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移動端頁面平滑翻頁的解決方案

随着近幾年移動營銷頁的火爆,催生了一個中國式的名詞「H5」。而 H5 最常見的形态就是類似幻燈片翻頁效果。

我們需要制作 H5 的時候,最快的辦法就是使用一些滑動插件庫,如 iDangero.us 出品的 Swiper,百度 BE-FE 出品的 iSlider。通過這些翻頁庫提供的強大的配置功能,我們就能實作很酷炫的翻頁效果。當然,這些庫還支援自動播放,點選切換和目前頁面訓示等配置,是以還能用在網頁上,實作一些 web carousel 的效果。

百度 H5 也先後使用了 Swiper 和 iSlider 作為 H5 運作時的翻頁架構,随着使用者越來越多,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1. H5 平台和這些庫不能很好貼合,有些配置項用不上,而有些必要的功能需要「Hack」的方式實作。

2. 一些 H5 的元素多、動畫多,在低端機型上翻頁時,翻頁時會有「卡頓感」和「粘滞感」,使用者體驗不好。

而我們希望的 H5 翻頁庫能和平台本身的功能完美貼合,在保持體積小的同時,在翻頁的時候能做到「絲般順滑」。于是我們就開始了研(zao)究(lun)之(zi)旅。

開始

H5 滑屏架構的開發,第一個問題就是:頁面是否跟随手指滑動?這也是騰訊 ISUX 團隊的《滑屏 H5 開發實踐九問》的第一問(這篇文章原文出處現在是 404 ,大家可以在其他的轉載網站看到),這裡用這篇文章的圖檔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移動端頁面平滑翻頁的解決方案
移動端頁面平滑翻頁的解決方案

左圖:不跟随手指滑動,右圖:跟随手指滑動。

左邊的是不跟随手指滑動,隻需要關注手指觸碰開始和離開兩個時間點,中間過程不用考慮。是以實作起來比較簡單。但是使用者的操作沒有實時的回報,體驗不夠好。是以,盡管實作起來更複雜,我們仍然決定實作前一種「跟随手指滑動」的效果。

起步

下圖是跟随手指滑動的 H5 最直覺的版本,所有的「頁面」依次從上到下,首尾相接。需要說明一下,這裡的「頁面」打引号,是因為實際上他們都是 

div

,後文說的頁面都指這些 

div

。同時,我們這裡以最常見的豎直方向滑動為例,水準方向同理。

移動端頁面平滑翻頁的解決方案

基本原理圖

這些 div 的寬度和高度都是 100% 的容器高度,可視區域是中間的部分,我們監聽 

touchstart

touchmove

touchend

 事件,跟滑鼠拖拽的原理類似:

1. 

touchstart

 時,記下起點位置;

2. 

touchmove

 實時計算滑動的距離,讓所有頁面一起沿着 Y 軸 

translate

 這段距離。

3. 

touchend

 時,能得到最終的滑動距離,跟設定的門檻值比較。進入到頁面自動控制階段:大于門檻值則讓頁面滑動到下一頁,小于門檻值則恢複到起始位置。

深入探究

簡單的版本在上一部分很容易就實作了,如果其他需求不多,頁面上元素和動畫比較少,基本上就夠用了。但是本文要探究的是如何能做到「絲般順滑」,其實就是兩個字:性能。

性能的瓶頸是什麼呢?

我們的目标是:在「三多一低」(頁面多、元素多、動畫多,配置低)的情況下,滑動翻頁時,盡可能不産生卡頓。

我們分成兩部分來看這問題:手指離開螢幕前和手指離開螢幕後。

手指離開螢幕前

此時比較耗費性能的操作是:當 

touchmove

 觸發時,計算出了要移動的距離,所有的頁面都需要沿着 Y 軸移動相同的距離。此時必然免不了進行 DOM 操作,而 DOM 操作是非常「昂貴」的,再加上 

touchmove

 事件的頻繁觸發,性能處理不夠好的話,很容易出現卡頓。

為了優化性能,我們很自然的想到一個政策:減少 DOM 操作。

這裡面包含兩部分:減少 DOM 操作的元素和減少 DOM 操作的屬性。前者比如,看不到的頁面不參與動畫。後者比如,隻改變元素的 css 屬性的一個或幾個。

減少 DOM 操作的元素

最開始簡易的版本的例子中,

touchmove

 觸發時,所有的頁面都沿着 Y 軸移動。其實沒有必要,因為相當一部分頁面是看不見的。那一般情況下,我們最少需要操作幾個頁面呢?答案是兩個。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滑動的時候,最多能同時看到兩個頁面。這個方法相對于所有的頁面一起移動,成倍地提升性能。

減少 DOM 操作的屬性

這個方法的主要意思是,隻需要操作一次 DOM 能達到的效果,絕不用兩次。實際上,對于 slide 動畫,我們隻需要改變頁面的 

transform

 的值,其他的 DOM 操作(增加 class,修改元素的 innerHTML)等能不做就不做。

我們得到了一個初步的方案:初始化時,所有的頁面一次性全部置入 container,除了我們用到的兩頁,

display

 屬性都設定為 

none

touchmove

 的時候,隻有這兩頁的 

transform

屬性有變化。

touchmove

 的過程,我們可以寫成數學表達式:

s=f(x),x∈[0,sideLength]

x 表示手指滑動的距離,s 表示頁面滑動距離,sideLength 是目前滑動邊的長度,如果是沿 y 軸滑動,則是頁面高度。寫到這裡,就跟時下很流行的「資料驅動」的概念很類似了。我們要實作的就隻有一個 render 函數,輸入是使用者的互動資料,輸出是頁面表現。

手指離開螢幕後

當手指離開螢幕時,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這次滑動的結果(向上還是向下?翻頁還是回彈?),要實作的隻是動畫效果,我們有兩個選擇:

方案一:複用 

touchmove

 的 render 邏輯,按照手指滑動的速度,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控制動畫;

方案二:使用 css3 transition 動畫;

方案一的優點在于:可以在手指滑動和動畫過程使用同樣的 render 函數,最大限度複用了代碼,邏輯統一;同時可以精确控制動畫的每一幀,動畫曲線會比較流暢。 缺點就是可能存在的性能問題。方案二跟方案一剛好相反。其實說到底還是 js 動畫 vs css 動畫的問題。

動畫性能實驗

為了比較兩個方案在 H5 翻頁動畫上的性能優劣,我們取一個稍微複雜點的例子:

H5:百度無人車招聘的 H5

動畫:從第 1 頁翻到第 2 頁

CPU: 6 * slowdown

浏覽器:Chrome 61.0.3163.100(64 位)

js 動畫方案:點選這裡

css 動畫方案:點選這裡

移動端頁面平滑翻頁的解決方案

js 翻頁動畫方案,Profile 結果

移動端頁面平滑翻頁的解決方案

css 翻頁動畫方案,Profile 結果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到,js 的動畫過程中,幀率大多元持在 30 fps 上下。而 css 動畫,基本都在 60 fps 上下。而且在動畫過程中,明顯感覺 js 動畫有卡頓。這種情況在一些 CPU 和顯示卡配置相對低的 Android 機型上尤為明顯。對于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一下 swiper 庫的 raf 分支,這是本次對比測試所用到的 js 。

是以,盡管 js 的動畫方案看起來比較「優雅」,能用「資料驅動」的理念,統一解決滑動過程和動畫過程的問題。實際上性能有瓶頸,我們隻能在手指離開螢幕後,采用 css 的動畫方案以保證性能。正應了一句話「能用 css 做的,絕對不要用 js 解決」。

實施方案

下圖形象地展示了我們實施的基本思路,隻有兩頁:

currentPage

 :目前頁面

activePage

:即将要翻到的下一頁

其餘的頁面都是初始化的時候加載進 DOM 結構,但是 

display

 為 

none

 并且 

z-index

 都是 

。這裡展示「層疊」的狀态是為了更形象的展示。

移動端頁面平滑翻頁的解決方案

swiper 原理圖

為了友善擷取頁面,我們采用雙向連結清單儲存頁面結構。每個 

page

 具有 

prev

 和 

next

 分别指向上一個和下一個 

page

我們重點要關注的是,怎麼樣确定 

activePage

 ?即下一個要去到的頁面。答案很簡單,其實,當使用者開始觸碰螢幕,并且滑動的時候,就能确定了:

1. 滑動距離 x < 0,表示頁面向上滑動,此時 

activepage = currentPage.next

2. 滑動距離 x > 0,表示頁面向下滑動,此時 

activepage = currentPage.prev

擴充

翻頁效果

我們舉的例子中的翻頁效果是最普通的滑動效果。怎麼樣擴充支援立方體、翻轉等效果呢?可以回頭看看「手指離開螢幕前」部分,我們提出了 s=f(x),x 是使用者滑動距離,s 是頁面滑動距離。我們把 s 擴充一下,變成「頁面翻轉角度」或「頁面縮放比率」,就可以支援其他的效果了。

事實上,我們在滑動的時候,本身就是使用 css3 的 

transform

 屬性,将其中的 

translate

rotate

scale

 适當的組合就能做出千變萬化的翻頁效果了。

更令人愉悅的動畫

這裡指的是 animation-timing-function,拿最簡單的滑動效果舉例。如果是線性的函數,使用者滑動的速度始終等于頁面滑動速度。而「感覺上」更流暢、更靈敏的應該是:剛開始頁面滑動速度大于使用者滑動速度,随着翻頁的進行,兩者趨于相同,過了某個點後,機關時間内,頁面滑動速度開始逐漸小于使用者滑動速度,将速度表示為距離,就可以得到 x 和 s 之間的關系如下圖:

移動端頁面平滑翻頁的解決方案

x 和 s 的關系圖(橫軸為 x,縱軸為 s)

在這裡,不得不再提起兩種動畫方案: js 動畫和 css 動畫。

js 動畫方案的一個優點是,可以精确控制動畫的程序,而 css 無法做到。比如使用者在 x = 0.8 的時候手指離開螢幕,因為采用的同一個 render,js 可以知道手指離開螢幕的瞬間 x 處于 0.8 的位置,接下來的動畫由 requestAnimationFrame 完成,整個過程流暢且完整。

而 css 動畫則不同,css 動畫隻有在動畫開始之前設定 

animation-timing-function

,當使用者在 x = 0.8 手指離開螢幕時,原本的 js 控制滑動過程中斷,由 css 來完成剩餘的動畫,css 無法根據手指離開螢幕的瞬間動态計算 

animation-timing-function

 ,是以在銜接的那個點,兩者速度不比對,會影響整體動畫效果。

但遺憾的是,js 的動畫方案有性能問題,我們在使用者手指離開螢幕後的那一部分隻能采取 css 動畫方案。這個「更令人愉悅的動畫」也隻能用在手指滑動期間。

總結和展望

本文講述了一個「絲般順滑」的 H5 翻頁庫的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對應的解決方法。基本的滑動翻頁模型建立之後,重點關注了性能的問題,分為手指離開螢幕前和手指離開螢幕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主要聚焦于減少 DOM 操作。後一階段聚焦于動畫的性能,并且對比了 js 動畫和 css 動畫的性能資料,最後得出了在手指離開螢幕後使用 css 動畫的結論。此外,我們還基于「資料驅動」的思想,在翻頁效果和動畫函數兩部分進行了擴充,增強了翻頁庫的功能,也豐富了 H5 的展現效果。

本文中嘗試用「資料驅動」的思想去解釋整個過程,但是因為性能問題隻能暫時放棄,希望在未來能找到更好的方案。由于水準所限,文中難免會出現纰漏,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共同學習進步。感謝 Swiper 和 islider 翻頁庫的啟發,特别感謝和 @Ronny 的熱烈讨論。

本文所述的 swiper 庫位址:github.com/fex-team/sw…。master 分支所用的代碼是目前百度 H5 線上使用的。raf 分支是文中提到的使用 js 動畫方案。

繼續閱讀