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藥買回家,怎麼煎才不浪費?

作者:羅大倫
中藥買回家,怎麼煎才不浪費?

我們介紹疾病的時候,有時候會給大家推薦幾個藥方,有的藥方是有中成藥的,有的雖然有中成藥,但不好買,還有甚者連中成藥都沒有。是以,有不少人就買藥材自己回來煎,可是看着這些粉末、植物根莖、還有像棉絮一樣的東西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這就導緻每當我介紹了一個方子,大家總是問我能不能泡腳,或者泡水喝行不行。

當然,泡水喝是可以的,但不是所有方子都行,泡腳也是可以的,但總沒有口服來的快。另外,就拿這次放開來說,煎藥的人多不多?那可真是人山人海。醫院還好說,有現成的裝置,熬起藥來也比較快。但有些代煎的地方,24小時連軸轉,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是以,我們為什麼不自己掌握煎藥技術呢?

01煎藥的準備工作

煎藥聽起來挺麻煩的,但實際上就是前期處理、工具選擇、火候和順序罷了,很簡單的,自己在家完全是可以學會的。

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煎藥的器具呢?

家庭煎藥一般多選用砂鍋,,一般日雜店都有的,在網上買也可以。此外還可選用紫砂藥壺,其内膽的紫砂材質,表面光滑、結構緊密、透氣性強、易于清洗也不會留下藥味、還具有保鮮功能,較砂鍋加熱更快捷,且保留了砂鍋的優點。醫院、藥店則普遍采用不鏽鋼煎藥器皿,其性質穩定,且質輕、受熱快、耐酸、耐腐蝕。

不過,大家要記住煎藥忌用銅、鐵、鋁器。如李時珍說:“凡煎藥并忌銅鐵器,宜用銀器瓦罐。”現代發現,

工具咱們有了,接着就說說藥材。很多人把藥材買回家之後發現,哎呦,這藥材上怎麼不太幹淨呀,是不是得洗一下?對于有些愛幹淨的人來說,煎煮之前總喜歡清洗藥材,洗去灰塵。但是,中藥煎煮之前是不宜清洗的。因為中藥飲片在炮制加工過程中已經過淨制處理過了,

不能清洗,這點大家就知道了。不過,我要說的是,藥材不能洗,但是得泡。中藥煎煮前,應加冷水浸泡30~60分鐘,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引起藥物酶解或黴變。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後淹沒藥材2~3厘米為度,而藥材質地不同,浸泡時間也有不同,輕質的中藥、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重質中藥、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藥材買回來之後怎麼處理大家都了然了,那就進行下一步,用什麼水。一般來說呢,我們通常都會用自來水來煎藥,實際上,這麼做不太好。

大家都知道,我們平時飲用的自來水,為了達到飲用安全标準會進行消毒殺菌,是以自來水中一般都要加用漂白粉等物質,并使其含有一定量的餘氯。而氯是一種較強的氧化劑,同許多有機物可發生氧化反應。

那麼,如何去除生自來水中的餘氯呢?最簡便有效的方法是:将水燒沸即可。因為水在加熱的過程中,其中的餘氯會随水汽逐漸蒸發掉。

但要注意,剛燒開的水或者溫水煎中藥也不好。這是因為用開水煎中藥不利于水分滲入藥物組織内部,

正确的做法是:但要注意不能用礦泉水,因為礦泉水中金屬離子含量較高,個别金屬離子可能會與中藥中的生物堿、苷類、鞣酸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藥效。

02開始煎藥

而藥材是有一些特殊煎法的,比如先煎、後下、烊化、另煎、包煎等等。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還有,比如附子,這個藥有一定的毒性,這個毒性成分在熬到一個小時左右的時候就被破壞了,,這樣熬滿一個小時就可以了。如果藥量大的時候,一定要熬到以附子用嘴嘗,不再感到麻為好。

另外還有比如竈心土等藥物,因為要取的就是它的厚重淳香之氣來和中祛穢,

而有些藥物則是需要後下的,比如藿香、佩蘭、白寇仁、砂仁等一些氣味芳香的藥物,

那麼熬藥的火候呢?

這個很多人覺得應該是比較難以掌控的,但實際上沒那麼複雜。煮藥的時候,要遵循大火開鍋,小火煎藥的原則,不能一直用大火熬,否則會很快熬幹。

而且熬藥的時間長短和病位是有關系的,,需要宣解的時候,熬藥一般是剛開鍋,“香氣大出”就可以了,這時取藥物的輕清之氣,直抵肺經,祛邪外出。

一般來說,一劑藥煎2次,最多煎3次。大多數方子可以熬到水量為原來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即可,或者先熬二十分鐘,濾出一碗藥汁,然後添水,再熬十五分鐘,再濾出一碗藥汁,再添水,再熬十五分鐘,再濾出一碗藥汁,然後三碗藥汁混合,再加熱一下,就可以喝了。這樣熬的藥,既有熬二十分鐘就可以熬出的成分,也有熬幾十分鐘才可以熬出的成分,是以比較全面。

03特殊的煎藥方法

上面說的這些是普通的煎藥方法,我們一般人在家使用是足夠的。這裡再給大家拓展一下知識面,看看古人都有什麼特殊煎藥方法。

采用性寒涼的物質煎煮藥物,可增強藥物寒涼之性,也可減輕藥物的溫熱之性。以常吃的甘蔗為例,甘蔗性寒、味甘,有除熱潤燥、止渴消痰之功。;用酒來煎藥,同樣有說法。酒性溫、味辛,可行經絡、通痹塞、溫血脈、散凝滞。;蜂蜜補中益氣、潤燥、止痛解毒,也可作為煎藥的物質使用。《金匮要略》中記載了治療曆節疼痛不可屈伸的烏頭湯,就是用蜂蜜煎煮烏頭。

除了有用不同物質煎藥之外,有時同一種藥也要用不同的方法煎。就比如大黃,大黃力道的發揮與煎煮方法密切相關,不同的煎煮方法可以使其發揮不同的功用而應用于不同的病證。

先煎:如大陷胸湯,用于邪熱與内蘊之水飲結于胸中所緻結胸證,大黃在方中先煮,熟則行遲。正如柯韻伯所雲: “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鈍而和緩”,此用法意不在速下,而在于蕩滌邪熱;後下:如大承氣湯,用于邪實重證,其大黃為後下,取其氣薄先至而速下,疏通道地,蕩滌燥屎,曰:“用水一鬥,煮枳樸,取五升,去滓,内大黃,再煮取二升”;同煎:如桃核承氣湯、抵當湯、大黃牡丹湯等方中之大黃與其他藥同煎,不分次第,是取其走血分,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圓力 羅大倫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