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5年盤點第一彈#八大事件複盤O2O棋局

2015年,在O2O這場一日千裡的大戰中,所有表面上看起來秣兵厲馬、激烈角逐的厮殺,背後都離不開BAT的排兵布陣。據不完全統計,BAT三家過去一年通過搶使用者、圈資源、拼資本的方式先後直接或間接瓜分了80%以上O2O市場佔有率,在确立中國O2O市場的這一嶄新格局後,回眸即将成為曆史的過往厮殺,我們對BAT的O2O發力政策将更加明朗。

一、BAT導演的年度O2O八大熱點事件

1、AT紅包大戰引發O2O開年之戰

震蕩指數:★★★★

2014年微信紅包橫空出世,因其迎合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借助社交的魔力,微信紅包快速風靡,讓微信在移動支付上終于找到了降維攻擊的方法。不過2015年才是紅包真正普及的年份,借助于CCTV春晚等重磅節目,春節成為騰訊的主場,阿裡巴巴的客場,雙方激烈角逐,封殺反封殺手段可謂諜影重重。最終,雙方打了個平局:騰訊Q3财報顯示QQ+微信合計綁卡數已超過2億,逼近阿裡巴巴,作為後來者,實際上這算是騰訊的勝利。

AT紅包大戰背後是移動支付之争,移動支付作為O2O最核心的基礎設施,2014年開始陸續被重視,2015年競争進入白熱化,除了阿裡和騰訊之外,百度錢包的表現亦可圈可點,在百度糯米、百度外賣、去哪兒等支付場景帶動下,百度錢包激活賬戶數量持續增速,尤其,随着近日李彥宏正式啟動百度錢包“常年返現金計劃”,這一舉動将進一步使BAT卷入三分天下的寡頭之戰。

2、滴滴快的惡戰到合并的戲劇收場

震蕩指數:★★★★★

滴滴快的背後分别站着騰訊和阿裡,兩大巨頭本身是奔着培養移動支付場景、促進移動支付習慣的目的而去投入,萬萬沒想到的是之後滴滴和快的在出行市場上都展示出巨大的潛力——與其最先切入的計程車輔助叫車功能已無關系,而是兩家推出了與計程車競争的專車服務,這本身就是一個蔚為可觀的市場,騰訊和阿裡巴巴均投入數以億計資金來打補貼大戰,教育市場。2015年情人節滴滴和快的合并使出行大戰戲劇收場。

不過,出行服務市場除了滴滴和快的之外,還有Uber這一共享經濟出行始祖,百度投資其成立了『優步中國』,目前Uber不止覆寫專車、順風車等約車業務,更不斷拓展搬家、快遞、送餐服務,其想象空間巨大。當然,對于BAT而言,出行服務不隻是單純的一個交通服務生意,它擷取的是海裡的『在路上』資料和場景,而這些都可以與他們在布局的多項O2O服務聯合起來。

3、58趕集合并分類資訊網站的2.0打法

震蕩指數:★★★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和趕集正式宣布合并,至此,原來三分天下的分類資訊市場一分為二,一個是一家獨大的58趕集,還有一家是别具一格偏安上海的百姓網。更重要的是,分類資訊網站早已不在滿足于提供資訊,而是想要滲透到服務環節,憑借着多年積累的線下資源,58趕集和百姓網在騰訊、百度的投資布局下成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非常重要的O2O玩家,到家服務、閑置交易等諸多業務都在快速推進中。

這一市場沒有阿裡的身影,58趕集的背後是騰訊,百度則投資了百姓網做起收割者。

4、百度200億元重注糯米高調入局

震蕩指數:★★★★★

百度在2014年全資收購糯米之後,一直在低調地将糯米與百度團購、百度地圖、百度搜尋諸多業務進行整合,盡管在最早的紅包大戰、補貼大戰中沒有太多百度的身影,不過這并不等于百度不重視O2O市場,相反,隻有百度是舉全公司資源在做O2O,百度戰略是連接配接人與服務,沒有什麼業務比O2O更契合這一目标了。正是因為此,百度在2015年在做好底層服務生态的基礎上,以追趕者的姿态迎頭趕上,GMV(交易額)快速提升,大幅縮小了與美團、點評的距離,位列市場第二。

此外,糯米不隻是團購,它是百度O2O的核心品牌,圍繞着糯米,票務、外賣、酒店等諸多O2O業務都在進行。7月1日,李彥宏高調宣布百度未來3年将向百度糯米投資200億元——這是O2O行業最大的單筆投資,足見百度要做O2O的決心。

5、阿裡口碑60億元複出再戰O2O

震蕩指數:★★★☆

就在百度宣布200億做大糯米的幾天之後,阿裡不甘示弱宣布投資60億元『複活』口碑網,這是2004年就已創辦的一站式生活服務平台,一度成為大衆點評的對手,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生活點評網站隻剩下大衆點評,而口碑網則命運多舛。現在口碑網帶着阿裡巴巴的60億,成為阿裡巴巴的O2O服務平台和核心品牌,使用者可以通過手機淘寶、支付寶錢包等阿裡的『移動入口』購買由口碑整合的生活服務。

阿裡巴巴也并非2015年才開始重視O2O,馬雲一直想要建構一個無所不包的商業帝國,自然不會落下這一巨大的新興市場。2011年阿裡巴巴便投資了美團(彼時其邏輯與O2O無關,而是與團購有關,與騰訊投資高朋一緻),2014年阿裡巴巴有多種嘗試,例如淘點點,不過最終未能成氣候,現在将O2O重心放到口碑上。

6、大衆點評和美團竟然走到一起了!

震蕩指數:★★★★

一個出身資訊點評,一個出身本地團購,在轉型的當口都遇上了中國的O2O大潮,在逐漸遠離傳統團購模式的時候,兩家紛紛進入了點餐、買單、優惠等餐飲O2O環節,同時還開展了電影票、外賣、酒店等新業務。這兩個最有希望上市的企業不僅一直未能上市,在2015年卻走到了一起,張濤任董事長退居二線,新美大在強人王興的掌舵之下繼續向前,盡管大衆點評和美團曾分别引入騰訊和阿裡巴巴的投資,但『新美大』在業務層面并沒有戰隊,依然是獨立營運為主基調,在BAT三大巨頭都在的O2O搏擊俱樂部尋求自身位置。

7、去哪兒和攜程冰釋前嫌拿下OTA

震蕩指數:★★★★★

攜程和去哪兒,兩者曾經的交集并沒有那麼多,随着去哪兒的擴張其業務重疊度與攜程越來越大,去哪兒成為攜程的颠覆者。在O2O大潮之中,去哪兒的控股者百度出于布局需要,促成了攜程與去哪兒的合并,兩者合并之後将拿下酒店和機票預訂市場70%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名符其實的線上旅遊之王,接下來百度勢必将其業務與新的『去攜』加大整合,例如在百度地圖中融入酒店預訂,在百度搜尋結果頁中融入機票預訂…可以說,百度已占領線上旅遊這一非本地生活O2O的重要分支。

8、餓了麼懸而未決或成壓軸好戲

震蕩指數:★★★☆

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合并的消息已有流出,不過并未最終坐實,這有望成為2015年020行業最後一個大事件。餓了麼這一來自大學生創業團隊的産品已壯大到令人豔羨的規模,但在巨頭紛紛重視外賣市場的當口,依然需要做出一個艱難的選擇,沒辦法,任何一個有潛力的O2O領域,最終都隻能是巨頭們的菜,這是一場直截了當的資本遊戲。

有意思的是,外賣市場依然有百度的身影,百度外賣成立以來進展迅猛,并獨立分拆進行2.5億美元融資,顯然百度想要将外賣這事兒單獨做大。

二、BAT在O2O大戰中的姿勢如何?

看過了2015年BAT在020領域直接或間接主導的大事件,再來看BAT的O2O政策就更加清晰明朗。

#2015年盤點第一彈#八大事件複盤O2O棋局
百度:慢工出細活,靜候機會蓄勢待發

百度最初鮮少參與到補貼大戰、紅包大戰這樣“博人眼球”的關鍵戰役,是以給人的整體感覺是在O2O大戰中并未成為主角,實則不然,百度在打好O2O底層生态建設,做好服務戰的後續準備後,才将部分儲存的資金用在了補貼的上,這樣避免了與阿裡、騰訊的直接碰撞,花最少的錢,達到了提升GMV的目的。

2015年百度做的最關鍵的事情是完善基礎設施,目前,百度地圖活躍使用者數量在國内市場上的占比已絕對領先,2015年開始整合進酒店等服務。百度錢包商家入駐數量和使用人群數量也提升明顯,今年以來百度錢包已積極引入團購、票務、餐飲等服務,并結合百度糯米、百度糯米、百度地圖、百度外賣等産品快速搶占市場。相關資料顯示,百度錢包使用者活躍度已跻身市場前三。

此外,百度在O2O業務上亦層次鮮明:因為擁有去哪兒和攜程的股份,線上旅遊已成為百度O2O業務中的重量級資本,百度未來必将繼續強化在這一方向上的優勢,繼續擴大優勢。外賣、團購、電影票業務作為百度O2O的常态化業務方向,亦得到了較多扶持。移動出行、跨境電商等O2O周邊業務百度則采取了戰略入股,領投和收購等政策,将公衆十分熟悉的Uber、e代駕、蜜芽、鳳梨蜜等并入百度O2O生态鍊中。

在整體O2O政策上,百度保持了冷靜、高效的布局政策,其與阿裡、騰訊做O2O思路最大的不同是走技術路線,充分發揮百度的技術特長。随着落子逐漸增多,百度以關注和幫扶特色化、生活化O2O産品為重點,同時延伸到低頻産業鍊的O2O生态雛形已經完整呈現在公衆視野。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糯米這三款産品已讓百度牢牢掌控了三大O2O入口,通過自營+開放的O2O生态,這三款産品交叉覆寫足矣讓百度搶占下一輪競争的市場先機。

阿裡:零售是核心,生活O2O隻是嘗試

阿裡最核心的業務是線上零售,在O2O布局上更多展現在O2O零售上——就是滲透到傳統零售場景例如商城、超市、便利店等處的收銀台,讓人們在不同地方買買買的時候都依賴阿裡的支付、積分、優惠…這與微信構成了直接競争。也從側面說明了,阿裡做O2O的思路尚未脫離零售本質。

在生活服務類O2O上,阿裡雖說成立了去啊,60億複活了口碑,但更多是一種嘗試,力度并沒有百度這麼大,更别說作為公司戰略了。60億元投資相對于百度200億元少了一大截不說,對于阿裡巴巴的體量來說也不算太大。而馬雲在多個場合提及的阿裡巴巴戰略亦很少見生活服務、O2O這些詞彙,更多是資料、DT時代、健康、快樂這些與O2O關系并不太大的方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彥宏,在公開場合基本都會提到連接配接人與服務、O2O、百度地圖這些O2O詞彙。

騰訊:投資成赢家,自有業務待發力

前面提到的2015年O2O大事件,騰訊的出現次數是最多的,滴滴、大衆點評、58同城、餓了麼,騰訊都是股東,好幾宗合并事件都讓騰訊成為其中的赢家。不過,騰訊對于O2O的政策也很明顯:投資為主,就像其對電商、搜尋的态度一樣,分别打包給了京東和搜狗。騰訊要做的核心業務是圍繞微信和手Q兩顆『明星』,做好内容和連接配接。

微信支付是基礎工具,在基礎工具之外,騰訊更多是在給其投資的業務做入口,例如在微信錢包裡面給大衆點評等業務開一道口子。地圖作為O2O的另一大工具,騰訊尚未發力——這是整個騰訊系O2O業務的一大短闆。

未來O2O業務也很難成為騰訊的『自家業務』,更多的是騰訊要連接配接的一種内容而已。

整體而言,阿裡O2O最大火力集中在『零售交易』市場,同時開始發力O2O市場;騰訊在投資次元收獲頗豐,不過由于聚焦在内容和連接配接戰略,在自有O2O業務上尚未發力;百度則傾盡全力在做O2O這件事,糯米等業務已見成效,後勁十足。大衆點評和美團則是一個特别的存在,遊弋于BAT之外。2016年O2O有望進入最終大決戰,誰會成為O2O最大的赢家很快就會見分曉了。

微網誌@網際網路阿超 微信 羅超(luochaotm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