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ommvault斥資2.25億美元收購Hedvig進行二次創業

Commvault在2019年9月4日星期三宣布,它将以2.25億美元的總對價收購Hedvig。

2.25億美元大約是Hedvig迄今為止籌集的5200萬美元資金的4.3倍(來自于Crunchbase的資料)。

對Hedvig及其投資者而言,4.3倍的收益率是一個不錯的退出機會。對于Commvault而言,這筆交易是否值得,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Commvault如何管理Hedvig技術與其産品的內建。

Commvault為其HyperScale産品使用的現有HCI堆棧基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和Gluster,要從Red Hat(現在為IBM)獲得此設定的許可,就要花費Commvault的錢。用Hedvig替換此Red Hat / IBM技術堆棧可在兩個方面幫助Commvault:它可以停止支付IBM許可費用,并且可以使用Hedvig的多協定前端提供對擴充中存儲的資料的更直接通路存儲。這是最重要的第二方面。

Commvault幾年前對Rubrik和Cohesity的成功做出了回應,Commvault将HyperScale添加到了其産品組合中,後者憑借其易于使用和易于購買的裝置赢得了許多企業業務。資料保護是一種保險,是以客戶隻希望盡可能輕松地解決問題,然後專注于自己的主要業務,而這幾乎與資料保護無關。

與傳統的購買和擴充方法(例如Commvault的先前産品)相比,新創業公司的曆史包袱較小,是以獲勝率很高。Commvault必須做出回應,而且确實做到了。

Hedvig希望成為一個統一的存儲平台,但正試圖将主存儲作為其主要用例。但它不能完全滿足良好競争所必需的性能要求,是以最終陷入了主存儲和輔助存儲之間的一種困境,無法很好地适應這兩種情況。

但是,與成熟的資料保護軟體公司合作,Hedvig可以為Commvault提供普通的HCI存儲後端無法提供的功能:用于輔助資料的其他資料服務,可以直接從橫向擴充存儲通路。Commvault提供了使用Hedvig的存儲的清晰易懂的理由:一個存儲來自于備份的資料的地方。

備份是将資料擷取到這些平台的網關機制,Cohesity和Rubrik都從那裡開始,隻有在第一個用例成功之後,他們才開始添加其他資料服務(如分析)以處理傳回到其平台的資料。這些系統的基礎是超融合裝置,它們以橫向擴充的方式将計算和存儲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是資料分析工作負載的理想選擇,這就是為什麼它與Hadoop,Cloudera和Apache Spark等産品使用的模式相同。

Commvault多年來有着同樣的野心。早在2013年,Commvault就試圖将Simpana 10定位為單一資料源,即内容存儲庫,您可以将其用于其他用途,因為無論如何都存在備份資料。

對于Commvault而言,不幸的是,當時的市場和技術還沒有準備好,當時還沒有架構。閃存太昂貴了,無法提供足夠大的數量,無法為可用于分析的足夠資料提供負擔得起的緩存層,并且對分析的需求尚未達到如今的臨界水準。

但是現在,原始技術,體系結構模式和市場需求都已經足夠成熟,以至于有足夠的客戶願意為解決這個問題而付錢。這種資金可以推動我們看到具有更大資料野心的新型資料保護初創公司的大規模估值。

這就是Commvault所發揮的作用。購買Hedvig意味着Commvault可以比單純的資料保護早得多地提供僅提供資料保護之外的二級存儲解決方案。那就是企業市場的很大一部分,而Commvault沒時間在自己的初創企業競争對手獲得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的巨大份額之前就自己建立這個内部市場。

成為一名快速追随者很好,這表明Commvault對競争态勢具有良好的态勢感覺能力,并且能夠更快地做出具有戰略意義的行動。希望這次收購是新首席執行官Sanjay Mirchandani上司下新的Commvault的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