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作者:雪擁藍關2021

華山之險峻為五嶽之首,更遺留下種種神話傳說,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使人十分向往,是陝西最值得旅遊的地方,我先後四次遊過華山,但1963年第一次遊華山印象最深。

大學畢業後在機關的鳳縣農場勞動一年多,1963年3月底傳回工作機關。休整幾天後,與我的同班同學教相約遊華山。

4月5日。上午10點10分坐火車到華山站,走到玉泉院已經下雨了。那時華山處于自然狀态,沒人管理,也沒人收費。沿一條小河向山上走,河裡水不多,水很清,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好像是千百年來從山上沖下來的。冒雨登山,極少遇見遊客,雨越來越大,過了沙羅坪以上,雨變成雪了,雪花飄灑,路也越來越滑,衣服濕透了。聽說走到山上有40裡,至少要走4個小時,隻好中途傳回,住于仙姑觀。

4月6日。早晨雨停了,天仍陰着。有了在鳳縣農場每天走山路的鍛煉,蹦蹦跳跳上山,也未覺得累。一路霧氣迷蒙,不知走了多少時間登上北峰,頓覺開闊,遠望蒼龍嶺,這名字起得好,走在上面戰戰兢兢,猶如走在蒼龍的脊背上。經過金鎖關時,畫了一張速寫畫。這張畫很有意義,因為若幹年後,華山經過開發,原來的金鎖關不見了,建立起一座殿宇式的建築,極其平庸,遠不如原來的金鎖關雄渾自然。

這時雪霧越來越大了,遊完西峰、中鋒在去東峰的途中,從崖壁上不斷有大片的冰雪滑落,聲如雷鳴,雪霧彌漫,令人恐懼。隻好傳回北峰,北峰的的重要建築是真武宮,建築精巧,雕梁畫棟,是華山最精緻的建築。據說當年蔣介石登華山時即住于此。可惜後來文革時,紅衛兵烤火把真武宮燒掉了。很多年後,我從照片上看到修複後的北峰建築,總覺得簡陋,沒有原來的精緻。這時天很冷,正下大雪,當時在此畫了一張速寫畫,我的畫上寫着:“寫生時,大雪正紛紛揚揚落到天井中,手凍得有些麻木,當晚即住于圖中左側的房間中。”在登天險百尺峽的時候,作了一首打油詩以對古代開山劈路者的緻敬:

崖壁欲崩一線天,陡階百尺沒雲煙。

從來最險華山道,誰是開山劈路人?

4月7日。晨仍降大雪,一直到下午二時稍停,又起風。因山上食宿費特貴,隻好放棄遊南峰和東峰,冒雪下山。幾年後又三次登華山,才把華山遊遍。到山下玉泉院時雪停天放晴。徒步去華陰城,這時天已經昏黑,回首遠眺看西嶽華山,如一株蓮花亭亭玉立于群山之上,在一彎月光之下,熠熠生輝,是那樣的純潔幽美,恍如仙境。當晚住于老站街上的新新旅館,這旅館給我極深的印象,至今不能忘懷。仿佛穿越回中世紀的旅人客棧,一個方形大院子,一圈平房,每間房很小,僅容一張單人床(兩個條凳加一張床闆),一桌一凳,再容不下他物,晚上院子大門就上鎖了,房間沒有衛生間,外面院子中間地上放了一個大尿桶。可能沒住幾個人,整晚上非常寂靜。

4月8日。遊西嶽廟,這廟規模很大,據說有小故宮之稱。四周有城牆,登上城牆,四下一望,見殿宇破敗,屋漏瓦殘,到處堆着些雜物。城牆四角原有角樓,已經無存,隻剩石礎和殘磚斷瓦,很是凄涼。在這裡我又畫了一張速寫畫。2012年我再去遊西嶽廟,廟宇多已修複,角樓是三出阙形式,規格很高,很壯觀,我拍了一張照片附在文後。遊完華嶽廟回玉泉院,忽然成了一個大集市,人很多極熱鬧。賣鍋盔等小吃、各種小商品、農産品、祭祀用品,甚至有拉洋片的。人還不斷的從四面湧來,一打聽,才知道今天是清明節有集市。遊逛了一陣,已到中午,走到華山站乘中午火車傳回西安,我的第一次華山之行結束了。

下面的幾張鋼筆畫,是回來後根據當時的速寫畫稿重畫的,絕對忠實于原稿,沒有添油加醋。僅華陰縣城牆那幅是依據印象畫的。複建的金鎖關、真武宮圖檔取自網上。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
六十年前遊華山(附當時寫生畫8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