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作者:中國吉林網

【經典繪本導讀】系列-第605号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閱讀推廣人 石頭

一、内容簡介

一隻小毛毛蟲孵化出來後感覺很餓,就開始尋找吃的,起初它吃種類很少,隻是在蘋果上咬了一個小洞,随後的每天它越吃越多,到了第六天,它吃了10種不同的食物,由于吃的種類太多,又是一些不太健康的食物,毛毛蟲覺得肚子很疼。第七天,它吃了一片嫩嫩的綠葉子,舒服多了。毛毛蟲長大了,給自己織了一個繭,幾天後蛻變成了美麗的蝴蝶。

二、繪本資訊

書名:好餓的毛毛蟲

文圖:[美]艾瑞克·卡爾(Eric Carle)

譯者:鄭明進

出版社:明天版

适讀年齡:0-2歲、3-6歲

出版日期:第1版 (2008/04/01)

原版日期:1969年

三、閱讀目标

1、能說出毛毛蟲基本的四個成長過程,說出最後毛毛蟲變成了蝴蝶。

2、能說出不同日期與對應的食物及數量。

3、能知道吃東西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會不舒服。

4、能主動猜測推理故事情節的發展。

四、導讀與導引

【封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解析:

封面,那個紅腦殼、綠身子、高高地弓起來走路的毛毛蟲,身體裡用足了勁要長大的自己。但側臉的毛毛蟲大大的眼睛透着渴望,也透着一點畏懼,外面的世界足以讓它生畏!不僅毛毛蟲害怕,人類有許多人也不喜歡它,或許是源于它毛骨悚然的醜陋外表,但這本書上畫的毛毛蟲卻色彩鮮豔,看起來一點都不讨人厭。

這本書原版出版時間在1969年,2008年引進大陸,可謂是世紀經典之作了。艾瑞·卡爾爺爺喜歡描繪那些自然界真實的生命,這本書也不例外!

講讀:

封面上這隻毛絨絨的綠色多腳小蟲子,正弓起腰向前爬行,看它紅色的小腦袋上,這兩隻瞪圓的眼睛是在渴望找到什麼呢?

我們走進這隻“毛毛蟲”來認識它的特征:

一節一節的身體(與毛毛蟲吃的東西越多越長相聯系);

紅色的臉(肚子疼臉變成橙色);

身上有很多很多毛毛(是以叫毛毛蟲);

互動:

1、看到封面上紅腦袋、綠身子、弓着背的毛毛蟲,是不是覺得大自然中的毛毛蟲也如此可愛?

2、這隻毛毛蟲是怎麼出生的?它喜歡吃什麼呢?

3、知道毛毛蟲喜歡吃什麼嗎?毛毛蟲長大後會變成什麼呢?

【環襯】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解析:

環襯往往會與故事遙相呼應,你注意到了嗎?細心觀察,會發現這些色塊其實就是書中各種食品的顔色!而白色的洞洞就是它吃掉的部分。看來,毛毛蟲不但啃透了各種食物,還啃穿了畫家的顔料盒哩!

講讀:

這是一些色彩斑斓的不規則方塊的堆積,就像是一塊塊布頭雜亂無章的拼接着,并且這些色塊上還有許多白色的圓圈,像是被挖空的,不禁讓人問道:為什麼會有洞?

這些洞洞是什麼形狀的呢?圓圓的點。這些圓點有什麼顔色呢?數數有多少種?

互動:

1、環襯中的實心白點和空心彩點是什麼意思?

2、我們看到有一排排不同顔色的小圓球羅列堆積在下面,那麼這些小圓球是哪裡來的呢?

3、這些不規則彩色的方塊是什麼呢?

【扉頁】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解析:

扉頁中,又有很多彩色的圓球羅列起來,似乎和剛剛的洞洞有點聯系。

看過後文後知道,原來環襯中彩色的不規則方塊是食物,洞洞是被毛毛蟲吃掉的。而扉頁中一個個圓球,正是毛毛蟲吃的食物,整齊地羅列起來,也讓人有一種“累積”的感覺。

這本書已經發行了繪本、紙闆書、立體書、原版英文書和點讀筆書等多種形式的版本。這個故事之是以被制成多種形式的版本,就是因為它不但有創意還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與判斷力,還是一本充滿“詩情和創意”的圖畫書。

講讀:

扉頁中就像是一個容器堆滿了好多彩色的小球球,堆積了多少層呢?這些球球是什麼呢?這裡的彩色的圓球狀很多,代表着毛毛蟲吃掉的食物之多。

傳回環襯,原來環襯中彩色的不規則方塊是食物,洞洞是被毛毛蟲吃掉的,而球球原來正是毛毛蟲吃的食物。

結合環襯,我們會簡單問小讀者有什麼形狀和顔色,然後告訴他們哪些是空心的圓形,哪些是實心的圓形,讓孩子通過視覺進行對比。

互動:

1、扉頁中許多彩色圓點代表什麼?

【第1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獻給我的妹妹克莉絲塔

解析:

作為版權頁,我們引入《好餓的毛毛蟲》的三本不同種類的版本,讓小讀者對版本有最直覺的印象。信誼精選(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好餓的毛毛蟲》(洞洞書),由鄭明進翻譯,開本是298*210mm。還有180mm長度的紙闆書和手掌大小的迷你書。

大開本适合講故事、普通的閱讀;紙闆書很厚,引導孩子知道“撕紙”的概念,但由于很厚不會撕壞;迷你書旅行用,書自然是越小越好。孩子的手比較小,不适合看大書,是以需要小開本的書。至此,引入了文字、開本、材質等三個概念。對于小書蟲而言,卻是一個進步。

這本《好餓的毛毛蟲(立體洞洞書)》也已經全新出版,加上了立體頁面的特殊設計,使故事中的物品更加生動、活潑,實為一本不可多得,且能讓幼兒享受多種閱讀樂趣的圖書。

講讀:

金黃色的太陽爺爺微笑地高挂在天空,看着我們。天空一片明亮,這是一個明媚的白天。

給小讀者展示手中的繪本,讓小讀者分辨這是一本什麼類型的繪本。這是一本小讀者非常喜歡的洞洞書。可以把小手指伸進洞洞中去體驗大小和深度,增強對空間感的認知。

互動:

1、這個故事有幾種不同版本?都是什麼?

【第2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月光下,一個小小的卵,躺在樹葉上。

解析:

故事的開篇很溫柔、很夢幻、很溫馨且帶有一點點詩意,柔和皎潔而朦胧的月光透過濃郁的樹蔭,照在這片大樹葉上,葉子中間有一顆小小的白色的橢圓形的卵,月亮投來溫柔的笑臉,好像在祈禱這個蛋裡的寶寶健康生長,而這片大葉子,像不像一隻托起蛋寶寶的手,保護着蛋寶寶,就像我們孕育自己的寶貝一樣,細心呵護,靜待花開。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這張深色的圖檔中找到那個白白的蛋,白白的蛋和大大的月亮之間的一個對比,那顆蛋看起來是那麼的小。

入夜的整個畫面色調偏暗,樹幹是咖黑色,天空是藍黑綠,連平日皎潔的月光也變成淡藍黑色,平日綠色的樹葉也變成黑綠色了,就在這麼一個陰涼的淩晨,一顆小小的卵開始了他一生的旅程。

這顆卵是怎麼在樹葉上安家的呢?蝴蝶在每年的春末夏初會将卵産在幼蟲喜食植物的葉面上,然後為幼蟲準備好食物。

講讀:

故事從一個月夜開始,毛毛蟲來自于一個躺在葉子上的小蛋。月光下的晚上很冷,毛毛蟲還是寶寶,要躲在白色的、小小的蟲卵裡,才更安全和保暖,就像剛出生不久的孩子裹在小被子裡一樣。

你從第一張圖上看到什麼?月亮、葉子、樹和白色的蛋。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躺在葉子上。那這會是什麼蛋呢?

讓我們去故事中找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吧!

媽媽可以輕輕地說“噓”天黑了,讓寶寶明白晚上需要安靜。可以延伸提問蛋是怎麼來的呢?引導寶寶回答。

互動:

1、讓孩子從頁面中,觀察都發現了什麼?樹葉上躺着什麼(重點突出有一個卵)?還看到了什麼?知道這是什麼時間(通過觀察到有月亮)?

【第3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陽升起來了。“啵”的一聲,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裡爬了出來。

解析:

毛毛蟲是怎樣從卵裡出來的?引導孩子們說出“啵”這個像聲字,随着“啵”的聲音,毛毛蟲從白色的殼中,脫殼而出。媽媽可以将“啵”提高一下音量,告訴寶寶天明了,可以說話了,不需要安靜了,讓他明白夜晚和白天的不同。

太陽的力量讓這個殼“啵”的一聲炸開,一條又瘦又小的毛毛蟲從卵殼裡面鑽出來啦。

和連綿的大地及放射光芒的太陽相比,毛毛蟲的樣子是又小又瘦又餓的。

現實中的卵在食用一些食物後,就會逐漸變大,等到有足夠力氣時,它就會從卵中破出,這時候也是需要營養的,它們就會吃掉卵殼和葉子。

拟人化的太陽公公也很可愛,有一張臉,也有眼睛、眉毛和嘴巴。明媚的陽光仿佛照在了我們身上,讓我們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在親子閱讀前,用彎曲的手指去模仿毛毛蟲前進的動作,做出動作并且提出問題,不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引發好奇心。通過親子互動進行的遊戲,不僅調動了情緒,還讓他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是“有趣的,好玩的”。

艾瑞·卡爾的繪本采用拼貼畫完成。20世紀初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畢加索(Pablo Picasso)在采用拼貼的圖檔來探索“立體主義”,這種作畫的手法後來逐漸流行開來。艾瑞·卡爾的拼貼畫明亮多彩,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些畫面能讓孩子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體會到奇妙與趣味”。

講讀:

不知過了多久,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隻聽“啵”的一聲,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裡爬了出來,掉到了地上。看表情,它帶着好奇,稍有些難過,好像在說好餓啊,哪裡有吃的啊!毛毛蟲爬呀爬呀爬,它要爬去哪裡呢?

作者用“啵”這個拟聲詞形容蛋破開的聲音非常的形象,小小的蛋,破殼聲不就是清脆又小聲的嗎?

如果我們把上一頁的月亮想象成媽媽,那這一頁的太陽更像是爸爸,他投來慈愛的目光看着毛毛蟲一步步的爬行。

引導孩子觀察太陽和毛毛蟲的對比,太陽很大,毛毛蟲很小。

互動:

1、毛毛蟲爬呀爬呀爬,它要爬去哪裡呢?

2、怎麼看出來是星期天的早晨呢?暖暖的太陽出來了。

3、毛毛蟲和太陽對比感覺如何?毛毛蟲又瘦又小。這也為随後的毛毛蟲大吃有關。

【第4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它要去找一些東西吃。星期一,它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解析:

故事中的場景隻有兩個,場景一:夜晚樹葉上,場景二:白天大地上。簡單的場景是為了更加的突出主題,讓小讀者不會因為過多的場景變化,而忽略了更加主要的内容。

而太陽和月亮是繪本裡除了毛毛蟲以外的二個角色,月亮是在晚上默默地陪伴着毛毛蟲,而太陽則是在白天陪伴,它們各司其職,也有各自不同的方式,月亮溫柔,太陽熱烈,就像爸爸媽媽一樣,我們表達的方式也許不同,但我們都愛你也都會永遠陪着你。

從文字上看,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什麼食物,數量是多少?引導小讀者初步認識漢字“一”,在後面的圖畫出現前,引發孩子們思考和想像:如果你是毛毛蟲,星期二你會想吃什麼?吃穿幾個?星期三呢?

書中從毛毛蟲開始吃第一個蘋果開始,就出現了镂空設計,并且以後出現的每一種食物,都有镂空設計。

講讀:

星期天,毛毛蟲從殼裡出來後就開始搜尋食物,它爬到太陽正前方,立起了身子,好像在對太陽說,我太餓了,要去找一些東西吃。

可是它太小了,每爬一步,都隻距離前一步一寸遠,于是它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找到一個蘋果,是以,到了星期一,它隻吃了一個蘋果,蘋果裡還留下一個小小的洞!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結合畫面,引導小讀者當它發現前面一個紅紅的蘋果時,歡快的跳起來了。媽媽也可以請寶寶把手指穿過洞裡,模仿毛毛蟲把蘋果啃穿,寶寶會很開心的。

互動:

1、媽媽可以提問,一個星期有幾天呢?明天是星期幾?引導寶寶說出明天是星期二,猜猜毛毛蟲會吃些什麼呢?小讀者猜測之後繼續翻下一頁,驗證猜想!這時媽媽不要念,請寶寶自己說出來,星期二,它啃穿了幾個什麼。

2、媽媽可以說毛毛蟲起床後肚子餓了,想吃東西,提問寶寶,你猜猜它會去找些什麼吃的呢?你起床後會幹什麼呢?是不是和毛毛蟲一樣也要吃東西呢?

【第5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星期二,它啃穿了兩個梨,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解析:

作者在每一個水果正中挖出了一個圓圓的小洞,毛毛蟲從背面那一頁上的水果裡鑽了出來而看向更多的食物。好可愛,毛毛蟲從蘋果裡爬出來了。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可還是好餓,梨子上也生動形象的出現兩個洞洞。

這本書最吸引小孩子的一點,就是那些洞洞,被毛毛蟲吃過的東西上面,書裡是真挖了洞的,小小圓圓的,剛好能伸過寶寶的手指,孩子就笑嘻嘻的用手指摳着玩,大人都覺得很有趣呀。還有書的感覺很立體,因為比如吃了一隻蘋果,就隻有窄窄的一隻蘋果那麼寬的頁幅,吃了兩個梨,就兩個梨那麼寬的頁幅。

并且镂空的設計也都是重疊的,孩子們一定會對“毛毛蟲的破壞”非常感興趣,進而對毛毛蟲吃過食物的種類和每種食物吃了多少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

艾瑞卡爾的作品擅長使用采用拼貼的藝術手法,他制作一條毛毛蟲的過程,在紙上塗上顔色,筆觸充滿變化。或使用海綿、麻布等上塗上顔色,然後像印章一樣把它們蓋在紙上,創造出不同的紋理效果。

這些塗上了顔色的紙就像調色闆,各種色彩、筆觸、紋理都交織在一起,晾幹了後,把它們存放在标上了色标的抽屜裡。制作一條毛毛蟲時,就可以從一張紅色的素材紙上剪下來一個圓形當頭,從綠色的素材紙上剪下來一個個橢圓形當身體,最後用膠把它們貼在紙闆上。

講讀:

星期二,它吃了兩個梨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在寶寶說完之後,媽媽再念一遍,加深寶寶印象,并請寶寶再說一遍,把可是肚子還是好餓這句話念出來。

接着提問,接下來是星期幾呢,你覺得毛毛蟲吃了什麼,吃飽了嗎?

在讀繪本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繪本情節,出示毛毛蟲和食物道具,一邊講一邊操作毛毛蟲“吃”食物的動作。

同時觀察繪本圖檔,讓孩子在對比中體會毛毛蟲從弱小到長胖長大的過程。翻頁時,還可以預測毛毛蟲都吃了什麼?還能吃多少?并出示最開始毛毛蟲的樣子圖卡,對比目前頁面,和孩子一起觀察它的變化。

毛毛蟲帶着孩子去旅行,孩子們不知不覺就認識了數字、認識了食物、了解了毛毛蟲破繭蛻變成美麗的蝴蝶的生長過程,而孩子們,也和毛毛蟲一起成長了!

互動:

1、我們逐個拿出根據繪本提前準備好的各種食物的圖檔,請孩子說說都有什麼食物?分别是哪一天吃掉的?

【第6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星期三,它啃穿了三個李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解析:

毛毛蟲從梨裡爬了出來。星期三又吃了三個李子,可還是好餓。李子上出現了三個小洞。

書頁做成了階梯式漸近變長的頁面,作者将一頁紙平均分成了5份,下一頁比上一頁多1/5,代表毛毛蟲多吃了一個水果。通過視覺認知讓小讀者掌握每天毛毛蟲都會多吃一個水果的概念,而且每個頁面上都有一個或N個圓洞洞,洞洞的大小正好可以讓寶寶的手指插進去。家長也可以利用這幾頁訓練孩子的點數能力。

《好餓的毛毛蟲》“既可以讀,又可以玩”孩子們不僅可以站在繪本外面閱讀、親子共同同繪本互動做遊戲,還能進入到童話世界實體版當中鑽、爬、打鬧!

這個故事的特别之處是卵變成蝴蝶的奇妙過程。是以,故事本身對孩子都有吸引力。打開故事的扉頁會發現,扉頁是一個個的洞洞組合的圖案。孩子們好奇這是什麼,帶着這個問題看繪本,會在看繪本的過程中找到答案。原來是因為毛毛蟲吃東西的方式就是鑽洞洞。

整本書的畫風既大膽又誇張,讓每一個畫面都充滿了靈動的藝術氣息,形象和色彩的變化豐富多樣。尤其是環襯頁和扉頁的彩色圓點,給予了孩子們在空間上的想象力以及思維上的創造力。

故事中并沒有太多的場景,毛毛蟲一直在找各種食物吃。變化的是它吃的食物和時間,還有數量。

講讀:

星期三,它吃了三個李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在翻開這一頁前,小讀者已經進行過猜想了,驗證他們猜想是否正确,是否說的是星期三,三個什麼……如果出現數字錯誤,說明小讀者對于數的順序不夠了解,媽媽需要另外想辦法加強。接着後面幾步類似于前面,反複進行。但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寶寶自己用語言表達,并注重語言的完整性。

一個蘋果對應1個蘋果圖檔,三個李子對應三個李子圖檔,以此類推,孩子們很容易就能習得這個知識。在進行故事後的延伸活動時,也可以此為素材制作數量對應的操作卡,供小讀者操作練習,而科學知識可以給孩子講解化繭成蝶的過程。

互動:

1、星期三這一天,毛毛蟲吃了幾個食物?是什麼食物?

2、下一頁會是星期幾?又會吃掉幾個食物呢?會吃什麼?

【第7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星期四,它吃了四個草莓,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解析: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複簡單的語言,比如:“星期一,它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好餓”“星期二,它吃了兩個梨,可是,肚子還是好餓”“星期三,它吃了三個李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這種句式的重複一直到星期五。句式簡單重複,又有呼應又有對應,孩子在其中會知道一些數字和星期幾的概念,還有水果,還有“餓”。

這本書還可以教會孩子數字,可以教會孩子吃東西不能亂吃的道理,可以學會星期一到星期日的表達方法,知道書裡面蘊藏了“破繭成蝶”的深刻寓意。但這都不是本書的基本特性,正如松居直所說: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而且一本圖畫書越有趣,它的内容越能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記憶裡,在成長過程中,或是長大成人後,他自然能了解其中的意義。

講讀:

毛毛蟲從李子上爬了出來。星期四吃了四個草莓,可還是好餓。

四個草莓上也都出現了一個小洞。

互動:

1、這隻毛毛蟲一連吃了幾天?都吃了什麼?為什麼還是餓呢?

【第8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星期五,它啃吃了五個橘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解析:

在講毛毛蟲周一到周五的食物時,頁面特意制作成了遞進式的,周一那頁隻有一個蘋果那麼大;周二那頁隻有兩個梨那麼大…… 還将其中的四頁分别裁成了五分之一長、五分之二長、五分之三及五分之四長,以梯次編隊,具體地說起來,就是五分之一長那一頁上是一個蘋果,接下來是兩個梨子、三個李子、四個草莓,直到周五才是一張滿幅的畫,一整頁五個橘子!家長們利用這幾頁也可以訓練孩子們的點數能力。

從星期一的一個蘋果到星期五的五個橘子,都采用了重複的結構,文字的重複和畫面的重複,隻是核心詞的變化,諸如星期、水果名稱和數量的變化。非常适應小讀者的心理适應能力。面對這樣的情節,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不要頻繁的提問題,将故事破裂成碎片,使孩子喪失閱讀興趣。而是讓孩子靜靜地聽想,将“角色、遊戲”帶入故事,在互動的遊戲氛圍中,發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講讀:

毛毛蟲從草莓上爬了出來。星期五吃了五個橘子,可還是好餓。

五個橘子都出現了一個小洞。

互動:

1、五個橘子發現有啥不同嗎?

【第9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星期六,它吃了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冰淇淋甜筒,一條腌黃瓜,一塊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塊櫻桃派,一條紅腸,一隻紙杯蛋糕和一片西瓜。到了晚上,毛毛蟲的肚子好痛!

解析:

這裡有個好玩的細節,本來毛毛蟲的臉是紅色的,可是肚子疼時,變成很病痛的土粉色,可憐兮兮的。

毛毛蟲吃了自己喜歡的食物,但由于吃得多,吃的雜,吃的不健康,導緻了肚子疼。作者并沒有說出這些原因,隻因小孩子根本不會懂的這些道理,更多的是以故事暗示。

對于這些食物和水果,毛毛蟲隻吃了一個小洞,就去吃下一個。是不是也會有類似的浪費問題。作者用镂空的食物表現的非常清楚,吃掉的隻是一小部分,浪費的是一大部分。

《好餓的毛毛蟲》包含了三類數學概念。第1種數量,從1到5,以及個、跟、塊、條等量詞。第2種時間,從星期一到星期日的一周的時間及循環。第3種模式,從1到5的遞增。

講讀:

星期六,它吃了十種食物,那天晚上,毛毛蟲的肚子好痛。我們可以話鋒一轉,問孩子們:“為什麼毛毛蟲的肚子痛起來?”

毛毛蟲在此之前都是吃的水果,且每天都很單一但數量在增加,結果是每天都很餓。星期六突然吃了10種不同的東西,包括食物和水果的混雜。這會造成怎樣的結果呢?

從星期一到星期六,毛毛蟲每天都吃到不同的食物和水果,且是數量的遞增的。這期間沒有更多的提問,讓小讀者認真思考和有累積認知的過程,至此可以集中提問。

引導孩子們說出星期二至星期六毛毛蟲分别吃了什麼?數量各是多少?随着不同數量食物的出現進行10以内數的點數,引導孩子們初步認識漢字“二”至“六”。

可以詢問寶寶喜歡吃哪些食物?不喜歡吃哪些食物?毛毛蟲為什麼肚子痛?引導寶寶吃東西要适可而止。媽媽可以詢問寶寶喜歡吃哪些食物?不喜歡吃哪些食物?毛毛蟲為什麼肚子痛?是吃多了還是吃的食物不健康?

互動:

1、星期六,毛毛蟲吃完食物後怎麼了?為什麼毛毛蟲的肚子痛起來?

【第10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蟲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覺得舒服多了。

解析:

在這本繪本中,故事情節裡就告訴幼兒如何健康的飲食,如何合理的配餐,建立健康的飲食規律,這在嬰幼兒階段食育的飲食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繪本中豐富多彩的水果甜點一下子就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從毛毛蟲的成長過程中,發現毛毛蟲吃多了會肚子疼,不合理的飲食規律會引起不适這個簡單的道理。

以下圖檔是塵雪之下做的彙總,非常形象,日期增加,食物在增加。

講讀:

肚子痛的第二天,毛毛蟲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後覺得舒服多了,毛毛蟲爬在一片大大的樹葉上,這時候臉色又是紅的了。

星期天,毛毛蟲吃完樹葉後又怎麼了?對比前後毛毛蟲的表情,讓孩子們學會比較,毛毛蟲吃飽後又是什麼樣子的?

互動:

1、為什麼毛毛蟲吃了一片葉子就舒服了呢?因為毛毛蟲吃了太多甜食和肉類,消化不良,葉子是蔬菜,新鮮不油膩,那我們就引入蔬菜的概念,引導孩子飲食均衡,不挑食。

2、毛毛蟲一共吃了幾天呢?引導其說出星期一到星期天,并總結一周共有七天。媽媽可以問毛毛蟲吃葉子舒服,寶寶吃什麼舒服呢?進而引入零食和正餐的概念。同時告訴寶寶不同動物吃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第11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現在,毛毛蟲不覺得肚子餓了。它不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它是一條又肥又大的毛蟲。

解析:

毛毛蟲自從肚子疼的那天起,它再也不敢亂吃東西了,星期天它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現在的毛毛蟲怎麼樣了呀?小小的毛毛蟲長大了、變肥了,不覺得餓了,現在的毛毛蟲不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

這個故事最叫人拍案叫絕的是每一個水果上都挖了一個小圓洞,從正面看還沒什麼,可翻過來一看,一隻不停叫餓的毛毛蟲正在從小圓洞裡爬出來!毛毛蟲就這樣透過書頁上的小圓洞一直吃個不停,吃到最後,變成了一條巨大無比的毛毛蟲,變成了一隻五顔六色的蝴蝶。

這部作品也充分展現了艾瑞卡爾的藝術特點,以遊戲互動來增強幼兒的繪本閱讀,比如,毛毛蟲從周一到周六的食物每天都在增加,繪本也在一頁頁加長,每一個食物上都有一個蟲洞,毛毛蟲就這樣一天一天透過書頁上的小圓洞一直吃個不停,吃到最後,變成了一隻巨大的毛毛蟲,最後變成了一隻漂亮的大蝴蝶,幾乎撐滿了整個畫面。

在給孩子讀完一個故事後,怎樣确定孩子是否了解這個故事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孩子把故事的主要情節複述出來。可通過提問、故事情節卡片等方式。故事裡有哪些人物?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和地點?故事一開始是什麼樣的?後來發生了什麼?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樣的?

講讀:

現在,毛毛蟲不覺得肚子餓了。它不再是一隻小毛毛蟲了,而是一隻又肥又大的毛毛蟲。

這時可以翻到之前毛毛蟲剛醒的時候,再次進行比大小,鞏固這一知識點。接着媽媽可以問毛毛蟲為什麼長大了,告訴寶寶也要好好吃飯。

互動:

1、第七天,毛蟲隻吃了一片樹葉就飽了,為什麼吃了那麼多天它都沒有飽,可是最後隻吃了一片樹葉就飽了呢?是原來吃多了?還是原來沒吃對?還有的說它以前吃足了?

【第12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它造了一間小房子,叫做“繭”,把自己包在裡頭。它在裡面住了兩個多星期,然後,把殼咬破一個洞,鑽了出來……

解析:

成熟的毛毛蟲開始準備結繭,開始吐出絲來,将身體嚴嚴實實地包裹住,就像是給自己造的一間房子。這個房子叫“繭”,而毛毛蟲自身也變成了“蛹”,它要在房子裡住上兩個星期,變成蝴蝶,把殼咬破一個洞,鑽了出來……

重點讓孩子們認識“繭”,從“繭”裡面出來的會是什麼動物呢?引發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像,在孩子們講述時,我們利用圖檔示範毛毛蟲演變為蝴蝶的自然生長規律。

書中有一個學術錯誤:蝴蝶應該從“蛹”中産生,而不是繪本裡面的“繭”!對于這個問題,艾瑞克的說法依舊是關于童年,在他的童年,他的爸爸經常對他說:“艾瑞克,從你的繭裡鑽出來!”看來,如果說這裡有個錯誤,艾瑞克的爸爸才是“錯”之源頭呢!不過,說到底,世界上有那麼數量不多的品種的蝴蝶的确是出自于繭!

是以,到底是蛹還是繭,我們不需要去在意,總之,毛毛蟲給寶貝們帶來了快樂,這還不夠嗎? 

講讀:

毛毛蟲慢慢地爬到樹葉上自己給自己修了一座房子,這座房子叫做“繭”,毛毛蟲在這座叫做繭的房子裡住了兩個星期,小朋友猜一猜毛毛蟲會發生什麼變化?

它在裡頭住了兩個多星期,然後把繭咬破了一個洞,鑽了出來……

毛毛蟲每天不停的吃,直到把自己吃到又肥又大,就不再吃了。而是準備吐絲做繭,直到破繭成蝶。

讓小讀者想像一下毛毛蟲在房子裡幹什麼呢?睡覺、讀書、吃東西……

互動:

1、為什麼它要建造一個房子呢?毛毛蟲在變成蝴蝶前的這段時間裡非常容易被敵人吃掉,是以它需要用繭把自己包在裡面。

【第13畫面】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原文:啊!毛毛蟲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蝴蝶。

解析:

引導蝴蝶翅膀上的顔色,回憶在哪裡見過?它吃的東西,經過的故事,都寫在了它身上。

毛毛蟲從孵化開始,就渴望食物,在品嘗了各種各樣的食物後,嘗到了甜頭,也吃到了苦頭,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食物,然後吃的飽飽的,在成熟之後化繭成蝶。

毛毛蟲的長大、成繭、化蝶,都以白色為背景,作者想要表達的内容“毫無隐藏”的展現在孩子們面前。

毛毛蟲的銳變的過程是最明顯的自然現象,從剛開始的一隻小毛毛蟲,通過不斷的進食,長到胖胖的毛毛蟲,最後結繭,孵化終于破繭而出,成為一隻漂亮的蝴蝶。這種過程通過繪本的故事的講述,藝術色彩的變化,直覺地給幼兒科普這種自然生物的變化。

這種現象在大自然中非常的常見,比如蝌蚪也是如此,從剛開始的小蝌蚪,慢慢經過了時間的成長,技能的提高,食量的增加,長出來了兩條腿,最後變成了一個神奇的青蛙。其中另外一個拼貼的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其中的作品《魚就是魚》,就描繪的是小蝌蚪變青蛙的故事。

蝴蝶蛻變的過程就是一個自然的循環:卵→毛毛蟲→蛹→蝴蝶→卵。

講讀:

毛毛蟲(确切的說是蝴蝶)咬了一個小洞,慢慢地從繭裡爬出來,哇,毛毛蟲去哪了?毛毛蟲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破繭成蝶,這也是作者想通過故事最終想表達的意思。

破繭而出!毛毛蟲變成了一隻非常漂亮的蝴蝶。漂亮的蝴蝶的翅膀上是五顔六色的,因為它吃了各種顔色,還有各種各樣的食物呀!翅膀上還有一個一個小小的圓圈圖案的小洞,和毛毛蟲吃東西時的圖是一樣的。

媽媽可以引導寶寶觀察毛毛蟲和蝴蝶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給寶寶講講破繭成蝶的故事,也可以找相關視訊給寶寶看哦!

互動:

1、為什麼毛毛蟲是綠色的,變成蝴蝶之後有了這麼多顔色?毛毛蟲吃了那麼多有顔色的東西,是以變成蝴蝶後就有了各種顔色。

2、和孩子進一步讨論蝴蝶飛走了以後會怎麼樣呢?在這裡可以啟發孩子為什麼一開始的卵會在一片葉子上呢?

【後環】

大自然的美妙與鬼斧神工——《好餓的毛毛蟲》講讀

解析:

《好餓的毛毛蟲》将遊戲融入到故事中,其中從五個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很多教育價值。

科學領域:1、蝴蝶蛻變的過程。2、昆蟲完全變态和不完全變态。3、認識不同水果。

數學領域:1、5以内的數字點讀。2、星期日至星期六,一周的順序。

語言領域:1、量詞的運用。2、複述,重複句式。

健康領域:1、健康飲食,不暴飲暴食。

藝術領域:1、表演體驗蝴蝶蛻變的過程。

繪畫風格不是刻闆的印刷體, 而是粗樸的手畫,并且是像孩子畫的一樣,充滿想象力,充滿童真,這是非常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

【封底】

解析:

如果你仔細看書中毛毛蟲的表情,似乎都不太開心,當然,一個很餓的人也不會開心,而是滿臉的焦急。但是封底這張毛毛蟲的表情似乎是在微笑,它趴在葉子上,身後有一個小洞,是否因為它吃了葉子以後就感到舒服了,是以就笑了起來?

好的繪本會在平靜中傳達一種積極健康的力量,會培養孩子更高的審美品味,會給孩子内心埋下美好的種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将來。

封底這幅圖,你會如何解讀呢?這是毛毛蟲從蛋裡剛爬出來,還是他剛吃了一口葉子留下的洞呢?這個問題就留給你和孩子一起讨論吧!

五、作者資訊

艾瑞克·卡爾,192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的錫拉丘茲。年近四十才開始創作圖畫書的,其作品,比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好餓的毛毛蟲》《好忙的蜘蛛》《海馬先生》《爸爸,我要月亮》等,這些色彩缤紛的拼貼畫風格的圖畫書,小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而這條最著名的毛毛蟲,風行世界40餘年。

六、拓展

1、延伸手工遊戲:創作毛毛蟲和蝴蝶

拿出制作毛毛蟲的綜合材料,由家長先示範制作毛毛蟲,這裡要注意邊示範邊跟孩子介紹毛毛蟲、蝴蝶的身體特點:毛毛蟲有着長長的身子、彎彎曲曲的、一節一節的,還長着兩根觸角和好幾條短短的腳。小蝴蝶有兩對翅膀,翅膀上有好看的花紋,可以是對稱的,也可以是不一樣的。

2、活動結束,家長總結:

在親子閱讀活動結束後,家長可以帶着孩子回顧一遍整個活動的過程:一隻毛毛蟲是由小小的卵,變成了小小的毛毛蟲,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小毛毛蟲很餓很餓,它吃啊吃,吃了好多東西,變成了大大的毛毛蟲,然後住進繭房子,最後變成美麗的蝴蝶破繭而出。

3、角色扮演:我是毛毛蟲

好的繪本一定要演出來。不妨幫助寶寶準備幾種書中的食物,假裝寶寶是毛毛蟲,來一場奇妙的食物探索之旅吧!

寶寶模仿毛毛蟲一樣啃一啃,嘗嘗每種食物是什麼味道的,給寶寶一片蔬菜葉,讓寶寶啃一啃,将他裹進用毛毯做的房子裡,打開,體驗一下破繭成蝶的快感。

4、戶外互動:尋找毛毛蟲和蝴蝶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寶寶去戶外看看真正的毛毛蟲和蝴蝶吧!捉捉毛毛蟲,追追蝴蝶,觀察一下他們的形狀,找一找有洞洞的樹葉,體驗大自然的美妙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