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Zabbix4.0 Server 安裝與調試(1)

安裝很簡單,按照官方網站上的說明,進行ISO安裝即可,都是廠家直接做好的。比前期版本經常出現相容性和BUG問題比起來,要好非常多。

Zabbix4.0 Server 安裝與調試(1)

選擇自己對應的需求,選擇安裝包。

Zabbix4.0 Server 安裝與調試(1)

安裝步驟省略,非常簡單,無需更多講解,(本部落格針對有一定基礎的同學)。

預設密碼,安裝過程從設定自己的最高權限的賬号和密碼就可以了。(我這裡選擇的是ubantu)

安裝結束後,效果圖如下:

Zabbix4.0 Server 安裝與調試(1)

安裝方面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根據官網的指導手冊進行操作,如下圖:

Zabbix4.0 Server 安裝與調試(1)

安裝結束後,确認應用起來之後,需要進行以下配置的調優:

防火牆開放端口:

  • 打開SSH端口(22 TCP);
  • 打開Zabbix agent (10050 TCP) 和 Zabbix trapper (10051 TCP) 端口;
  • 打開HTTP (80 TCP) 和 HTTPS (443 TCP) 端口;
  • 打開SNMP trap 端口 (162 UDP);
  • 打開NTP端口(123 UDP)的出向(outgoing)連接配接;
  • ICMP pakets限制為每秒5個資料包;
  • 丢棄所有其他入向(incoming)連接配接。

類似的有些的企業的收費防毒軟體,記得在殺毒的政策伺服器中把伺服器分組中的對應端口打開。

通常來說,Zabbix已經結合的多種的基礎工具使其工作和監控更容易:

  • iptables-persistent
  • mc
  • htop
  • snmptrapfmt
  • snmp-mibs-downloader

預設情況下,裝置使用DHCP來擷取IP位址。靜态位址詳細說明:

  • 以root使用者身份登陸;
  • 在你最擅用的編輯器中打開/etc/network/interfaces 檔案;
  • iface eth0 inet dhcp → iface eth0 inet static
  • 在iface eth0 inet static之後添加一下行:
    • address <應用的IP>
    • netmask <網絡掩碼>
    • gateway <網關位址>
  • 執行指令 sudo ifdown eth0 && sudo ifup eth

更改時區

應用預設使用UTC作為系統時鐘。如需更改時區,那麼從/usr/share/zoneinfo中複制合适的檔案到 /etc/localtime中,例如:

cp /usr/share/zoneinfo/Europe/Riga /etc/localtime      

語言環境更改

這個應用包含了一些語言環境設定更改:

  • 包含語言: en_US.UTF-8, ru_RU.UTF-8, ja_JP.UTF-8, cs_CZ.UTF-8, ko_KR.UTF-8, it_IT.UTF-8,

    pt_BR.UTF-8, sk_SK.UTF-8, uk_UA.UTF-8, fr_FR.UTF-8, pl.UTF-8;

  • 預設語言環境是en_US.UTF-8.

憑證 (登陸名:密碼)

系統:

  • appliance:zabbix

資料庫:

  • root:<random>
  • zabbix:<random>

資料庫密碼在安裝過程中随機生成。

Root密碼存放在/root/.my.cnf檔案中,在“root”賬戶下無需輸入密碼

Zabbix前端:

  • Admin:zabbix

要更改資料庫使用者密碼,需在以下位置更改:

  • MySQL;
  • /etc/zabbix/zabbix_server.conf;
  • /etc/zabbix/web/zabbix.conf.php.

檔案位置

  • 配置檔案存放在 in /etc/zabbix.
  • Zabbix server, proxy 和 agent 日志檔案存放在/var/log/zabbix.
  • Zabbix 前端存放在/usr/share/zabbix.
  • 使用者zabbix的Home目錄是/var/lib/zabbix.

Zabbix配置更改

  • Zabbix前端的伺服器名稱被設定為“Zabbix Appliance”;
  • 前端時區設定為:Europe/Riga (可在/etc/apache2/conf-available/zabbix.conf中修改);

配置保護

如果您正在運作該應用的Live CD/DVD版本,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無法使用持久化存儲,你可以備份整個資料庫,包括所有配置和收集到的資料。

要建立備份,則運作:

sudo mysqldump zabbix | bzip2 -9 > dbdump.bz2      

現在你可以将檔案dbdump.bz2傳輸到另一台機器。

要想從備份中進行恢複,将其傳輸到應用上并執行

bzcat dbdump.bz2 | sudo mysql zabbix      

注意:在恢複時,確定Zabbix server處于停止狀态。

前端通路

預設前端可以通過任何地方進行通路。

可通過 http://<host>/zabbix通路前端。

可在/etc/apache2/conf-available/zabbix.conf中定制,修改該檔案後需要重新開機web伺服器。為此,以root使用者通過SSH登陸并執行:

service apache2 restart      

防火牆

預設情況下,隻有更改條目中所列出的端口是打開的。要打開額外端口,隻需修改 “/etc/iptables/rules.v4” or “/etc/iptables/rules.v6” 檔案,并重新加載防火牆規則:

service iptables-persistent reload      

監控能力

Zabbix安裝程式支援下列功能:

  • SNMP
  • IPMI
  • Web 監控
  • VMware 監控
  • Jabber 通知
  • EZ Texting 通知
  • ODBC
  • SSH2
  • IPv6
  • SNMP Traps
  • Zabbix Java Gateway

SNMP traps

Zabbix應用使用snmptrapfmt處理SNMP trap。它被配置為接受來自于所有地方的任何trap。

不要求進行身份認證。如果您希望啟用認證,需要更改/etc/snmp/snmptrapd.conf檔案并指定所需的認證配置。

所有的trap存放在/var/log/zabbix/snmptrapfmt.log檔案中,它由logrotate按2GB的檔案大小輪詢存放。

更新

Zabbix應用包可以進行更新。如要更新,則運作:

sudo apt install --only-upgrade 'zabbix.*'      

命名, 初始化和其他腳本

已提供适當的初始腳本。要想控制Zabbix server, 運作以下任一程式:

service zabbix-server status      

如需要控制Zabbix agent守護程序,将 server 替換為 agent;如需要控制Zabbix proxy守護程序,則替換為 proxy。

增加可用磁盤空間

在嘗試任何步驟之前,請建立所有資料備份。

裝置中可用磁盤空間可能不夠,這種情況下,可以擴充磁盤,為此,可首先在虛拟化環境中拓展塊裝置,然後執行以下步驟:

啟動fdisk更改分區大小。以root使用者運作:

fdisk /dev/sda      

這将在磁盤sda上運作fdisk。然後去使用一下指令切換分區:

u      

D不要通過輸入 c來禁用DOS相容模式,否則将破壞分區。

之後删除現有分區,并建立一個合乎需求的新分區。多數情況下,你會接受可用最大值,這會将檔案系統擴充到你為虛拟磁盤提供的任一可用大小。為此,在fdisk提示中輸入以下序列:

d
n
p
1
(accept default 63)
(accept default max)      

如果你想為額外分區(swap等)留些空間,你可以在last sector中輸入另一個值,完成後,發出以下指令以儲存更改:

w      

建立分區後(新增磁盤或者擴充現有的磁盤),建立實體卷:

pvcreate /dev/sdb1      

示例中使用了名為/dev/sdb1的分區,在你的環境下,磁盤名稱和分區号可能不同。你可以使用fdisk -l /dev/sdb指令檢查分區号。

檢查新建立的實體卷:

pvdisplay /dev/sdb1      

檢查可用的實體卷。這裡必須有兩個卷:zabbix-vg和新建立的:

pvs      

用新建立的實體卷擴充現有的卷組:

vgextend zabbix-vg /dev/sdb1      

檢查“zabbix-vg”卷組:

vgdisplay      

使用空閑的PE空間擴充你的邏輯卷:

lvextend -l +100%FREE /dev/mapper/zabbix--vg-root      

重新配置設定root卷空間(可在系統中實時完成):

resize2fs /dev/mapper/zabbix--vg-root      

重新啟動虛拟機(因為我們修改的分區目前正在使用)。如此,現在檔案系統應擴充到分區大小。檢查 “/dev/mapper/zabbix–vg-root” 卷:

df -h      

特定格式說明

.1 Xen

為XenServer轉換鏡像

通過Citrix Xenserver使用Xen鏡像,則需要轉換磁盤鏡像。是以,你需要:

  • 建立一個虛拟磁盤,磁盤大小至少要和鏡像一樣大。
  • 查找這塊磁盤的UUID
xe vdi-list params=all      
  • 如果有許多磁盤,在建立磁盤時配置設定的那樣,他們可以通過名稱參數name-label進行過濾
  • 導入鏡像
xe vdi-import filename="image.raw" uuid="<UUID>"      

上述操作步驟引用于Brian Radford的部落格。

.2 VMware

vmdk格式的鏡像可以直接被VMware Player,Server和Workstation等産品使用。如需要在ESX,ESXi,vSphere中使用,必須使用 VMware converter進行轉換。

.3 硬碟/閃存鏡像 (raw)

dd if=./zabbix_appliance_3.4.0_x86_64.raw of=/dev/sdc bs=4k conv=fdatasync      

使用閃存/硬碟裝置的路徑,替換/dev/sdc。

上面的内容全部确認結束後,我們來配置監控項目:

第一步,先配置網絡監控。(我們留到下一個篇章進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