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生摯愛電影,為電影而活,為電影而死——電影人石揮

作者:西山隐俠

一九五九年春,江蘇省南彙縣二竈紅地區發現一具海漂的屍體,已經膨脹腐爛,無法辨認其身份。

後來打撈上來,漁民就地掩埋。第二年公安部門調查此事,漁民才道出實情。然後到掩埋地挖出屍體,西裝中的派克筆和腿骨骨折的痕迹,證明那是失蹤兩年多的電影人石揮。

對于石揮,很多人都很陌生,很多人也沒有看過他演的老電影,提不起興趣,這是自然。

我寫此文,感覺不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和賞識。但是出于對這位老電影人的熱愛和同情,我覺得有義務和責任,利用頭條這個平台展示他的短暫一生;展示他對電影事業的功德和業績。

一生摯愛電影,為電影而活,為電影而死——電影人石揮

電影人石揮

為什麼說石揮是電影人。因為他不僅僅是電影演員,還是編劇、導演。

石揮,原名石毓濤。1915年生人,天津人。自小家庭敗落,一歲時,由母親懷抱着,随着父親奔赴北京謀生。小時候家道還算殷實,石揮書念到國中。父親失業,石揮辍學,隻得外出打工。先後做過茶房、仆人、車站售票員等職業。

從事底層的工作,為石揮日後的演藝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以他飾演的角色,以及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平頭百姓,市井裡的小人物,是以十分貼切逼真。

石揮步入演藝界的伯樂是電影演員藍馬。剛開始,隻是在劇組做些服務工作。後來嘗試着參與舞台劇的演出,飾演的都是跑龍套的小人物。

慢慢的他對當演員産生了濃郁的興趣,開始隻是留意和模仿别人的表演,有時候也陷入個人的思考。從此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一發不可收拾。

從1934年至1945年,石揮大部分都活躍在話劇舞台上,飾演了許多有血有肉的角色。如在話劇《家》裡飾演高老太爺;在《正氣歌》裡主演文天祥。此外,還主演了《秋海棠》、《林沖》等。

多年的話劇演出,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演出經驗,提高了演藝水準,是以,在以後的電影事業中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石揮一生中創作的作品無數。在此我們僅介紹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兩部電影劇情片;自編自導的一部電影劇情片;執導的一部戲曲劇情片和一部兒童劇情片。

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劇情片是:由老舍原著改編的《我這一輩子》,于1950年上映。

一生摯愛電影,為電影而活,為電影而死——電影人石揮

他在片中飾演了北平城舊警署裡,一名安分守己的老警察。影片展現一個年邁的老警察,回憶某個四合院裡居民的困苦生活,以及他幫助一個遊擊隊員逃跑,最後兒子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影片既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又表現了勞動人民不服于命運的安排而抗争,黑暗之中終見曙光。

第二部自編自導自演的戰争劇情片是:《關連長》,于1951年上映。

一生摯愛電影,為電影而活,為電影而死——電影人石揮

影片主要描述的是解放軍某部八連,在解放大上海的戰鬥中,深入敵後,攻打敵人的一個指揮所。而敵人據守的指揮所是一個孤兒院,樓内有數百名孤兒,由石揮飾演的關連長決定放棄炮擊,而改成白刃戰,最終保護了數百名孤兒,并将敵人全部消滅。石連長卻壯烈犧牲。

第三部自編自導的影片:《霧海夜航》也是石揮的最後一部影片

一生摯愛電影,為電影而活,為電影而死——電影人石揮

該片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主要描述一起客輪遭遇海難,一位海軍政委挺身而出,指揮全體複轉軍人安撫旅客,保持船體平衡,手拉手鑄成人牆,最後得以獲救。

另外,石揮在1953年執導了兒童劇情片《雞毛信》;1955年執導了黃梅戲戲曲片《天仙配》。這兩部電影,老一輩觀衆都十分熟悉,細節不再贅述。

1957年,正想在電影事業中大顯身手的時候,石揮被打成了“右派”。天天挨批鬥,寫檢查,無休無止。這些都沒有摧殘他的意志,可是不讓他從事自己喜愛的電影,這是對他毀滅性的打擊。

石揮1953年才結的婚,娶了小他16歲的平劇演員童葆苓(《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扮演者童祥苓的姐姐)

他們結婚不滿三年,石揮就遭受了政治迫害,整日郁郁寡歡。愛妻勸導他,也難解他心中之苦。一天妻子趕着去機關演出,臨出門,石揮緊緊的抱着妻子親吻,不願撒手。妻子勸他:想開點,一切都會過去,然後去上班。

其實此時,石揮已經下定了必死的決心。他穿上大衣,帶上圍脖走出了家門。時間定格在1957年11月中旬。

石揮心不在焉的走在上海的大街上,路上遇到了上影廠的同僚,同僚問他上哪兒?他所問非所答的反複說道:“再也不能演戲了”、、、、弄得同僚一頭霧水,也沒有再多的過問。

石揮來到了上海碼頭,買了張船票,登上了那艘參演過《霧海夜航》的開往甯波的“民主三号客輪”,從此失蹤。

石揮的離去,引起上海極大的轟動。流言四起,有的說:石揮去了香港;還有的說:石揮去了台灣;更有離譜的說:石揮投靠了美國。

時間在人們的争議中漸漸消停。而擔心和懷念的隻有那新婚的妻子童葆苓。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那些傳言隻有妻子不信,因為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演戲、電影那是丈夫的魂魄,魂魄已去,要副軀體有何用?!一種不詳困擾在心頭。

事轉到開篇:老漁民發現的那具屍體是石揮。1957年11月中旬的那天夜裡,船行駛到了一個他認可的地方,他站在甲闆上,望着洶湧澎湃的大海,帶着對人性的失望,帶着對藝術的不舍,躍身縱然跳下,年僅42歲。

電影界的人們沒有忘記這個“影癡”。1995年,在由廣電部、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世界電影100周年暨中國電影90周年紀念活動中,石揮獲得了中國電影世紀獎。這或許能給離去的石揮一點安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