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完董宇輝直播間的家長會,我反思了自己的這2種教育誤區

作者:小年高讀書記

前段時間,董宇輝在直播間開了一場家長會,引發9萬人圍觀。

50分鐘裡,他講了自己教師職業生涯中的小故事,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看完董宇輝直播間的家長會,我反思了自己的這2種教育誤區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最後的總結:

每項工作都會有事先教育訓練,唯獨做家長沒有,孩子說來就來了,是以家長很難做好。

樸素的一句話,卻戳痛了很多家長的心。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怎樣正确地愛孩子,卻是一種智慧。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深遠的影響。

我們自己意識不到的一些行為,往往會給他們帶來久遠的心靈傷害。

以下這4種錯誤行為,比較隐蔽,但其中的負面影響卻一點不容小觑。

看完董宇輝直播間的家長會,我反思了自己的這2種教育誤區

他們經常将這句話挂在嘴邊:“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一旦孩子的行為不符合預期,他們就會感到委屈,甚至一點點小事就會将他們的情緒點燃。

但就像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的,這樣的父母其實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實施情感暴力,是一種善意的“施虐”。

這種自我犧牲的付出,很容易讓孩子産生愧疚感。孩子會覺得,我要是做得不好,就對不起父母。

于是,有的孩子隻能隐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壓抑自己的需求迎合父母,甚至會變得自卑和抑郁。

紀伯倫曾經說過: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真正的教育,不應該通過這種“綁架”人格的方式去實作。

良好的親子關系,應該是讓雙方都感覺到舒适、溫暖,而不是讓對方覺得需要用“犧牲”來支撐。

看完董宇輝直播間的家長會,我反思了自己的這2種教育誤區

數字心理學創始人鐘繕夤曾經說過:

生命的本質需求,是渴望被看見。

孩子和父母的情感聯結,也正是在需要和回應中産生的。

曾收到過一位讀者的留言。

她說,自己雖然已經成年,并且有了孩子,卻始終都在尋求父母的愛和認同。

小時候第一次學鋼筆字的那天,她非常興奮,但因為使用鋼筆還不夠熟練,她不小心把墨水弄到了衣服上。

回到家,她興緻勃勃地向媽媽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沒想到卻被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

還有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在路上被陌生人跟蹤,内心充滿恐懼,卻不敢告訴媽媽。

她認為,即使她說了,也不會引起媽媽的重視,很可能又會挨一頓罵。

她開始變得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表達心底的情感,也不知道怎樣去愛别人。

生活中有很多同樣經曆的孩子,他們在向父母傾訴内心感受時,總是遭到父母的忽視或否定。

慢慢地,内心的失望越攢越多,再後來,他們就徹底向父母關上了内心的大門。

美國心理學家喬尼斯曾這樣說:

如果孩子不能确信自己對父母是重要的,他将會成長為一個忽視自己情感的人。

如果我們真的愛孩子,就應該俯下身來,看到他們的内心,感受他們的喜悅與痛苦。

被愛滋養的孩子,内心才會更加豐盈,也會更懂得怎樣愛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