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作者:鵬霏話史

劉邦于公元前202年稱帝,西漢立。他雖然消滅項羽勢力,形式上統一中國,但采取的是類似于西漢分封建制的“藩屬”格局,亦夾雜于秦之郡縣之制,為郡國制。西漢之初的外姓諸侯王與西周之分封諸侯有所不同。西周所分封之諸侯,雖有上古帝王之後、從武王伐纣之功臣,但多為姬姓同族。

西漢之初的外姓諸侯王,則是由秦末諸侯争霸中延續而來,是春秋戰國列國格局的延續。劉邦為了防患外姓諸侯王,相繼分封其子與劉姓同族為諸侯王。西漢建國之初,除了襲周制之分封之外,亦繼承秦制之屬邦,招納歸附的周邊族群。除此之外,亦有南方族群向其稱臣,是為“藩屬”含義新的變遷之反映。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在西漢與四周族群的交往過程之中,其“藩屬”一環,相對于西周與秦,有了新的變化。西周之“藩屬”,主要指“藩”之一層含義,其分封諸侯國,作為藩籬,屏衛宗周,對峙周邊少數族群。秦之“藩屬”,主要為屬邦,設定以處置歸附的周邊族群。

西漢之初,南方族群主要為南越與東越。東越又分為閩越與瓯越。觀南越與東越,南越地在秦時已設為郡縣,後秦末動亂,秦吏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由華夏而蠻夷。因其地遠山險,西漢初年,漢朝無力顧及南越,又以其本為秦時華夏故地,故遣使立其為王,實則預設其割據一方的事實。其類似于漢初之異姓諸侯王。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東越為越王勾踐之後,秦末助劉邦擊項楚,因功而裂土封王,其類似于西周初年所分封之功臣。而二者皆為漢朝之周邊族群政權,而為漢所封,可謂是“藩屬”格局在西漢初年的一個新的變化。

異姓諸侯王,同姓諸侯王,蠻夷王,共同組建了西漢建國之初的“藩屬”格局。至于西漢初年的北方族群,為遊牧族群政權——匈奴,秦亡之後,匈奴南複。先是匈奴攻打韓王信之馬邑,高祖伐之,被圍七日,被迫和親匈奴。此開和親之首,歲币之先,可謂以利取和。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西漢初年的政治格局,即為郡國制,“國”最初則為外姓諸侯王,同姓諸侯王乃是漢高祖劉邦在對付外姓諸侯王時所用的手段。秦制行郡縣制,而漢制為郡國制,因其所處曆史環境而不同。秦繼衛鞅變法以來六世之餘烈,席卷六國,以定天下。

漢本身為衆諸侯中一支,并不具有秦之壓倒性優勢,故與其餘諸侯聯手共取天下。秦始皇承孝公以來之強局,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始皇一統天下,想變尊号,傳後世,李斯等謂秦始皇之功五帝不及,可比三皇,秦始皇遂最後決定結合三皇五帝之稱,為皇帝,其他制、诏、朕等稱謂則采用李斯等人的建議。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而劉邦是如何成為皇帝的?可見,秦始皇之皇帝,乃可謂是自封,而至于劉邦,可謂是諸侯請之為皇帝。秦始皇繼承了孝公以來以衛鞅變法後為根基的秦國,君主的權力不斷加強,其後統一天下,君主的權力達到巅峰,其自封為皇帝。

漢高祖劉邦,崛起于秦末亂世之局,依靠各諸侯擁立而為皇帝。從諸侯群臣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來,他們擁立漢王劉邦為皇帝,目的為裂土封侯、封王。劉邦本身勢力不強,雖占有秦之舊地,然無秦六世之基業,沒有秦始皇吞并六國、席卷天下之強大國力,故隻能與其餘諸侯共治天下,于是行郡國之制。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西漢之初,實行郡國制為迫不得已。昔楚懷王與衆将約,劉邦項羽,誰先平定關中地區可為王。諸将中隻有劉邦與項羽肯直面秦軍,入取關中。而項羽是殺神,懷王不用,劉邦以長者聞名,故用之。後劉邦先入關中秦地,約法三章,秦人歸心。

項羽後到,劉邦不能抗,項伯上言,鴻門舞劍,借以如廁,始得逃脫。後項羽怨懷王,自立西楚霸王,劃分諸侯.劉邦力不足以抗項羽,為衆諸侯之一支,且遠離中原地區。而且,項羽的分封體系還是沿襲秦統一前的東方六國體系。後東方之地先亂,劉邦趁機取關中之地,諸侯望風而降。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項羽已平齊亂,與漢軍大戰,破敗之,諸侯去漢歸楚。此時,項羽勢大,劉邦與衆諸侯聯合而應對項羽。因為項羽沿襲六國劃分諸侯的傳統,以及漢勢小而霸王勢大,諸侯因聯合而共擊項羽,漢在建國之時,不得不一邊略地而為郡縣,一邊又分封異姓諸侯王,施展郡縣并行之制。

漢與衆諸侯共建天下,故劉邦稱帝後,漢的統治十分地不穩定。因素主要就來自于衆諸侯,其或對權力的貪婪而欲掠奪更多的土地,或畏己被清算而反叛,或為項羽舊将,或畏于匈奴之勢。後提到所謂異者,為諸侯并立,招遊客以厚之,此天下亂之根源,今天秦始皇統一天下,儒生不說今而法古,應禁私學,焚《詩》《書》及百家之言,頒挾書之令,以吏為師。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觀淳于越、李斯之言,前者舉殷周之制,提到無分封、無相扶,郡縣制不能長久,後者從法儒學術上的的角度來反駁,壓制儒家,而沒有從分封、郡縣之利弊的角度來回斥。從地理位置要害的角度來論分封之利,而這是可以放之全國而皆準的。中國國土浩瀚,既有東齊西秦之地,亦有巴蜀之險,楚地長江之天然屏障,更有無數山川構成之要地,齊、秦行之分封,而全國亦可行之分封。亦可揣測,淳于越,齊人,田肯,田氏齊之大姓,似亦為齊人。

齊之春秋大國,曆經戰國,其從周分封之制曆來已久,齊之文化亦帶其色彩,此以可看出東西方之文化沖突。東方之地尚分封,漢欲行郡縣之制,還應經過時間的磨合.綜上,劉邦繼承秦制,行郡縣之制。而因慮東西方文化沖突之阻力,實行郡國之制。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後要撥亂反正,消除異姓諸侯王勢力,依西周分封同姓諸侯之故事,分封劉姓子弟以制衡諸侯王。其用親子肥為齊王,重親子弟而遠旁支。而吳王劉濞,遠離中原。劉邦吸取秦亡的教訓,加以分封之制和郡縣之制并行,并且緻力于削減共同奪取天下的異姓諸侯王,功成,自身亦因在平定鲸布時受傷,後傷逝。

但在劉邦的構想中,漢朝基業已穩,子孫無憂。在劉邦傷逝之後,西漢依舊為郡國之制,然而異姓諸侯王已消減,同姓諸侯逐漸坐大,如西周之故事,而此時,西漢文、景、武三帝則連續貫徹削藩之策,最終使得西漢同姓諸侯王不再為中央之患。劉邦傷逝之後,西漢依舊為郡國之制,然而異姓諸侯王已消減,同姓諸侯逐漸坐大,如西周之故事。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至文景之時,同姓諸侯王已為朝廷之患。對于淮南王劉長謀反被拿的記載,與記韓信謀反被拿如出一轍。似文帝設計,淮南王劉長被誣謀反,因而分其王國。按濟北王謀反後,文帝遣兵平之,濟北王自殺。而淮南王長死後,時隔多年,文帝卻追尊谥其為厲王,封其三子為王。如此看來,文帝似欲對淮南王國實行削藩之策,而誣劉長謀反。

但換個角度來看,文帝時隔多年,方追谥劉長為厲王,封其三子為王,或因思念兄弟情切之故。淮南王到底有無謀反,沒有一個準确的答案,但從其結果可以看出,文帝确實在淮南王身上推行賈誼的削藩之策。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漢文帝之是以不聽晁錯削藩之策,或認為其策太過直接,易激發漢中央與諸侯王的沖突。時為太子的景帝則十分欣賞晁錯,對其計策非常重視。及景帝即位,升晁錯為内史,後,遷其為禦史大夫。

景帝于是誅晁錯欲以退七王,但七王不止兵,于是景帝遣窦嬰、周亞夫擊之,遂平亂。漢景帝平息七國之亂後,基本上已清除同姓諸侯王帶來的隐患,而徹底清除,則在漢武帝之時了。文景二帝緻力于削藩,使得同姓諸侯王不再為朝廷之隐患,雖然西漢仍為郡國制的格局,但“國”勢力已大為削弱,至于武帝,徹底消除了同姓諸侯王的威脅,重新建構了“藩屬”格局。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後,北擊匈奴,築要塞、連長城、隔華夷;南驅百越,立二郡、修靈渠、通湘漓。秦亡之後,諸侯混戰,百越重返,匈奴南複。百越受封于漢,漢之勁敵乃為匈奴。高祖時,出擊匈奴,被伏,乃被迫采取和親政策,以利取和。帝不滿匈奴背約寇邊,有親自擊匈奴之心,然前有濟北王作亂,後有皇太後苦勸,故平息親征之心。

而見漢匈雙方交戰不止,兩國不能自甯,又逢新單于上台,故重開和親,終于景帝。景帝不再和親,但對于匈奴亦處于被動防守的狀況。西漢初年,高祖之時,西漢内部政治格局為郡國之制,外姓諸侯王與郡縣并存,漢高祖劉邦設同姓諸侯以制衡,後相繼消滅各個外姓諸侯王。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文景之時,同姓諸侯王坐大,漢文帝、漢景帝遂緻力于消除同姓諸侯王對于漢朝中央的威脅。景帝之時,平定七國之亂,基本消除了同姓諸侯王之患,至于漢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徹底清除了同姓諸侯王的威脅。漢武帝的削藩之策,有推恩令、左官律、附益之法、酌金法等策。其中最為主要的則是推恩令,其是對于賈誼之策的徹底施行,是從根源上解決同姓諸侯王之患的措施。

主父偃之推恩令,名為推恩,實則削藩。以德之名行之,不易激起諸侯王的反抗,是對晁錯削藩之策的修正,對賈誼之策的發揚延續。在諸侯王國中衆建諸侯,分其國力,削一大而為衆小,其從根本解決了諸侯王威脅。漢武帝以推恩令為根本,再輔以左官律、附益之法、酌金法等策,徹底消除了同姓諸侯王之患。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通觀漢文、景、武三帝之事,削藩一以貫之,其目的為扭轉同姓諸侯王坐大轉變為列國并立格局的趨勢,防止出現周朝春秋故事。主父偃之推恩令,名為推恩,實則削藩。以德之名行之,不易激起諸侯王的防抗,是對晁錯削藩之策的修正,對賈誼之策的發揚延續。在諸侯王國中衆建諸侯,分其國力,削一大而為衆小,其從根本解決了諸侯王威脅。

漢武帝以推恩令為根本,再輔以左官律、附益之法、酌金法等策,徹底消除了同姓諸侯王之患。通觀漢文、景、武三帝之事,削藩一以貫之,其目的為扭轉同姓諸侯王坐大轉變為列國并立格局的趨勢,防止出現周朝春秋故事。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西周至漢武帝之間的王朝内部政治格局為“藩屬”格局,這個格局是由西周處理與周邊少數族群關系而建構,是中原族群與四周族群交流、交往的衍生産物。在西周之初,分封諸侯以衛宗周,對峙四周少數族群,“藩屬”格局是中原王朝内部自身的一種政治格局。

秦時行郡縣之制,對此格局有了修正。西漢初年,重建了“藩屬”格局,分封同姓諸侯以制衡外姓諸侯王,對于周邊少數族群政權,亦承認其存在,封其為王,與其互相限制,不加幹涉。至于漢武帝,對于“藩屬”格局中的周邊族群政權,則改變了以往不加幹涉的政策宗旨,轉變為積極轉化其為郡縣。秦末,漢與衆諸侯共擊之而建國一統,其中亦借有秦時所驅逐的族群之力。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這些周邊族群政權為西漢的“藩屬”格局增添了新的含義,此後西漢“藩屬”格局由兩個方面構成,對内有同姓諸侯王,對外有周邊族群政權所稱之王。漢初之南越、東越、北韓等周邊政權,于漢則依附關系不強,其有着較強的獨立性。

之後,周邊族群政權稱臣于漢。武帝時,欲納其為内諸侯,而化之為郡縣。而此舉亦有條件,即此地是否可為郡縣。漢擊南越,以為九郡,漢擊東越,而徙其民内遷江淮。故可知,南越地可為郡縣,而東越地“狹多長”,不可為郡縣,而是否可為郡縣,則是因是否可農耕而斷之。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南越地為秦時所開辟,以其為郡縣久矣,後趙佗自立,而“頗有中國人相輔”,可推之中原移民多矣,而其經濟模式,固然為農耕。至于東越,為閩中一帶,地狹而長,不易農耕。故漢武帝滅南越以為郡縣,滅東越而使之内遷。

其間亦反映其華夷思想,武帝謂“東越狹多長,閩越悍,數反覆”,故使其内遷漢地,此反映了華夷思想中用夏變夷之法。對于北韓,因其阻别國之朝見,平之以為四郡。至于匈奴,其遊牧已久,再往北則是冰原荒漠,不宜農耕。而漢武帝認為即使此地不可為郡縣,而為亂者,需治,故堅決出兵與匈奴戰。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至于西南夷,則為漢出兵南越時所聞,認為可以使之降服,再以其兵攻南越,是為奇招。漢遂以金誘西南夷,而得犍為郡。司馬相如言西夷邛、筰可置郡。後漢與匈奴作戰,前線吃緊,而西南夷數叛,欲專力事匈奴,遂罷西夷,獨留犍為郡,置南夷夜郎兩縣一都尉。

後張骞歸來,言身毒、大夏可親,其在漢西南,疑為在邛西,漢武帝遂重新重視西南夷。後,南越反,漢武帝發南夷兵,南夷且蘭不願遠征,故反,遂平之,誅頭蘭,以為牂牁郡。滅南越,誅且蘭、頭蘭,殺邛君、筰侯,西南夷其餘諸族皆恐,請臣于漢,求置吏。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滇王降,以為益州郡。于是漢武帝遂以西南夷為七郡。可見,漢最先在西南夷置郡,為考慮軍事因素,而重返西南夷,亦為軍事因素。因漢與匈奴作戰,前線吃緊,需盟友,故遣張骞尋月氏,而張骞追月氏至大夏,聞身毒,此二國亦可作為盟友,故漢武帝尋求大夏、身毒,漢之勢力重返西南夷。

而司馬相如謂邛、筰可置郡,則為次要因素了。如此,漢武帝發展西南,是為與匈奴戰争之延伸結果,是隸屬于兩大族群集團的交融而來的(漢之農耕集團與匈奴之遊牧集團)。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與中原之交融中,匈奴遂有完整的王制制度。觀夏商周三代,中原農耕集團不斷強大,向四圍擴散。所謂四方之民,是站在夏商周三代的角度來看,而在此過程中,中原農耕集團處于不斷擴充的狀态,至東周,華夏與四方之民屬于混合雜居的狀态,故尊王攘夷是為當時的一個時代特征。

至于戰國,七雄并立,而中原農耕集團已為大勢,趨四方之民,築長城以為界。而北遷之族群,匈奴坐大,西驅月之,東伏烏孫、鮮卑諸族,南據河套地。匈奴王制官号,乃是冒頓之時,雲其乃匈奴之世傳。而此世傳,殊可疑慮,或為是真,或為冒頓所創。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此或為匈奴與中原農耕集團交融中而所建之制。中原有夏商周三代,可為一統之國,而四方之民雖被曰為狄、戎、蠻、夷,然此為統稱,其下小族頗多。在春秋戰國中原諸侯互相征伐之時,北方遊牧族群亦混戰而統一,匈奴,或為小族發展而來。而在此過程中,其與中原族群亦有交融,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與世系西戎通婚,而北方遊牧集團,是否亦學習中原,稱王而建制?

此亦有可能。漢武帝以後,昭、宣二帝貫徹武帝之志,持續對匈奴出擊。後匈奴内亂,呼韓邪單于南下歸漢。在漢朝的幫助下,其重歸匈奴,為匈奴大單于,朝于西漢,重開和親,漢匈之間長時間處于和平。

西漢對周邊降維打擊!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至王莽改制,激怒匈奴,匈奴複南下侵擾,與中原王朝對峙。王莽改制,對于周邊族群的措施尤為不善,匈奴、西羌、烏桓反。至于東漢,長時間與西羌征戰,其因亦為對其處置處置措施不善。追其根源,武帝以武力壓周邊族群不服者也。

南匈奴、烏桓、鮮卑,在漢與匈奴的戰争中逐漸坐大,“藩屬”勢力變強,相對,東漢實力在與羌的戰争中不斷衰弱,再加上自身體制原因,最終崩潰。而南匈奴、烏桓、鮮卑等“藩屬”,在日後的東漢崩潰後,魏、蜀、吳三國互争正統的過程中逐漸強大。

西晉崩潰後,“藩屬”進入中原,轉變成為中原王朝的繼承者,他們互相征伐,之後其與東晉、南朝的戰争,則為“中國”的繼承與統一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