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百分之百安全可靠的雲計算

這兩天,雲計算領域一下子熱鬧了許多。先是百度用戶端、移動端百度搜尋出現大面積通路故障,然後是亞馬遜AWS的雲服務出現故障,影響了數千個線上服務,包括項目管理工具和費用報告工具等。 不過,這次輿論對于這兩個事件顯得頗為寬容,服務出現故障某種程度上成為可接受的事實。如果真的把雲計算看作是生活中的水、電,平時停水停電的事情總是有的,更何況雲計算?歸根結底,這是雲計算近年來的應用逐漸普及,使用者對于雲計算的認知日益加深的緣故。 雲計算應用普及加速 故障率其實很低 在Gartner日前剛剛釋出的預測資料稱,2017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預計增長18%達到2468億美元,高于2016年的2092億美元。其中IaaS預計在2017年将增長36.8%達到346億美元;SaaS預計增長20.1%達到463億美元。同時,Gartner也預計,2017年雲計算市場的增長将達到峰值,并在接下來的幾年逐漸平緩下來。 雲計算的爆發式增長源于其價值正在被廣大使用者所認可,比如靈活性、可擴充性、成本效益、創新和業務增長等。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IT采購決策中考慮以雲為先,以提升IT系統的部署實施速度,并盡快發揮其價值。 在中國,雲服務市場其實才剛剛起步,不過,随着數字化轉型在未來數年企業轉型的方向,中國的雲計算市場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從目前看,雲計算的應用已經不再局限于某些中小企業的細分應用上,而是已經走進衆多大型企業的核心應用方面。 雲計算進入加速普及階段,這一點從各大雲計算廠商的财報中也可看出端倪。在亞馬遜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财報中透露,AWS業務全年營收達到122億美元,營運利潤為31億美元,超出亞馬遜預期。在阿裡巴巴集團公布的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2017财年第三季度财報中則顯示,該季度雲計算業務營收為17.64億元,同比增長115%,付費使用者數量達到76.5萬,同比增長100%。 相比較雲計算應用的普及,雲計算的故障也偶有發生,在過去數年間,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裡雲都曾出現過服務故障問題。不過從公開的報道看,這樣的故障頻率并不高,每年總共不過兩三起,這與雲計算應用的市場相比,故障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再苛責 使用者對于雲計算的認知逐漸成熟 當一個新技術出現時,人們總喜歡把它賦予無限想象,不吝溢美之詞。這一方面與人們對于新技術的期望相關,另一方面也與企業、媒體等的炒作和鼓吹相關。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等等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曆。 在雲計算誕生之初,人們就已經把它看作是生活中的水、電,這種革命性和期待不免過高,至少經過十年的發展,雲計算離這一目标尚有距離。但這一切随着雲計算的真正普及,正變得日漸理性。人們不再苛責雲計算為何不是無所不能,而是努力在應用過程中發揮其優勢,規避其問題。 以安全為例,傳統的認知中,使用雲計算就是把資料交給了别人,安全性無從保障。有些企業甚至是以建立自己的私有雲,說好聽點叫私有雲,其實就是在辦公室的角落擺上一台伺服器,買點裝置自己用,這樣的“機房”環境在安全性幾乎是漏洞百出。 相比較而言,雲資料中心的建設要經過層層稽核和把關,網絡、災備、基礎建設、制冷、監控、運維等等每項技術名額都要符合相應的規範,不僅如此,這些大的雲資料中心在機房安全、系統安全等方面同樣規格很高,他們通常采用先進的安全防護軟體和防火牆等,來應對來自外部的網絡攻擊。這樣其實就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雲計算的安全性,至于資料的安全性,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往往都有一整套的資料管理規範,任何不符合規範的行為系統都會記錄或者阻止。 應該說,關于安全性的問題,就像是你在銀行存了一筆錢,放在銀行的安全性遠遠高于你揣在自己兜裡。 但關于雲計算的可靠性,很多使用者依然還存在誤區,這其實也與雲計算本身的可靠性名額有關。如今,技術的進步使得雲計算可靠性不斷增加,3個9、4個9、5個9……這些數字往往會給人一個錯覺,萬分之一甚至是十萬分之一的故障率可以忽略。從雲計算領域近年來的故障發生情況來看,故障依然還是無法避免的。 不過,這已經不再影響使用者對于雲計算的采用,因為面對這類故障,雲服務提供商一般很短的時間内即可處理完畢。盡管如此,‌企業自身也需要做好災備,以確定資料的安全以及業務的連續性。 這并非意味着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可以高枕無憂,可以說安全可靠無小事,雲計算服務商們隻有把“安全可靠”的問題時刻懸在心上,不斷提升雲服務的能力和水準,才能進一步推動其應用的普及;畢竟雲計算市場的角逐剛到中場,誰能夠真正赢得未來,還沒有最終定論。 本文為科技新媒體“常言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