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談“孔乙己文學”背後,是把社會問題轉移到個人上的别有用心

作者:自在樂觀的海燕

央視網大談“孔乙己文學”的焦慮背後,是把社會問題轉移到個人的不努力上。

當我看到這篇文章居然是出自央視網,我隻能說這麼說:

寫這篇文章的人既不懂魯迅,更不懂孔乙己;不僅不敢說社會現象,還隻敢pua年輕人。

首先我們先談談孔乙己。

大談“孔乙己文學”背後,是把社會問題轉移到個人上的别有用心

孔乙己生活時代,是清朝末年新舊秩序交替的年代。盡管新學已然入中,但當時的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信奉科舉入仕。受到傳統的社會規訓影響,孔乙己受到聖賢教育,用今天的話就是脫産考公,隻為某一天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結果造化弄人,1905年,清政府釋出“上谕”,宣布 “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至此,在中國曆史上延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廢除。

孔乙己有什麼辦法呢?他隻是一個普普通通、多年來老實本分的儒生。

科舉廢除前,他是“長衫老爺”,科舉廢除後,他什麼都不是了。

每一個普通人在時代的浪花中都掀不起一絲波瀾。

一個本本分分的讀書人規規矩矩地讀書,居然成為了他人生悲劇的源頭,這到底是什麼價值觀?

他能怎麼辦?

社會的浪潮滾滾襲來時,我們看看央視網幹了些什麼?

他們又一次選擇把社會問題轉移到個人不努力上!

我還能說什麼?隻能期期艾艾地來一句不痛不癢的:寫這篇文章的人不懂魯迅,不懂孔乙己,不敢說社會現象,隻敢pua年輕人。

駱駝祥子的悲劇難道是因為他拉車不夠努力嗎?

大談“孔乙己文學”背後,是把社會問題轉移到個人上的别有用心

恰好相反,他太努力了!

魯迅筆下孔乙己的悲劇,是央視網所說的不願意勞動,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嗎?

當然不是!孔乙己的悲劇來源于科舉制的僵化、來源于社會轉型的陣痛、來源于時代的混亂,讓讀書人隻有無用之才,也無才可用啊!

同樣的,一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也許是他不努力,但大學生就業難成了普遍現象,還能歸咎于大學生不夠勤勞,放不下面子,沒有脫下孔乙己的長衫嗎?

大談“孔乙己文學”背後,是把社會問題轉移到個人上的别有用心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學,明明讀了16年的書,畢業之後卻隻能去做中學生就能幹的體力活,那何必浪費那麼多的教育資源,義務教育後直接出來幹體力活不就得了?

上來給大學生戴了頂高帽,說什麼現在的大學生和以往不同,願意脫下孔乙己的長衫了,可是,新社會的大學生為什麼要脫下舊社會的長衫?這是在暗示什麼?

誰能說得清呢?

大談“孔乙己文學”背後,是把社會問題轉移到個人上的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