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性詭異現象:越開放的網絡環境,人們越主動選擇被蒙蔽

作者:孫娟的書房

文章首發在微信公衆号:孫娟的書房,歡迎關注~

人性詭異現象:越開放的網絡環境,人們越主動選擇被蒙蔽

這兩年我發現,人群越來越分裂,人們的認知越來越偏激。

這種現象還在加速實作。

甚至我身邊本來挺好的朋友,也變得越來越腦殘了。

我知道他們的智商本來沒有問題,人也挺好的,但是這兩年他們的判斷力和分析能力在極速下降。

表現在,自己有了個明确的固有認知,專門尋找現實證據證明自己已有的觀點。

任何事情都能成為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也不管邏輯通不通。

不會分析客觀事物本身了。

有個朋友,把這兩年學校裡出現的負面事件,甚至人行道上盲道鋪的磚不合理,對盲人不适用,都認為是某組織的陰謀。

他本來上學時候學習成績不錯,這些年自己辦公司也頗有成績。

但現在他表達這些觀點時,真的不是開玩笑,真的是這麼想的,非常認真、憤怒、緊張。

明明很多現實中的事情,是現實中的多種原因促成。

發現問題是好心,好多人在不斷付出努力,慢慢地改善自己,改善環境,為社會和他人做點貢獻。

這是個正常的态度。

怎麼可能事事都往某個特定組織的陰謀上套?

我震驚他們這兩年的變化,震驚之餘也想了背後的原因。

後來發現,他們都是長時間主動隻關注同一個媒體,同一方向的言論。

尤其疫情這兩年自媒體活躍,密度越來越大,方向越來越集中。

他們接收的強度也越來越大,其他的聲音他們越來越抵觸,幹脆不聽不看不接觸。

最後導緻了認知方面的問題。

我也是人群的一份子,既然别人能不知不覺的變腦殘,自己有沒有可能也中招了呢?

這個現象太可怕了。

昨天我和朋友聊天,我問他:你覺得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自媒體也多如牛毛,給人們帶來了什麼?

他說:就是資訊多了,人們能接觸到更加多元的,多樣的資訊了。

我說:不是,實際上,每個人接觸的資訊更加窄了,人們的思維更加封閉了,極端化的人更多了。

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明明看似更加開放的資訊環境裡,人們卻比以前更加蒙蔽了。

是以必須認真留意。

造成人們腦殘的原因是,長時間接受單一的資訊。

問題是,就算周圍的資訊環境是開放的,人們會不自覺地篩選自己喜歡的資訊。

大多是單一的資訊。

這就是“同溫層效應”。

同溫層效應(stratosphere effect),是人類心理學認知上的其中一個偏誤。

美國心理學家艾爾芬·詹尼斯在1972年提出了這個概念,含義是:

群體在決策過程中,由于成員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群體一緻,因而令整個群體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進行客觀分析。

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資訊多起來,人們不僅沒變的看問題更周全,資訊接受的更全面,反而更加極端了。

人性詭異現象:越開放的網絡環境,人們越主動選擇被蒙蔽

目前,無論社會上還是網絡上,不同價值觀的人群越來越極端化,甚至不共戴天。好多人越來越不會分析問題了。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我認為起碼有以下幾個因素:

1、人傾向于與群體保持一緻

尤其我們這個地方的人們,習慣于尋找認同感。

要是有一些人和自己想的一樣,就覺得很有歸屬感。

為了找這種歸屬感,被人群接受,就會不知不覺的糾正自己的觀點,和眼前的人群保持一緻。

當一個人的觀點和群體裡的人一緻的時候,會得到他人認同,進而滿足對安全和被接納的需求。

這些積極的回報,會鼓勵人做出更多迎合群體的言行,最後得到更多正面的回報。

由此形成一個封閉的鎖環,群體裡的人們在互相認同中,不斷地對同一觀點,同一立場共振,互相強化。

使自己内心對此觀點的認同越來越堅固。

比如微信群裡,往往有共同的立場和話題,所有人都會參與共同的話題,認同共同的立場。

一旦有其他意見,很容易被群毆,最後踢出去。

剩下的群友加強了互相認同,找到了精神的高度撫慰。

最後會把和自己觀點不一緻的其他群都不看,人為給自己篩選了資訊,建造了資訊密室。

2、人天然地抗拒反對意見

人都有惰性,尋找熟悉安全的環境,思想也是這樣。

一旦從所在人群中,聽到了反對的聲音,他們就會覺得很刺耳,想辦法抵觸,反對,實在不行屏蔽掉,不聽。

為的就是心理平靜。

是以,有些人一遇到不同意見,甚至不去了解對方為什麼有不同的觀點。

第一反應就是激動地反對,抵制,甚至謾罵,或者逃避。

因為不同的聲音,破壞了自己内心的秩序。

慢慢的,隻能聽到和自己一緻的聲音了。

3、資訊投喂造成的資訊繭房

目前的大多數媒體,隻要你有過點贊和搜尋動作,都會馬上捕捉到你的立場和喜好。

以後反複給你推送性質非常相近的内容,别的都看不到了。

手裡拿着手機電腦,上的是網際網路。

你卻永遠看到的是極小的一部分資訊,仿佛将自己關進了密室裡。

人性詭異現象:越開放的網絡環境,人們越主動選擇被蒙蔽

4、不願意直面自己的錯誤

思考是非常難的事。

更難的是承認自己曾經的認知和判斷是錯誤的。

對某些人來說,就是承認自己腦子不行。

這是堅決不能承認的,如果沒有強大的内心,自我會崩塌。

這也就是為什麼,被一些及其拙劣的謊言欺騙,被割韭菜的人們,反而去極力維護騙子。

因為他們不敢去面對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認知,心理承受不了,面子上也下不來。

是以,即使有些人隐約感覺,不同意見可能有些道理,但也選擇不聽、不看、不去了解。

堅持自己的觀點。

明明漏洞百出,還硬倔。

5、被一些自媒體帶偏

有些自媒體,為了獲得更高的閱讀量,故意把話說得很極端,故意帶情緒。

如果一個人長期看某一角度的,不是理性溫和分析的自媒體文章,極易變得偏激。

其實,維護自己的面子,堅定自己的觀點,對自己沒任何好處。

看問題最忌諱立場先行。

提前帶了有色眼鏡,永遠看不清楚真實事物啥樣,你又如何做出正确判斷?又如何行動?

錯誤判斷指導下的行動,能有好的結果嗎?

每個人的認識和觀點,都有背後的原因,看到别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不妨先用好奇心去研究研究。

為啥同樣是人,他就和我的觀點不同,是不是他了解了我不了解的東西?

人們努力去維護的面子,其實是為了自己舒服,是自欺欺人。

你是個什麼狀态,旁人看得一清二楚。

是以,拼命證明自己對,沒任何意義。

多花點心思在,探索事情客觀真相上,能做出正确的判斷,對個人才有意義。

切記自己被帶節奏,被帶得喪失了分析能力而不自知。

人的本能中,有被認同的需求。這個需求,遠高于看到真相的需求。

但這個本能會害了自己。

共勉。

近三個月持續更新文章,增加了很多讀者關注、點贊,感謝大家的認可。

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可以關注微信公衆号:孫娟的書房

上一篇: 美圖彙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