個聲學記錄儀SoundTrap,它隻能記錄江豚相對的聲音,隻能相對估計在這個區域江豚有沒有,或者相對數量有多少。

長江幹流的江豚分布更加連續

接下來看一下結果,從長江幹流的情況來看,江豚分布和2017年相比更加連續,綠色的位置是表示發現江豚的位置,從整體結果來看分成了三個自然段,中段、下段數量最多,上段特别是武漢以上江段,栖息地更不連續一些,但武漢以下江段栖息地比較連續,比較完整。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楊河拍攝

在考察過程中,我們發現所謂江豚分布的高密度區,包括湖北、洞庭湖口(城陵矶)黃石荊江門、安慶保護區、蕪湖黑沙洲,南京保護區,這些區域江豚分布比較大。在包括宜昌葛洲壩、嘉魚簰洲灣、鄂黃大橋、銅陵保護區、揚州三江營,這些江段的密度相對比較高。

從長江幹流母子豚的分布情況來看,2022年這次考察是在曆次四次考察中發現比例最高的,甚至高于2006年的考察,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這個結果預示在未來階段,江豚的增長是非常有希望的,說明繁殖狀況非常不錯。從結果來看,發現母子豚機率比較高的地方包括宜昌,荊江門、洪湖、鄂州、戴家洲、安慶、銅陵、南京江段,母子發現的機率比較高,去年為什麼母子發現機率高我們也分析了一個原因。

第一觀察條件好,去年9、10月份和之前相比,考察時間提前了3個月,小江豚的出生時間一般是5、6月份,這時候小江豚和媽媽的身體比例是比較大的,更容易發現是母子豚。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楊河拍攝

當然,這一資料更真實地反映了江豚的出生比例,是令人振奮的資訊。這裡展示的是洞庭湖的江豚目擊率,簡單了解為一公裡看見江豚的數量。從2006年開始監測,從2006年到2009年都是快速下降的,2009年到2015年基本保持平穩,雖然看着資料有所上升,但資料本身會有一定的誤差,基本上變化不大。但2015年之後目擊率明顯增加,2022年考察每公裡達到了1.59頭,資料增長非常明顯,非常令人振奮。

洞庭湖的江豚主要是分布在東洞庭湖,像鹿角、鲇魚口密度相對較高,這個區域基本呈現連續性的分布。去年受極端幹旱的影響,有些江豚進入到洞庭湖的支流,包括湘江、松滋河也有江豚發現。

鄱陽湖江豚分布,目擊率有波動,但基本比較平穩,沒有像洞庭湖快速下降的過程,整體過程是緩慢性上升的狀态,比較穩定,但目擊率比洞庭湖高很多,因為是在枯水季進行的考察。枯水季節的時候,江豚基本上都集中在湖區的主航道,鄱陽湖是非常典型的季節性湖泊,在豐水區像海一樣,所謂“豐水一片”,在枯水期是小河溝,是以“枯水一線”。江豚被迫壓縮到主航道,是以目擊率非常高,最高的時候接近于3,每考察公裡接近3頭江豚,密度非常高。

從整體結果來看,比較穩定緩慢性上升,當然2022年的升高也跟去年極端幹旱有關系,去年是鄱陽湖非常幹旱的年份,江豚分布非常集中。去年考察期間正值極端幹旱,江豚主要集中在主航道,都昌朱袍山至諸溪河口。受極端幹旱的影響,鄱陽湖主湖區比較淺,一部分江豚想通過主航道進入長江,有一部分出不去的往上走進入鄱陽湖支流,包括贛江、信江都發現了江豚。

考察小結的總數量1249頭,呈現種群恢複,每年增長平均增加4.3%,這非常令人振奮。畢竟數量隻有1200多頭,是以極度瀕危的狀态沒有得到改善,後續保護任務非常重。從分布情況來看,幹流595頭,鄱陽湖492頭,呈現一定增長,洞庭湖增長非常明顯,洞庭湖2017年考察結果是110頭,這次考察增加到了162頭,增加非常明顯。從分布模式來看,幹流基本和原來一緻,但更加連續了,所謂的分布空白區變得更小更少了,武漢以上和南京以下的分布相對破碎化一些。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楊河拍攝

非常令人振奮的是2022年考察中,母子豚數量增長非常明顯,分布區也增加了,預示着種群有較好的恢複。

江豚種群回升趨勢與生态變化吻合

四次考察,2022年這次考察是第一次止跌回升,消息非常令人振奮,大家也在思考到底是哪些因素對江豚恢複産生了積極作用。剛才我聽陳院長報告也學到了很多,我是從我們的角度了解,從他的角度劃分成三大類效果會更好。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楊河拍攝

按我整體的思路來講,首先是發展理念變化,特别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理念。“長江大保護”概念在逐漸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生态優先”發展理念,對長江生态環境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在“長江大保護”理念的指引下,相關一系列法律法規出台,包括最重要的是“十年禁漁”,對江豚來講是非常好的利好消息。出台了《長江保護法》,系統性地對長江的生态保護、水文生态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1年,江豚正式更新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等級提升。由于相關法律保障,對長江生态修複的管理逐漸加強,包括保護區管理加強,目前在長江已經建立了8個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些保護區沒有真正有效發揮生态環境和水生生物保護的作用。

過去這些年,保護區管理能力不斷加強,對長江采砂的管理、規劃、岸線整治、複綠、生态修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重要的是全社會參與,江豚是明星動物,很多人非常喜歡它,令人着迷的微笑成為很多民間保護組織的保護對象。

我們最早在1996年成立了第一個基金會叫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那時候是孤勇者,非常孤獨,隻有這個NGO組織。但在過去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有幾十家NGO組織建立起來。包括開展協助巡護,十年禁漁有些漁民轉産以後成為了巡護員,積極參加長江生态環境、水生生物保護、江豚保護等相關工作。

從種群發展變化規律來看,江豚種群快速下降的過程正是長江開發最嚴重的時候,包括碼頭建設、航道整治、城市濱江帶建設等等。這一過程對江豚的栖息地、生存環境幹擾最大。過去幾年環境慢慢恢複,江豚也在不斷适應被改變的環境,種群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恢複。這是目前江豚種群止跌回升粗淺的解讀。

從四次考察的結果來看,長江江豚種群變化模式是一緻的,尤其從長江幹流的數量來看,從2006年到2012年快速下降,2017年相對比較穩定,沒有明顯下降,2022年出現了相對明顯的上升,趨勢跟長江整體生态環境變化非常吻合。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我更堅定地認為長江江豚就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其種群變化過程和長江生态環境的變化非常吻合。

保護江豚,就要恢複長江的自然生命力

考察結果有什麼啟示?讓我們意識到保護的方向是對的,堅持綠色發展、生态優先,促進長江生态環境的恢複,這是保護長江最有效的措施。要保護江豚,就要恢複長江的自然生命力。

1986年大陸第一次提出對長江江豚、白鱀豚的保護措施,當時提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就地保護,保護自然生境、保護自然栖息地,建立保護區。從1986年就提出來了,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保護區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最近随着長江大保護工程的推進,長江生态環境逐漸出現恢複,江豚自然種群也開始出現回升。

另外,在過去很多年我們逐漸推動了遷地保護,目前已經建立了3個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區,種群數量達到150多頭,為物種保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在人工飼養繁育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有多頭江豚在人工環境下出生并存活,建立了相對比較完備的人工環境飼養管理技術。這是國家長江江豚保護的技術體系,對推動長江生命力恢複,江豚種群的保護和恢複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過去四次,尤其是2022第四次考察,我對長江江豚保護提出了幾條建議,很多和陳院長提的是一緻的,但陳院長從長江生命力三大名額上來講的,第一排基本上是講環境的。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郝玉江:江豚是長江生命力的晴雨表

楊河拍攝

一、恢複長江的自然岸線、保護自然長江,保護長江江灘非常重要。

二、確定江湖連通,恢複暢通長江。現在長江大部分被阻隔了,隻有鄱陽湖、洞庭湖跟長江相通,其他的都有閘口控制,水生生物的洄遊通道都被阻斷了,希望能恢複暢通的長江。

三、規範長江航運,建立甯靜長江,噪音對長江江豚的聽力、聲納能力産生比較大的影響,航運需要規範,這是對國家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經濟命脈,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對長江江豚航運進一步規範,包括航道,包括減速、數量、技術提升等,建立“甯靜長江”。

四、控制污染,對點源污染的控制非常明顯,現在面源污染是需要關注的重點,希望通過保護行動恢複清潔的長江。

五、提升遷地保護,現在有3個遷地保護區,規模已經不小了,希望下一步進一步提升遷地保護區的品質、管理效能。另外,由于長江自然環境的恢複,希望能夠逐漸實施遷地保護種群逐漸野化放歸,促進自然種群的恢複。

六、極端氣候變化,現在看來極端氣候對長江流域水生生物、水生态、水環境影響非常大。去年我們組織了兩次救護活動,一個是在鄱陽湖,由于極端幹旱,大量江豚被集中在沙坑裡,我們用了将近1個月的時間,把111頭江豚,在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的指導下,在江西漁政部門的協調下從鄱陽湖轉運出110多頭江豚,從沙坑裡轉運到主航道裡,避免了比較大的損失。在天鵝洲保護區由于極端幹旱,江豚的種群數量密度太大,将27頭江豚從保護區裡轉移出來,轉移到其他的遷地保護區。這是以後需要關注的問題,但除了整體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外,(針對)江豚保護要建立應急救護機制。

七、加強多方關聯,長江情況大家都非常清楚,涉及到各個部門。長江江豚物種保護歸農業部門管理,保護區是林業部門,另外還涉及到航道、海事、環保等多個部門。希望在長江大保護行動統一上司下,能建立起協調機制,特别是在長江保護法推出以後,大家的法律依據是一樣的,更容易協調。

八、全民參與,過去幾年感觸最深的是很多NGO組織加入到長江江豚保護中來。保護長江江豚就是保護長江生态環境,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态系統健康的訓示物種,是生态多樣性的旗艦物種、傘護物種,對它的保護就是保護長江。隻有全民參與才能真正促進長江生态系統恢複。

我相信,通過去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給了我們非常積極的信号和信心,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保護好長江江豚,保護好母親河長江,讓長江江豚美麗的微笑永遠留在長江中,使長江永遠成為人類和它們和諧共生的家園,謝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