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rcGIS 10.0 地圖資料與圖層資料打包(用好此功能受益不淺)

By fhys

    概要:ArcGIS自從9.3.1之後的版本增加了把圖層及其資料打包成lpk格式的功能,類似于lyr格式與shp格式的結合,這很友善,10.0版後更加好用了,增加了打包地圖工程的功能。

ESRI公司自從ArcGIS Desktop的9.3.1版本(差別于9.3,需要去ESRI官網下載下傳一個9.3.1的更新檔包打到9.3上才能成為9.3.1)開始增加了一個把圖層和資料一齊打包成一個lpk格式的檔案中的功能,便于使用者把資料和顯示樣式一齊打包發給對方,既保留了資料,又保留了現實的樣式,達到完整傳遞資訊的效果,其中可以輕按兩下打開這種檔案,也可以把lpk的字尾名改成rar,用WinRAR打開其中的圖層檔案及資料檔案。

ArcGIS 10.0開始更提供了把整個地圖工程打包的功能,作用類似于MDX檔案、Lyr檔案與shp檔案的結合,打包後的格式為mpk,同樣既可輕按兩下打開,也可以改成rar字尾,用WinRAR打開。

打包資料有什麼好處?首先是資料的統一管理了,所有資料集合到一個檔案中,比起一堆零散檔案要友善多了,而且關鍵是保留了資料的顯示資訊,如已經設好的配色和label顯示。整理資料很友善,一個步驟就可以把原本可能分散在各個檔案夾甚至GeoDatabase中的資料統一整理到一個你喜歡的地方,免得你逐個複制粘貼,資料量多時更是明顯感覺到這功能的友善之處。

    ESRI官網關于打包lpk功能的介紹:http://help.arcgis.com/zh-cn/arcgisdesktop/10.0/help/index.html#/na/0017000000q4000000/

         ESRI官網關于打包mpk功能的介紹:http://help.arcgis.com/zh-cn/arcgisdesktop/10.0/help/index.html#/na/0017000000q5000000/

    在10.0 版本中還支援打包後直接上傳到你的ESRI賬戶空間中。

    無論打包成lpk還是mpk,ArcGIS都要先檢查圖層(Layer)、地圖(Map)和資料的完整性,不滿足的是不能打包的。常見的主要檢查方面是:資料是否有投影資訊、圖層或者地圖是否包含描述資訊(Description),資料無定義投影資訊或者圖層地圖無描述資訊是不能打包的。個人看法是沒必要檢查投影,因為現在在國内還有很多資料(特别是CAD轉成shp的資料)由于各種原因是不包含投影資訊,而且這樣不便于一些原始資料的編輯打包。但ESRI這麼做也算是一種善意強制吧,打包算是一種資料的編輯的一個段落,把投影搞好起碼後會省掉日後很多不必要的因為投影的麻煩事。

    這個功能雖然好用,但也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打包後再解壓,雖然在ArcMap中打開時的顯示名字是你之前設定的名字,但到檔案夾一看shp資料的名字隻能依然是打包前的shp的名字,就是說10.0版本的ArcGIS不支援在打包成lpk或者mpk時給一個選項“是否把導出的資料檔案更改成圖層顯示的名字”。個人覺得這是未來版本必然會增加的功能,拭目以待會不會真的增加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