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CNA學習筆記Day5

1.常用的動态路由協定有RIP、EIGRP、OSPF等。

RIP使用UDP 520端口

RIP有3個版本V1,V2,NP,V1是廣播發送更新,V2是多點傳播發送更新。V1有類協定(嚴格遵循A,B,C類規範,發送更新是不需要mask,根據ip可以知道),V2無類協定(發送更新時有mask,可以VLSM)。RIP是60年代的産品

2.管理距離 AD 用于路由器在拿到來自不同的路由的來源時如何處理直連0,靜态1,OSPF=110,RIP=120,EIGRP=90不同的來源的路由都有一個個相同消息的時候,聽(處理)AD小的那個路由器的消息,這可能與距離近的消息更加真實。

3.RIP工作原理:每台router将它自己ip table中C :**(直連)發給相鄰的router。如果存在相同的ip,根據AD,保留AD小的,deleteAD大的那條。如R1的路由表中有 C10.10.10.108/24,,根據RIP獲得相鄰的router的 R 10.10.10.108/24,這時候R1會delete掉R的那條。通過多次chat。實作對方的router獲得較多的ip table。

4.RIP中的router會多次向周圍的網絡的發送自己的ip route。

收斂:獲得足夠的ip能夠幹活。RIP收斂慢,需要n輪的IP發送,且占用帶寬。但是工作簡單,CPU,mem省。

5.RIP需要不斷的發送IP給周圍的router,一方面給相連的router更新ip;另一方面需要保持心跳,表面自己的存在。

6.RIP的計時器timer。收到開始計算,收到的一個消息一個timer。

1)  update 一個周期30s,發送自己的ip table

2)  如果6個周期R1沒有說話,就将來自R1的ip标為實效,如果再過2個周期R1仍沒有說話,就将R1的ip删掉。

3)  如果6個周期R1沒有說話,就将來自R1的ip标為實效,結果R1在2個周期中恢複說話,這是用hold-downtimer(180s),如果期間R1一直說話,去掉标記。

7.不同的路由協定都需要選擇路徑,RIP選擇路徑根據路徑成本(計算跳數),不考慮帶寬。跳數越少越好,過一台router+1,路徑成本小的好,路徑成本小的放進ip route。RIP計算path簡單,省CPU。當年的帶寬類型少,是以,RIP設計的時候不考慮帶寬。RIP最大15跳。,隻能運作在不大的網絡。

8.不同的路由協定需要防止環路。RIP有許多種處理loop,

1)  水準分割最常用,也能解決大部分問題。我告訴你的ip,你就不要再告訴(回灌)我。

2)  促發更新如果我的路由表更新了,不用等到timer的一個周期,立即發送ip table給鄰居。

3)  毒化強制讓其他路由表中毒,發送16跳,删除某條ip table中item。毒化會翻轉,一收到毒化消息立即傳回毒化消息。

4)  Hop跳數無窮大(大于15)。如果形成環路,某條跳數大于15就不能存活。可以避免環路。

9.配置(config)#router rip(啟用RIP協定)

(config-router)#network 1.1.1.0(宣告自己的網端1.1.1.0)

配置完成後show ip route

R 3.0.0.0/8  [120/8] **** 0:0:0:15 ******

其中120是RIP的AD,8是路徑成本,8表示8跳。

0:0:0:15是timer值。小于30s。為了避免多個router一起發送ip route占用帶寬,

預設的device是R1.5(非官方),可以收V1,V2格式。發V1格式。

如果RIP用的V1,發V1,隻能收V1

調整RIP版本

(config)#router rip

(config)#version 2(改成v2版本)

(config-router)#network 1.1.1.0

10.路由表彙總(default)功能,也就是說路由器自動預設吹牛B)

(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關閉路由表自動彙總功能,關閉後自動彙總隻是修改發的内容,

 Demo

172.16.1.0/24

172.16.2.0/24

172.16.3.0/24

summary=172.16.0.0/16(172開頭的是B類,mask=/16)

1.2.1.0/24

1.3.1.0/24

Summary=1.0.0.0/8(1開頭的是A類,mask=/8)

11.EIGRP是Cisco引以為傲的核心技術,它是所用路由協定中收斂最快的。EIGRP五個包,

hello包可以知道鄰居是誰,也可以報活,内容比RIP少得多,沒有可以ip route;ACK包,确認;

更新包:告訴鄰居ip route;

查詢包和應答包。(查詢包、應答包、更新包都需要ACK确認)

12.EIGRP的路徑成本是參考帶寬、負載、延遲等多個名額,路徑成本是上萬上萬的值

13.

EIGRP的AD:鄰居告訴我的FD

EIGRP的FD:我看到的到達某個網段的path距離。

EIGRP的可行後繼:如果AD<FD,将AD作為可行後繼,當FD失效後,AD幾乎立刻啟用(AD作為備胎,當FD鍊路端後。)

EIGRP支援非等值的負載均衡,即一條路和另一條的traffic可以3-7開,4-6開等。 

14.

鄰居表:用于記錄鄰居的情況。

拓撲表:記錄收到的路徑,好的都是發到

路由表:每個路由協定(EIGRP、RIP、OSPF)都需要維護一個路由表

 15.配置

(config)#router eigrp 90(啟用eigrp,90是AS号,處于相同AS号的route才能互相連通)

(config-router)#network 1.1.1.0 0.0.0.255(EIGRP除了和RIP宣告網路,需要加反掩碼,1變0,0變 1)

(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EIGRP關閉自動彙總功能)

#showip eigrp topology(檢視EIGRP的拓撲表)

#showip eigrp neighbors(檢視EIGRP的鄰居表)

EIGRP和RIP的路徑成本都是根據鄰居的路徑成本計算出來的,類似導航軟體。EIGRP和RIP屬于矢量路由;OSPF的路徑成本則根據的“地圖”自己算,地圖指的是全部網絡的拓撲。OSPF鍊路狀态路由。

 16.RID是路由器的名字

 17.OSPF是針對稍大型的網絡,OSPF會選一個這個網絡的老大,叫DR(指定路由器,類似經理),BDR(備份指定路由器,副經理,用于給DR做備份)。優先級大的是DR,可以調整。一個廣播域選一個DR和BDR。同一個路由器出在不同的網段,可以有兩種角色,可以是員工,也可以是DR。

 18.OSPF是針對稍大型的網絡,會對網絡劃分區域。Area0是骨幹區域,其他都是分區域。區域的邊界一定是某台route。

工作原理:先發Hello(比Eigrp的hello稍複雜)互發目錄,員工告訴經理自己知道的鍊路狀态,經理彙總後告訴員工。通過發送目錄告訴員工,這個目錄叫DBD,

OSPF的5個包:DBD(資料庫的目錄),LSR(請求),LSU(對LSR回應更新),ACK和hello包。同樣DBD和LSR,LSU收到的時候同樣要ACK。

OSPF的“大地圖”在存放拓撲表,另外也有鄰居表和路由表。

 19.配置

(config)# router ospf 110(啟用OSPF協定,110是程序号,一台路由器可以啟用不同的OSPF)

(config)#network 1.1.1.0 0.0.0.255 area 0(area 0表示0區域,NA全部使用0區域)

#show ip ospf neighbor(檢視鄰居表)

 20.一個典型企業内部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