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禅真的樂不思蜀嗎?真實的劉禅不是扶不起的阿鬥

作者:愛好曆史的包包同學

劉禅在世人的眼中一直都是不學無術,貪圖玩樂的昏君形象。在大家看來劉禅就是依靠諸葛亮才能維持蜀漢的蜀漢的生存。

我們首先說下劉禅“阿鬥”的小名來源,據傳劉禅的母親,甘夫人因做夢仰吞北鬥七星,然後懷孕,故而劉禅小名“阿鬥”。

劉禅真的樂不思蜀嗎?真實的劉禅不是扶不起的阿鬥

甘夫人畫像

被世人固化,扶不起的阿鬥這個形象和一個成語密切相關。劉禅投降後,蜀漢滅亡司馬昭宴請劉禅和蜀漢舊臣。宴中司馬昭為了試探劉禅,故意讓人安排蜀地的歌舞表演,蜀漢的舊臣聽到後無不淚流滿面,想起滅亡的故國,湧起亡國的傷懷。司馬昭看了劉禅卻嬉笑自樂,當即問到安樂公(投降後劉禅封為安樂公),公思蜀否,劉禅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

蜀漢舊臣谷正和劉禅說道,一會找機會和司馬昭說,先人墳在蜀,無一天不思。片刻果然司馬昭又問到,公思蜀否,劉禅答到,先人墳在蜀,無一天不思,司馬昭追問此話像谷正說教你說的,劉禅一副驚訝的說,你怎麼知道。

劉禅真的樂不思蜀嗎?真實的劉禅不是扶不起的阿鬥

宴中劇照

劉禅巧化司馬昭宴請危機,不是扶不起的阿鬥。

從這次宴席上看劉禅表面是個貪圖享樂的亡國之君,可大家仔細從兩個方面分析就可以知道劉禅并不是貪圖享樂扶不起的阿鬥。第一劉禅知道司馬昭在試探他是否有野心複國,是以他回答不思蜀,谷正教他的一番話,他照說表現出一副無主見聽之任之的模樣,因為他知道司馬昭會追問他,當問到這話像谷正教你說的,劉禅一副驚訝說道,你怎麼知道。進而令司馬昭放心,從此劉禅貪圖享樂,無野心,無主見的昏庸形象就在魏國掌權者的心中刻畫死了。

劉禅真的樂不思蜀嗎?真實的劉禅不是扶不起的阿鬥

劇照劉禅形象

劉禅,改革互相制約,發展經濟,并非扶不起。

在諸葛亮死後劉禅在執政長達31年,緻力發展蜀中的農業,貿易,使蜀中百姓安居樂業。改革了中央官制制度,将相權分立,行政權和軍事分開管理。命蔣琬主管行政,命費袆主管軍事,防止個人的權利過大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并且在内部還可以互相制約。吳國,魏國都出現危及皇位的權臣叛亂,蜀漢卻沒有這依靠于官制的改革互相制約。

以上兩件事,可以看出劉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鬥。大家了解三國,大多都是從《三國演義》中熟知。但畢竟是小說,就像曆史中華雄不是關羽所斬,諸葛亮也沒有用過空城計一樣,因為劇情效果的原因不得不進行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